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變是癌症嗎

雖然醫學已經突飛猛進,但我們依然不能泰然自若地談論「癌症」,甚至聽到跟「癌」沾邊的詞也會產生無限的恐慌。比如,聽到「癌前病變」,立馬就會開始腦補:「我是不是得癌症了?」「都已經病變了,會不會馬上就變癌了?」

▲「癌前病變」是癌症嗎?到底什麼是「癌前病變」呢?

實際上,癌前病變與癌症有著本質的區別。癌前病變並不是癌,甚至連癌症的初期都不是。

了解「癌前病變」,首先要清楚癌症是怎樣產生的。癌症的發生的過程大致為正常組織→癌前病變(輕度非典型增生→高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腫瘤(癌症)。

癌前病變,是正常細胞在不同致癌因素的長期作用下,細胞數量非典型增生,細胞形態發生變異,從而進入到癌症的前驅階段。

可見,癌前病變與癌症根本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癌前病變並不一定會發展成癌。甚至可以「逆轉」,恢復為正常組織,但也不排除其趁機上位,把癌症的身份「提前轉正」了。所以,對於癌前病變,既不用太擔心,也不可太大意。

▲癌前病變是怎麼產生的?

癌前病變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由於環境對於健康細胞的影響,從而導致了細胞DNA的變化,隨後便產生了異常的細胞。

感染:感染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常見的包括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等。HPV感染可能引起炎症,進而導致宮頸癌前病變,此外,HPV感染也可能會導致舌癌、喉癌。幽門螺桿菌感染容易引發慢性胃炎,而這可能引發胃部的癌前病變。

慢性刺激:一些慢性刺激,比如煙草的煙霧、空氣的污染、一些工業化學品的刺激等,都可能會引起慢性刺激,從而會導致支氣管的發育不良。

慢性炎症:因為病原體或刺激導致炎症持續存在時,炎症微環境中的氧化應激及炎症細胞和細胞因子的出現,可導致炎症處的細胞DNA損傷並抑制其修復,會導致癌前病變,繼而發生癌變。

癌前病變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轉變為癌,而且不同的癌症,惡化成癌的幾率也不同。如果能及時發現病變存在,並配合治療,如果細胞變異程度越低,向正常組織轉歸的幾率便越高。

▲怎樣發現癌前病變?

篩查不可少。目前,不論哪一類癌前病變,最常見的篩查方法就是:影像學+病理學檢查。

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不同的性別、年齡、家族史、既往史、生活習慣(是否吸煙、酗酒等)、工作環境(是否從事化工、輻射性工作),有著不同的檢查側重點以及頻率。

其實,與其等著發現癌前病變,不如壓根不讓它出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接種相應的防癌疫苗,杜絕致癌因素,才能從源頭預防它。

推薦閱讀:

TAG:病變 | 腫瘤 | 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