哲學小徑第三十二站:實踐理性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歡迎來到哲學小徑第三十二站:實踐理性。
理性,指人在正常思維狀態下時為了獲得預期結果,通過形成概念、進行判斷、分析、綜合、比較、進行推理、計算等快速全面了解現實分析出多種可行性方案,再判斷出最佳方案且對其有效執行的能力。
這裡就涉及到理性的兩種功能:認知功能 Vs 意志功能。
對應的就是理性的兩個維度:理論理性 Vs 實踐理性。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二分,其本質在於理論理性在指導現實的時候,具有滯後性和有限性。
理論理性的定義與理性最為接近,它依賴於可以基於經驗的總結和分析,並適用於場景再現或者類場景再現的情境下判斷最佳方案。
但在現實實踐中,很多的場景是第一次遇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標準可以對可選的幾個方案進行評判,更沒法知曉預期結果,在這種情境下,理論理性是失效的。不可預知結果,但是仍然要做出判斷,這個時候就體現了理性的意志功能,人在這種情境下做出判斷的依據是內心的感覺和對綜合情境的意志取向。
這種意志取向,即實踐理性。
其中對實踐理性最為重視的即為儒家。儒家的哲學為入世哲學,講的是經世致用。經世,治理世事;致用,盡其所用。
實踐理性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不尚思辨。
思辨被視為實踐理性所用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入世的強者,不需要在世界的本源、靈魂、來世等問題上進行過多的糾結,而是講究如何更好的做人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做成事。
實踐理性的第二個特點是不完備決策。
實踐理性面臨的是現實問題,面對現實問題採集的數據是不完備的數據,具有不同程度的雜訊,進行判定分析的時候需要涉及到概率論、模糊集、粗糙集、證據推定等一系列的工具來消弭雜訊。
實踐理性的第三個特點是不可傳授。
理論理性可以將所經驗的知識系統化規範化,進而可以進行傳授。但實踐理性面臨的問題都是個案,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感性為經驗基礎,難以習得,不可傳授。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留下你的寶貴意見吧。
http://weixin.qq.com/r/AzkNFYTEg9n8rcB292w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