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社會利益(對自己好點)
中國——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那麼在社會中,也是如此。因為人和人如果不和氣,那麼做什麼事情都可能處在矛盾和衝突當中。做生意都講和氣生財,所以就主動和別人搞好關係,讓別人感到滿意高興,這應該是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但是不能太過,那就是只要有事情不是和自己想的那樣,他就不爽(自我為中心),然後就會產生矛盾。所以人做事,盡量要避免衝突,如果發生衝突就退一點回來。但是社會上有些人他會完全圍繞對方進行,生怕對方生氣,不敢惹對方生氣,我們稱為——討好型人格。
那這個對不對?不對。好么?不好。有些人說那我為了搞好關係,「忍辱負重」是高情商的體現,我認為不是,這恰恰是低情商的體現。。
比如聚會的時候喝酒,你已不勝酒力快吐了,但是你兄弟舉著一杯酒讓你喝,:「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吐血,咱兩的交情還不如這一杯酒嗎?」 於是你就沒辦法喝了,回頭你就難受了。但是你覺得你們哥倆的感情「保住」了,覺得自己情商高。但是我覺得你當時喝了那杯酒他就一定高興了嗎?不一定,他的高興可能就是喝酒時一時的快感。(其實真的鐵的哥們真不是你一頓酒就能交起來的)
社會中有討好型人格的人不少,那麼為什麼呢?人的性格大致有兩種傾向。第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無論什麼事情要自己舒服或者撿了便宜,這個是人的本能。第二種,反之,偏社會。正常人一般就是兩種都要有,就是遇到事情先考慮自己,然後顧全大局。
有人說討好型人格委屈自己成全別人不管怎麼樣也算個好人吧。我認為不算,為什麼?因為他就算好人也只能算「壞」好人。真正的好人我認為是幫助了別人,然後自己也真的快樂,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那麼「壞」好人相反。他的目的就是讓別人快樂,但是自己是不高興的,甚至痛苦,有負面情緒。(比如喜劇演員)這種負面情緒一旦長時間積累,後果:最小的就是噁心到自己了,大的可能會爆發傷害到別人。
那麼這個人格是怎麼來的?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家庭,比如有些從小單親家庭缺乏一種愛,或者父母經常吵架並且有暴利傾向,過的不是特別好的人。因為他們要想自己過的好,只能去討好別人以至於他們長大了仍然處事還是這種方式。
比如小的時候和別的小孩子起衝突了,但是是他欺負我在先,我才還手的。然後一般父母(90末80後及以上)就是會「不分青紅皂白」先把你罵一頓,這方面減輕了父母的社交壓力,也讓別人覺得你父母「高風亮節」同時,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在他下一次受到衝突的時候就會為了讓自己不被父母責怪去討好別人。(這代父母希望開明些) 其實校園的部分霸凌事件和這個逃脫不了關係。你被欺負了,告訴家長,家長反映是別人為什麼欺負你不欺負別人?你老實點不就行了嗎之類的話,最終導致了類似結果的發生。(弱小者更加弱小,重的憋出病,內心扭曲)PS:教育很重要....
那麼怎麼改正?那就是問你的內心,你受欺負了你內心如果感到不爽你就是不爽,說不、反抗。就是尊重你自己的內心,我喜歡你看你順眼 那我就對你好,反之。活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天天痛苦,你活著沒有意義了。。
所以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同時,要對的起別人,更要對的起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