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第五章 如何培養孩子成才
通過上一章節的討論,通過信任和平等,愛和獨立,有了正確對待孩子的基礎建立了良好的溝通之後,我們就能夠獲得孩子的真實信息從而了解孩子。通過情感的建立來保證孩子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我們接下來要談的就是怎樣教育孩子。
通過前面的三章的討論,我們理清了教育的目地——教育孩子就是為了培養孩子成才讓孩子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獲得好的感受,或避免和驅除不好的感受的方法,並能很好的運用這些方法。
所以就是要讓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和正確的認知。
—————————————————————————————————————————
先談建立合理的自我
一個人建立自我的最佳時期就是嬰幼兒時期,也就是叛逆期之前。因為人的自我扭曲之後想要去修復,其難度就如同一個人去建設一個浩瀚的工程。
為什麼修復自我如此之難?
舉個例子,如果我要讓你忘記1+1=2你做得到嗎?同樣的道理,記憶和環境對自我的影響已經固定了你的感受模式,固定了你對事物的感受,決定了你的自我。修復自我的困難就是在於每個人的自我都是他過去的所有經歷所形成的,而修復自我就是去改變他的過去給他帶來的影響。人連改變過去對自己的影響都做不到,遑論父母改變子女的過去對子女的影響。
所以兒童教育才會被特殊看待,因為兒童的自我才剛剛開始發展,不需要去擦除他的過去,建設起來最容易。
——————————————————————
那麼父母要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
前面人性章節中討論過了,合理的自我就是先維護自己,再善待他人。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做自己——從而建立良好的「自我認同」。
中國式教育在這裡又犯了大錯。就拿上一章的例子來說——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小兒子搶大兒子的東西,父母都會命令大兒子讓給小兒子。(父母這麼做的動機可能是為了避免小兒子哭泣,也可能是為了培養大兒子的責任感,讓大兒子學會善待弟弟)假如大兒子真的讓著小兒子,這樣就一定好嗎?
從大兒子的動機來講,大兒子讓著小兒子可能是他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同、也可能是父母的語氣讓他感到了壓力、害怕、恐懼,當然也有可能是出於照顧弟弟和弟弟間的感情。
不論是出於哪種動機都可能有一個弊端,就是扭曲孩子的自我,讓孩子不能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利益。當大兒子把東西給小兒子時,大兒子很可能也渴望要這個東西,而大兒子選擇放棄的行為很可能會讓自己忽視自己的真實感受,一個人長期因為外在的因素忽視自己的感受就會讓自我扭曲。
更何況,教育就是要塑造孩子的內在內心,而不是簡單改變孩子的外在行為。
也就是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願意這樣,而不是被迫這樣做。所以孩子犯了錯不要只逼迫孩子在行為上做出改變,而是要從根源上解決孩子所犯的錯——改變孩子的心態,讓孩子發自自己內心認為自己錯了,而不只是簡單的改變孩子的行為。
例如孩子不願意和他人分享,父母會強迫孩子去分享。雖然孩子最後做出了分享的舉動,但這是在壓力之下做的選擇,也許孩子內心的真實意願還是不願分享,所以這樣的結果根本毫無意義。同時這會導致孩子在父母面前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我的真實想法不被父母所認同,會換來父母的指責、批評等等各種傷害。所以我還是不告訴父母我的真實想法),父母和子女的隔閡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正確的做法就是在孩子表達真實的想法的前提下去做改變。具體應該這樣做,父母向大兒子說「弟弟想要這個東西,爸爸媽媽問你,你願不願意把這個東西給弟弟呢?你自己是怎麼想的,你就怎麼說。即使你不把東西給弟弟我們也不會怪你,但爸爸媽媽愛你們兩個人,希望你們能相互幫助,也希望你能愛弟弟,所以你自己來做這個決定。」
也就是,父母要不斷向孩子強調「自己應該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如果孩子會像父母傾訴,既可以促進親子間的信任,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因為傾訴就是一個把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就是一個直面自我的過程,所以能提高自我認同。
對於很多孩子不對父母進行回應或喜歡用簡單的肢體語言,比如點頭、搖頭、來回應父母。孩子的這些回應方式就是因為對父母缺乏信任和平等,無法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或者自我狀態不合理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積極。
父母太善解人意,可能阻礙了孩子自我表達
