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好人,問題出在了哪裡?

「中國式好人」並不產於「中國文化」

「中國式好人」其實應該並不專屬於「中國」,這種狀態,大概各個國家都存在的。

它的形成,並不基於某一種「文化」特有,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心理發展的一些癥結。

提出「中國式好人」這個名稱,大概是因為大家理解「中國文化」(比如「存天理、滅人慾」「以德報怨、謙遜堅忍」)有壓抑人性、否定自我的特點。

這應該是個「文化傳承」過程中的誤解,不管是因為政治原因,還是教育原因。

個人覺得我們對綿延了上千年的「文化」,應抱有「敬畏」之心,其中真意,或許你我都未參透。

所以,這裡我們不論」中國式好人「產生的文化背景,只探討一下個體成長的心理過程。

你有沒有「中國好人」的特點?

1.不敢說「不」,不敢拒絕。

2.不敢表達自己負面的感受。

3.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

4.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以滿足別人。

5.不敢接受,只能付出。

6.對別人「好」的時候,有委屈感受。

7.別人沒有「回報」,會有憤怒。

8.對於大多數人,有「做個好人」的道德要求。

9.有隱形的道德優越感。

10.不願面對衝突,但內在衝突很大。

以上10條,有的比較明顯,有的我們自己也覺察不到。

但基本上能概括了「中國式好人」的心理狀態。

「中國式好人」的心態,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拋開大的文化背景不談。

文化會在我們的家庭中表達,然後通過父母的言談舉止,來影響我們的內心。

按照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中國式好人的父母,小時候,會給他一些:

「不要感覺」

「不要變得重要」

「不要思考」

的禁止訊息。

這些禁止訊息,可能會通過,當孩子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需要時,父母無數次的反對或漠視,而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和生存策略的決定。

孩子對自我價值的感覺是「我不重要」;

孩子的生存策略是「我不要表現得很重要」。

但是,所有生命都需要感到自己很重要,自己被愛,自己有歸屬感。

所以,衝突就這樣產生了。

小孩子要靠父母巨人活著,這是毋庸置疑的。

活下來,就得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需要,按照父母想要的方式和姿態來存在。

所以,他們不敢說「不」,因為會惹父母生氣;他們不敢有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因為會被父母拒絕。

他們要付出討好父母,因為這樣父母會給予自己積極的安撫;他們不敢接受別人的付出,因為欠著父母的就不是個好孩子。

他們內心其實過得並不開心,因為內心真實的感受和需要,一直都在呢。

所以,「中國式好人」的形成,其實是來源於這樣的父母:

看不見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當然,這些父母,大多數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是出於壓抑的狀態。

也是「中國式好父母」。

但「中國式好父母」,其實因為也有自己內在的衝突,所以內心深層並不快樂,孩子敏銳的心是能感受到的。

總結一下,「中國式好人」,其實是一種低自尊的狀態下,在關係中,不健康的「討愛」。

「真正的好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我們從心理學大師薩提亞的理論,來分析一下「中國式」好人的問題哦。

薩提亞一直致力於人類積極的生命力,一種在高自尊的水平上的高水平的自我關懷和自我決策。

這是我學習過的最溫暖的一個心理理論。

薩提亞提出一個我們的生存模型:

由情境、自我及他人共同構成。

我們的生存狀態,基於我們對自己生命的「自我價值感」。而高度的自我價值感,是建立在對「自我」、「他人」和「情境」的同時信任和尊重的平衡基礎上。

由此,薩提亞提出了我們的4種生存姿態,來源於我們低自尊和不平衡的狀態,在這些狀態下,我們將屬於自己決定自己價值感的權利拱手給他人。

中國式好人,一般以「討好者」的生存姿態和別人互動,但內在,可能有「指責者」的隱形姿態。

薩提亞又提出一個健康的生存姿態,就是表裡一致的生存姿態。

這個姿態,即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也考慮情境,是一種完滿的狀態。是真正的好人,所處的狀態。

我們在家庭教育學習中,經常說要尊重孩子,這時候,父母就容易忽視自己,其實,對孩子來說父母最健康的尊重,是對父母自己,孩子,和當下的情景,三者的尊重。

我們的親密關係,以及一切關係都是如此,才會健康。

薩提亞還有一個個體冰山模型。

如果冰山內在各個層次和外顯行為,都一致的話,一個人就會活得比較自在、健康。

如果各個層次,有所衝突,就會造成心理上的痛苦。

中國式好人內在的渴望和信念、行為,都是不一致的。

比如,渴望被人愛,但是不敢接受別人的好。

「中國式好人」們應該怎麼辦?

