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岩松:好的家長,要學會在成長中「允許」

在兒子的成長中,白岩松一直在踐行一個詞,即「允許」。他說,如果讓各位成年人回憶起咱們當初的時候,有幾個沒打過架的,有幾個沒抽過煙的,又有幾個沒暗戀過女同學的。如果他們把這些都告訴自己的父母,那一定會讓父母們驚心動魄。這就是成長,是好奇,之後那些好奇會伴隨著成長,不斷被修正,被改變,被抹去。

誰的成長不是驚心動魄的

白岩松出生在內蒙古呼倫貝爾,那時候,他的成績總是很差,每天至少要挨母親兩次打,有一次因為考得不好,他竟然把成績榜給撕了。直到高二,白岩松也沒擺脫「差學生」的壞名聲,他最慘的時候,混到成績全班倒數第二,上了高三,大家都開始準備高考了,沒人找他玩了,他才意識到:是時候該努把力了,之後,他就真的開始努力。他把所有學過的課本都找出並訂起來,訂出了600多頁的歷史書,700多頁的地理書,1000多頁的語文書。他每天每科看30頁,外加一些數學題。看完、做完,就跑出去玩了。

就這樣,直到高考前,白岩松把那些裝訂課本看了至少四遍,最終以全班第8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沒有這一步,不知白岩松能不能走出當初的小城,更不知「中國金話筒獎」又會花落誰家。

在這裡講白岩松的惡補經歷,並不是想告訴孩子平時可以逃避學習,最後搞突擊,而是要看懂他在「惡補」這段經歷中悟出的道理——按照計劃做事。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當你量化之後,目標感也就強了,它可以有效地克服惰性,關鍵在於量化的堅持。所以同學們,要嘗試量化你的學習,要堅持,但不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學,今天的知識學好了,就去放鬆自己。

成績不是衡量個人學習效果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可在白岩松心中,保持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是必要的。因為如果失去了好的成績,你就失去了目前所在年齡段的優勢感,就沒有辦法用成績去展示自己。所以,同學們請努力。還好你們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去犯錯與改正錯誤,當中年來臨時,你就更知道要趕緊做正確的事,否則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看待兒子,白岩松有一點感到非常欣慰,他的兒子也愛讀書,有點他老爸這種「讀書狂熱分子」的影子。白岩松當初不愛看課本,可那並不代表著他不愛看書,從識字開始,他就出奇地愛看書,中學時,白岩松讀純文學期刊《人民文字》和《收穫》,看完了,他就拿母親的借書證到處借書看。

他那時讀各式各類的書,有正統小說,還有科幻小說,國內的也讀,國外的也讀,可在這一點上,母親從不干涉他,也沒覺得非要讀那些所謂有用的書。

對於讀書這件事,白岩松非常鼓勵,他建議家長不要考慮這本書究竟有用沒用,他說「書無閑」,還說「不從閑書進,無法從正書出」。意思是有些孩子一開始是讀不下去正書的,必須要以閑書為突破口,讓他覺得閱讀是樂趣,而不是畏懼,後續再慢慢看正書,這樣循序漸進下去,就可以養成讀書的習慣了。

白岩松的兒子也是一個書迷。快小學畢業時,白岩松的孩子迷上了金庸,並一口氣讀完了金庸全集。之後,孩子便對清朝、明朝的歷史來了興趣,便去找這方面的書看。

此外,孩子像白岩松一樣也喜歡上了搖滾樂,但白岩松對此沒有絲毫的緊張,「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不是瞎聽嗎,有什麼用?但是,他在聽搖滾樂的過程中,每天翻譯一首歌詞,英語水平上升得很快。」

不爭第一,「縱容」孩子的興趣

對於孩子的興趣,白岩松也從不去刻意地培養,「只有讓孩子自由,才能成長得更快。」如今,孩子的興趣、愛好基本上都是「耳濡目染」的結果,白岩松喜歡看球,孩子也愛看球,白岩松是阿根廷的球迷,孩子小名則叫巴蒂。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岩松對孩子興趣的支持近乎於「縱容」。曾有一次,在第二天有課的情況下,他同意孩子在頭一天半夜看球,結果是孩子次日放學回家驕傲地告訴他:「我們班沒有任何人敢這樣。」如今,孩子已經晉陞為一支民間球隊的隊長,白岩松對此有說不出的「開心」。

同樣地,白岩松並不認為「看球是瞎看,沒啥用」,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白岩松舉了個例子,孩子最喜歡的是曼城隊,有一場事關曼城隊奪冠的比賽,同樣是在夜裡看。在比賽接近尾聲時曼城隊還是1∶2落後,但就在最後的四五分鐘,奇蹟出現了,曼城補時3分鐘連入兩球逆轉,奪冠!

「請問在人生中,哪有這麼好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放棄,結果可能會發生改變的例子。課堂上給不了。」因此,即便是在那天,孩子一直到兩三點還沒睡,但白岩松相信,孩子第二天上課一定比往常更認真。

白岩松相信這樣一句話:閱讀打開世界,但是運動讓人更早地體驗到分享、團隊精神以及勝敗的意義。

不講大道理,要言傳身教

在行動上言傳身教,在細微處耳濡目染,白岩松教導兒子,很少用「你應當怎樣」的話,而是自己做到,之後,兒子清揚就會去模仿。比如回家,乘電梯到達後,白岩松總會摁一下「一層」,這樣可以為其他想乘電梯的人節省許多時間。

後來,他發現兒子也這麼做了。

「家長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角色,所謂言傳身教,你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你天天摁在這兒,跟他講大道理有用嗎?」白岩松問。

孩子中考完的假期,白岩松希望他多跑出去玩,讓自己放鬆放鬆,並開玩笑似地告訴他,「你要是在這個假期學習,我打斷你的腿」,突然有一天,孩子跑過來說,「老爸,我特想學習」。「你每天翻譯一篇歌詞不就行了?」白岩松說。

「你以為天天讓孩子學習有用嗎,但是反過來,你不讓他學習,他再主動要求去學,就是出於一種習慣和樂趣,這樣不更好嗎?」白岩松說。

成長就是驚心動魄的,要守住底線

談及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白岩松也常常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

事實上,像第一次一起抽煙,一起喝酒這樣的哥們兒義氣,所謂的壞孩子生活離白岩松也不遠。他說,「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學時代的成長真相,和盤托出在父母面前的話,一定會讓他們感到驚心動魄!」有幾個人沒打過架,有幾個人沒偷偷地抽過煙、喝過酒,偷偷地單相思過?白岩松認為,要接受這些,只要它沒有變成主體,就沒問題,不經歷這些「好奇」,被改變,怎麼可能成長?成長,就是充滿好奇、波折,但也在不斷地被校正、改變。

就像很多父母對中學生談感情問題時所說的,「思想可以很複雜,但行為要簡單」,白岩松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他說,

「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陽光燦爛,潔白無瑕,那不是成長,那是不合格的文學創作。成長是真實、立體的,也會讓人有一些擔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學習固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但我們也很難相信,一個連學習都做不好的人,會在其他領域大放異彩。更重要的是,好的成績給人帶來自信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更為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才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推薦閱讀:

TAG:名人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