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委屈未必能求全,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反而更容易達到目的
戰國時期,一次秦穆公聯合晉文公出兵圍困了鄭國,此時的鄭國是鄭文公執政。秦兵從汜南壓境而來,本來屯兵於函陵的晉軍也配合秦軍,向鄭國步步緊逼,形勢十分危險。鄭文公大驚失色,簡直不知所措。此時有人推薦老臣燭之武出使秦國,必定能說服秦王退兵。燭之武長期得不到重用,見到鄭文公時說:「我年富力強的時候,都不如人,而今年事已高,恐怕無能為力了。」燭之武雖然應召,但在見到鄭文公時,對文公先前未曾重用他也流露出一些抱怨。
鄭文公在此情此景下,已知自己「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錯誤,只好深自責備,同時又以利害之義告訴燭之武。鄭文公說:「當年我沒有早重用你,現在情急才求到你,這是我的錯。但是今天情急,倘若真的鄭國滅亡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燭之武出於國家利益,又見鄭文公承認了過錯,同時也顧及自己的利益,就接受了出使秦國做說客的差事。
燭之武見到秦穆公後說:「大王和晉國聯合起來進攻鄭國,鄭國知道自己危在旦夕。但是,如果鄭國滅亡真的對大王有好處,我便永不回鄭國,死在大王鞍前馬後,為你效勞。」燭之武開門見山,直指滅鄭對秦是否有益,來挑起秦王的興趣。
秦穆公聽了此話,悶不作聲。
「秦國越過別的國家遠途跋涉,來征服鄭國,一定是勞神費力,這一戰並不容易。其結果呢?恐怕是滅了鄭國,更加強大了晉國。滅鄭國,晉國得利多,你秦國得利是很少的!」燭之武進一步指出萬一滅掉鄭國,那也是加強了晉國,反而危及你秦國人利益的道理。
此時秦穆公內心認為燭之武的話是對的,但表面仍沒有露出形色。
燭之武一點也不氣餒,接著說道:「倘若大王放棄進攻鄭國的行動,與鄭國和好,兩國進行貿易往來,共同發展,這對你才是沒有壞處反而有好處的。」燭之武在這裡又向秦穆公拋出一個誘人的釣餌。
秦穆公聽到這裡,雖然沒有作聲,但是抬眼環視了一下左右大臣。
「況且據我所知,大王曾經多次厚賜晉國,晉國口頭答應將焦、瑕、朝濟等地劃歸秦國版圖,但如大王你所知曉的,他們根本沒有兌現,可見是個背信棄義之國。何況他晉國東邊與鄭國修好,西邊卻對你秦國虎視眈眈,日夜圖謀你秦國。而今說是聯合滅亡鄭國,其實是藉機削弱你秦國的力量。削弱秦國的力量而幫助晉國強大起來,這樣干合適不合適,請大王你多加思量!」
削弱秦國而壯大晉國,這賠本的買賣,秦穆公當然不幹,他再也掩飾不住自己的真情,站起來快言贊道:「確實如你所說!」
此時秦晉統一戰線便告破裂,秦鄭反成聯盟。在夜深人靜時分,函陵之軍盡撤回本國。鄭國因此便解了圍。
燭之武求見秦穆公,是在秦、晉合謀入侵鄭國,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而且秦穆公也知道燭之武的來意,故而在會見中有敵對的態度。這一切使得燭之武十分被動、困難。此時的燭之武,若採用哀求、乞憐是無濟於事的,哪怕是運用委婉曲折、拐彎抹角的策略,恐怕也是行不通的。他深知秦穆公聯合晉國進攻鄭國,企圖滅亡鄭國,其目的無非是為了秦國的利益。於是,他抓住秦穆公關心本國、本人利益這一點,使自己似乎完全站在維護秦國利益的立場上,單刀直入地陳說秦、晉聯合滅鄭對於秦國的害處,如果放棄進攻計劃,與鄭國友好對秦國的益處,從而打動了秦穆公,使秦穆公在斟酌了自己的利害得失之後,終於接受了燭之武的建議。燭之武就這樣不辱王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因人因事因時因地的差異,有時必須避實就虛,巧於迂迴,從側面繞而言之,旁敲側擊,以求曲徑通幽之效;有時則必須直筒倒豆子、快刀斬亂麻式的直截了當,取最短的途徑直陳己見,或集中力量於對手的要害,突然出擊震撼對手,使之疏於防範,失去平衡,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