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女兒的信:為什麼要懂一點藝術
親愛的女兒:
展信愉快。
一轉眼,你到倫敦已經十天了。感覺如何?
在泰晤士河兩岸的古老建築中,你還能不能探察到日不落帝國殘留的百年榮光?在伊頓公學禮堂的水晶吊燈下,你又有沒有體味到傳統貴族們秉承的責任與榮耀?在劍橋大學的數學橋旁,在牛津大學的博物館裡,你又是否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與力量呢?
倫敦是你最喜歡的城市,是你的心靈嚮往之地,希望你在那裡能吃得滿意、住得舒適、玩得愉快。
當然,出門在外,不像在家,總會有些無法稱心如意的時刻,比如你們前兩天的大英博物館之旅。
據你所說,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時間太短。偌大一個博物館,學校居然只給了你們半個小時參觀時間,不要說專註地看一遍,根本連浮光掠影地走上一圈都不可能。
第二是隊友太差。出於安全考慮,學校讓你們三人一組行動,可是你的另外兩個隊友對展品根本不感興趣,全程只顧著玩手機,這也就大大地拖累了你的進程。
這個事怎麼說呢?
入寶山而空回,確實是非常可惜,也很不應該。不過通過這一次,你好歹也探知了寶山的路徑,以及裡面都有些什麼,下次再去,想必更能輕車熟路、直奔主題。更何況,你小小年紀,世界四大博物館已歷其三(俄羅斯冬宮、美國大都會和這次的大英),比我還多了一個(我只去過盧浮宮和大都會),也該留點遺憾下來,不然今後再去,驅動力和新鮮感都會差很多。
博物館、音樂會和電影院是應該多去的地方,次數越多越好,不只是因為這些地方給人們帶來精神的愉悅,也因為它們更夠培養人們對於藝術的感覺。
生而為人,只關注衣食住行,只懂得柴米油鹽,是狹隘的。所有人,都應該或多或少地學習和懂得一點藝術,這大概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藝術是描述世界的方式。
人類描述世界的首要方式是科學,這種方式直觀、精確,但卻有邊界。科學不是寫在從河裡挖出的石板或者從天上掉下的竹簡上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類在自然之中探索,並把他們探索的結果疊加起來,去掉冗餘和錯誤,經過沉澱和提煉,才得以產生。也就是說,在理論上,科學永遠不可能描述世界的全貌,因為單憑探索,人類永遠也不可能掌握宇宙中的所有知識——一個球體,已知的部分擴大了,就意味著它與未知接觸的部分更多,這是不可改變的邏輯現實。
於是,為了更好地描述世界,特別是未知世界,人類就創造了藝術,作為科學的補充和延伸。事實上,有很多對於未知世界的描述(特別是對於未來世界的描述),都是由藝術現行,再由科學去驗證的。
與科學的嚴謹性和排他性不同,藝術植根於人類的想像力,沒有極限可言,想像有多遠,藝術就能走多遠。因此,藝術雖然沒那麼準確,不過在描述世界的能力上,是遠超科學的。
所以,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一點藝術不懂,就相當於少了一隻眼睛、一隻耳朵,還有半張嘴。這不僅會造成你對別人的描述看不明白、聽不清楚,也會讓你說不出來。這樣,你對世界的了解會支離破碎,你與世界的溝通也會大打折扣。
第二,藝術是體面生活的必需。
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其實,詩和遠方就藏匿在每一寸的生活之中,需要我們隨時去尋找和挖掘。
一個非常有趣的現實是,任何體面的生活都離不開藝術的加持,或者說,任何人,一旦擺脫了生存的桎梏,開始追求生活中的品位和更高級的樂趣時,都會試圖用藝術來進行裝點自我。我們很難想像某棟豪華別墅的陳設里完全沒有繪畫和雕塑,我們也很難想像某位成功人士的生活里完全沒有文學和音樂,藝術的不可抗拒就在於,無論你是否喜歡,它早晚都會走進你的生活,並變成你的組成部分。
與過去藝術屬於上層建築的認知不同,我認為藝術是一種生活——特別是體面生活——的必需品。所謂體面的生活,不是因為其中充斥著多少金錢,而是因為人們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那些看似虛無卻洋溢著美妙的東西。當然,藝術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玻璃瓶插花,大到蒙娜麗莎,無論貧富,無論老少,只要人們願意把目光從土地上收回,投向星空,繆斯女神就會降臨,並張開聖潔的雙翼,環抱著他們,用美的享受幫助他們抵禦世界的冰冷。
藝術是必要的,比藝術更加必要的,是嚮往藝術的靈魂。
親愛的女兒,你馬上就要13歲了,你的未來,想要過一種什麼樣的人生,你想好了嗎?
這其中,有沒有藝術的存在,感受大不相同。這一點,希望你能明白。
最後,倫敦屬於溫帶海洋氣候,夏季天氣溫差大且多雨。平時注意增減衣物,保重身體。我和你媽有時說說笑笑,有時吵吵鬧鬧,一如平日,勿念。
2018年7月25日於北京丰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