很多父母善解人意,這本不是壞事。但是父母對孩子太善解人意了,結果在孩子要做出表達的時候,父母很快就領會了孩子的意思,結果就等於打斷了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機會。
例如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句話剛開口。父母就猜到孩子要做什麼,然後就順著孩子的意,把事做完了。通過長期這麼做,就把孩子,用更多的面部表情,更豐富的肢體語言,更詳盡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機會給毀了。父母理解孩子能猜到孩子的意圖這是好事,但是即使父母猜到了孩子的意圖,也應該給孩子機會做更詳盡的表達,甚至是應該主動引導孩子做更詳盡的表達。這樣才能培養孩子願意更多的暴露自我的行為習慣。還是那句話行為和心理能相互影響。一個樂於表現自我的人,他表現自我的機會總是被剝奪,慢慢的因為行為上不能表現自我使得積極表現自我的心態都被改變。而一個孩子即使內心不願表現自我,只要你鼓勵引導他在行為上更多表現自我,不願表現自我的心態也會被改變。
孩子有負面情緒往往是父母交流的良機
對於對孩子缺乏交流和了解的父母來說,孩子主動傾訴就是交流的良機,特別是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例如發脾氣,哭泣之後。
因為人的天性就是在受委屈後有強烈的想要傾訴表達的慾望。然而很多父母遇見這些情況,本能的反應就是不耐煩,就是試圖立即強迫孩子安定平靜下來。一旦孩子平復了情緒後,父母就不再關注孩子。而不是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以及表達自己為什麼會引發這樣的情緒。一個人一切的表達與自己相關的內容,都有助於提高這個人的自我認知。而且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時,對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有負面情緒時孩子能夠用語言表達,這可以提高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因為語言表達需要邏輯和理性,在有情緒時去調動自己的邏輯和理性就是需要先控制情緒。
父母這樣的簡單粗暴的阻止子女,以尋求安靜的行為,就是父母打心底不在意孩子的感受,他們只想著自己可以不被孩子煩擾,所以只想快速的讓孩子安靜。而這種做法就是父母放棄了剝奪了一次次的孩子主動和父母交流的機會,是在製造和孩子的交流裂痕。
面對孩子合理的要求沒滿足而哭泣時,父母要關心要撫慰。即使不合理的要求沒滿足而哭泣時,也要關心和撫慰。只是安慰之後,還是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和在意,但她的要求不合理,你絕對不會滿足他。」
怎樣可以改變孩子對父母的消極回應?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很在意他的感受的。具體的做法就是,當父母察覺孩子有情緒之後,要立刻去詢問孩子怎麼了,他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麼?孩子哭了你就要去問孩子為什麼哭,孩子很高興就問孩子有什麼高興的事。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父母都要不斷的主動提醒引導孩子積極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或真實感受,或者讓孩子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把這種積極和父母交流的行為培養成孩子的一種習慣。同時父母的這種對孩子感受的充分在意,也是最好的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的方式。
其次是讓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獲取他人的認同。
詳見《人性第三章——認同》章節。但是,孩子還小,太複雜的東西接受不了。所以不可能去傳授孩子這些東西。甚至所有的《人性》章節都不能讓孩子接觸。因為這一定會讓孩子形成自我衝突。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提醒孩子一切獲取認同的方式,一切的善意,目的絕不是讓他人不喜歡,不認可自己。而是盡量讓他人認可自己。
再次是讓孩子學會正確地面對壓力和恐懼。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深入骨子裡的平等觀念,並讓孩子付諸實踐。在任何時候都要向孩子強調不用敬畏任何人,而是去尊重他人。讓孩子明白尊重與敬畏的區別。一旦孩子對人產生了敬畏,就要幫孩子建立對他人的正確認識,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敬畏。不斷的在生活的細節中驅除孩子對他人的壓力和恐懼感。
鼓勵孩子多去挑戰自我,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去戰勝自己感到恐懼和有壓力的人和事,戰勝自己的恐懼和壓力,不要在乎孩子失敗。
為什麼上面的方式就能建立合理的自我呢?