我們還是基於薩提亞的治療理論來看。

薩提亞致力於提高人們的自尊、自我接納和自我決定。

通過引導我們轉換自己不健康的生存姿態,和學會表裡一致的溝通和表達,來提升自我價值,對自我負責,使自己和他人更家和諧一致。

那我們可以怎麼自我療愈呢?

1.覺察自己的生存姿態,如果處在上面說的四種低自尊姿態里,可以轉換為高自尊的,即尊重自我、他人、情境的平衡姿態里。

2.覺察自己的內在冰山,覺察、接納我們的渴望、期待、感受等等,允許它們,讓它們得到一致的表達。

其實其它心理治療理論也有對提升我們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負責的努力,比如心理學家史坦納提出的「五種允許」:

1.允許自己「說出你的需求」。你並不需要為自己要求什麼感到虧欠,但是記住,別人有權決定如何回應你的要求。如果你因提出要求而得到不想要的回饋,也不要低估它的價值。

2.允許自己「給予你要給予的」。不要受限於如下觀念「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了,所以我不會再付出,除非我如數收回。」 你想要給多少就可以給多少,不必自我限制。

3.允許自己「接受你想要的」。接受並保留他人給你的愛是被允許的,不要庸人自擾地想「不,我不能接受,否則我必須儘快回報。」

4.允許自己「向不要說不」。落在你身上的負面安撫並非絕對。對那些不切實際的話,勇敢的說「不」。如果你想聽其他話,甚至可以拒絕正面的回饋。

5.允許自己「安撫你自己」。有人認為這是自誇,或犧牲別人換來的。其實不然-看重自己並認可自己的優點,可協助你「重複使用」別人曾經給你的正面安撫。

我們的三度出生

薩提亞還認為人有三度出生。

第一度出生,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激活了生命力,創造了一個新的生命力的呈現形式。薩提亞認為,人與這個生命力一起創造了自己的生命。所有人類的生命力都是互相聯結的,這是薩提亞模式的精神基礎。所有人都來自於相同的過程,所有人都與同一個源頭相連,因此,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價值。

第二度出生,是我們的身體從母親的子宮裡產出,出生後進入一個已經存在的家庭系統,我們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嬰兒為了求生存,需要在某種程度上適應(或討好)那個系統。這是生死存亡的總是嬰兒沒有任何能力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

我們所有人,都是一生下來就與父母建立了求生存的關係。我們不能為自己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人聽到我們的哭聲,並對此有所瓜,我們就活不下來。或者,如果他們總是延遲一段時間才做出反應,那這就是我們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

從此以後,一個人通過與家庭系統的互動,構建自己關於現實的觀念,構建他們在現實中的位置。構建現實的觀念意味著這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它發生於人們的覺察之外。因此,人們如何應對生命,直接與他們生活的家庭系統相關,與這個家庭對現實的認識以及對現實的假設有關。

第三度出生,是「我們成為自己的決定者」。前兩度出生,人們沒有進行有意識的選擇。當人們成功地實現整合、找到新的自我意識的,他們就會第三度出生。這個新的自我意識,是一種覺察和欣賞,覺察和欣賞我們如何管理、理解、滋養和發現作為一個人的奇蹟。薩提亞相信,當人們沒有覺察到過去求生存的信息時,他們會不管那些住處是否與現在的情境有關係,繼續根據那個信息來行為。薩提出亞第三度出生概念的本質就是,人們根據他們自己現實的概念,有意識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意味著,第三度出生,需要一個人放下那些已經不適合的、過去求生存的信息,而只保留那些對當下有價值的信息。

第一度出生的時候,我們相信並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圓滿、自我的價值。第二度出生的時候,我們變成了忘記自己內在資源,貶低自我價值的「討好者」。

現在,我們需要第三度出生,你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TAG:好人 | 心理健康 | 社會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