因為以上的行為都是父母在幫助孩子主動尋求建立合理的認同。
傾訴本身就是在直面自我,一個人在做自我暴露時就是在釋放自己的真實信息,當一個人表達自身內心的真實想法和真實感受,其實就是向自己釋放自己的真實信息。而這就是在尋求自我認同。
當一個人在向他人釋放自己信息時就是在尋求他人的認同。別人帶著同情傾聽你,你會經過同情而敢於直面自我,因為自我中某些存在總會因為我們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而被我們下意識壓抑著,害怕如果不壓抑可能就會不被認同而被排斥。所以當察覺到被壓抑的部分是可以被同情的,別人的同情就等於認可,等於並不會引起被排斥,我們才敢於釋放自我。
因為這些行為雖然是看起來很簡單的小細節,但本質就是將真實的自我暴露,從而幫助孩子建立了對真實自我的認同,對孩子合理自我的形成作用是巨大的。
————————————————————————————
接下來就是教會孩子尊重他人,(記住尊重他人必須放在認同自己之後)
中國的父母在這裡又有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尊重他人理解成了迎合他人。尊重就是從物質上身體上精神上不傷害他人,而不是為了他人去忽略自己。
當孩子表現出不尊重他人的時候父母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犯了錯,首先父母就要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同時要告訴孩子怎麼做才是對的,讓孩子改正。可是,孩子的認知程度很低,很多父母只記得告訴孩子他犯了什麼錯,常常忘了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而且孩子在不知道的時候也根本不會問父母,而常常把疑問留在心裡而不說出來。所以需要父母主動詢問孩子,這樣才能引導孩子說出來。如果孩子所犯的錯很嚴重或重複犯同樣的錯,父母就要對孩子進行懲罰。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懲罰孩子?
首先態度一定要嚴肅。
而想要掌握懲罰方法,前提往往是要梳理清楚自己的目的。
而懲罰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是從內在做改變,改變的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觀念,而不只是孩子的行為。所以,最起碼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所犯的錯是錯的。也就是讓孩子變得打心底不認同自己所犯的錯誤,並且自願改變。
而想做到這些,最起碼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被懲罰感」,也就是讓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在受罰(可能不好理解,但完整的看完下面的內容就會明白)。而中國的絕大多數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不明白「懲罰方式」和「被懲罰感」兩者之間是沒有關係的。
而中國父母最典型的懲罰方式就是打孩子。使用這種傳統教育方式的父母如果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往往會懟強調不能打孩子的教育者把傳統教育妖魔化了?打孩子還對了?
其實很多父母雖然用傳統的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但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方式不對,只是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不用打罵的方式也能教育好孩子。而且不用打罵的方式,他們確實教育不好孩子。
因為在這之前,不打罵孩子的父母,之所以可以不打罵孩子,還能把孩子教育好,那是因為已經做了《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提及的前提工作。已經有了最強大的武器——子女對父母濃濃的愛。
打只是一種懲罰,但懲罰的方式有千萬種,只要讓孩子明白到他承受了代價受到了懲罰,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讓孩子願意改正這就夠了。就如同不需要通過死刑或者暴力手段去改造犯人,而是通過懲罰性手段。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在接受懲罰,在孩子犯錯之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剝奪孩子的正常權利,這些都是很好的懲罰手段。
任何的處罰方式最終都是一個目的,讓人心中產生一個念頭——我錯了,我要改。所以只要能讓人產生這個念頭的就是好方法。通常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在家裡樹立一個機制,就是在孩子犯錯之後要孩子去做一個固定的舉動,並且設立一個固定的時間段讓孩子維持,還要告訴孩子被這樣對待是因為他犯錯了,這是對他錯誤行為的懲罰,期間除非父母允許,孩子不能說話或者做任何事,但這種機制一旦建立就要堅定地執行。
具體做法就是——比如讓孩子犯錯就去家裡一個固定的角落不許說話站五分鐘,如果是大錯就半個小時。
為什麼我們要用一個固定的角落、做固定的行為、還用固定的時間呢?
因為機械性的重複,可以強化認同。當我們不斷的重複做出某種行為,並把這種行為賦予某種意義時。我們越去堅定的重複這種行為,行為賦予我們的意義感越強。就像是條件反射。總在犯錯之後,得到同樣的待遇。並且父母不斷對孩子直接表達和強調為什麼會得到這種待遇,而這些待遇就是在懲罰孩子。孩子就會對懲罰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做這一切,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一種意識——我在接受懲罰。
這一切的方法,其實都是在運用《人性第三章——認同》當中的認同的傳遞規律。不認同是可以傳遞的,而孩子天然就渴望獲得父母認同,厭惡父母的不認同,特別是孩子很小的時候,認同範圍其實很窄。所以孩子越小,孩子的認同範圍越窄,父母的認同與不認同對孩子的影響越大。所以孩子的成長,其實客觀上就是在逐漸脫離父母的影響,年齡越大受到父母造成的影響越小。而父母教育孩子的整過懲罰過程其實就是《人性拓展閱讀》提到的《論儀式化》。通過儀式化的舉動強化不認同的意義。
而如果還沒理解「被懲罰感」,想要更好地理解上面的內容,可以看美國的一檔育兒真人秀節目《保姆119》
當然了,除了懲罰,還可以批評。而批評,首先要選時機,很多父母總是在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批評教育孩子,但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根本就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父母的教導上父母所說的話上。所以首先我們要確保孩子在吸收父母給他說的話。這就需要父母通過孩子的回應來判斷。當父母批評和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拋出問題讓孩子回應。如果孩子能回應,我們就可以繼續,如果孩子沒回應我們,父母就該知道了,孩子的注意力沒在自己的話里。這時就該想辦法讓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來教育孩子。當然了,最好的回應就是讓孩子複述父母的話,如果孩子能夠複述,說明至少孩子把父母的話都接受到耳朵里了。
然後是講方法。批評孩子,自然和上面的方法一樣,也是最終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錯誤。
最後重複強調一下,這些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以前面提到的相互信任和平等為基礎,因為只有以此為基礎,孩子才會在你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你才能了解孩子從而對症下藥。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對孩子強調你愛他並讓他感受到,因為人是自利的,幸福是所有人的感受中最持久最強烈最美好的,而愛是幸福的基礎。所以愛是孩子接受你的教育的最大獎賞最大動力。
以上就是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自我。
—————————————————————————————————————————
接下來是幫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
雖然前面討論過了,各種文章里也有很多累贅的重複,但再說一遍。
世界上對一個人建立認知起最大作用的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對我們提高認知的作用?
首先好奇心是建立認知的最大動力。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與通過學習知識,再通過利用知識去獲取利益,再通過利益去換取感受相比,好奇心就是感受與知識之間最短的路徑。所以好奇心是建立認知的最大動力。
好奇心不只是人的最大認知動力,也影響人的認知效率。
人的認知由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兩個環節影響。
而信息的獲取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記憶。人這輩子就是為感受而生,在我們記憶的長河中最被我們謹記的,對我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往往就是引起我們的強烈感受的記憶。而好奇心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興奮和快樂,所以我們所好奇的事物往往讓我們印象深刻。所以好奇心能提高人的記憶效率(也就是獲取信息的效率)。
在我們的學校生涯中,對於我們不感興趣的科目內容,就會覺得晦澀難懂 , 而我們對於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內容,往往能更快的理解。這足以證明好奇心對於我們處理信息有著很大的幫助。他能提高我們對信息的處理能力。
所以好奇心能同時使人的認知效率從信息的獲取和信息的處理兩個方面得到提高。
人們的好奇心是怎樣枯竭的?
好奇心有強有弱但人人都有,但絕大多數人的好奇心沒有被有效利用,所以越來越枯竭。
人這一輩子都是不斷在發問。一個人的嬰幼兒時期是發問最多的時期也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只是隨著一次次的發問,得到的是一次次的無效回應。中國的父母尤其如此,因為中國的父母他們的教育觀念大多是依賴於通過建立自己的權威來壓迫孩子,從而約束孩子的行為。為了使權威得到鞏固,對於孩子的提問知道的尚且拒絕回答,不知道的為了避免有損形象的高大更是諱莫如深。當孩子得到的回應不是很好或者沒有回應孩子就會感覺受挫,慢慢的好奇心換來的都是負面感受,自然好奇心就越來越少。
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維持鞏固孩子的好奇心。
具體的辦法就是積極回應孩子的任何提問,並對孩子提問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拓展。就是向孩子拋出各種與他所提的問題有關連的提問讓他去思考。如果問題自己回答不了,就鼓勵他向懂得的人去提問,或者從書本或其他渠道去找答案。很多孩子一般在問題受阻的時候會選擇放棄,父母在這時要給他降低其他途徑的門檻,比如親自帶他去向他人尋求解答或去圖書館尋找答案。培養孩子遇到問題就努力自己找答案的好習慣。所以每個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都是你的一次教育良機,要好好把握住。
除了好奇心之外,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理想都是很好的認知動力。
這裡談個題外話——什麼樣的人是天才,天才和凡人的差距在哪裡?
感受是人的一切驅動力。天才和凡人的區別不是來自於智商上的差距,而是來自於動力上的差距。天才對他所在的天賦領域有著超乎常人想像的狂熱,而這種狂熱很多都是基於好奇心。
建立正確的認知同樣重要的還有收集和看待信息的客觀性,而這往往與人的自我狀態有關。一個人狂妄自大、充滿傲慢偏見、缺乏包容性、虛榮愛炫耀或者自卑、妄自菲薄這些不合理的自我狀態都會影響收集和看待信息的客觀性,最後形成錯誤的認知。
所以人的自我和認知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關係。
————————————————————————————————————————————————————————————————————————————————————————
拓展閱讀 (註:拓展閱讀的部分並不屬於文章內容)
為了讓看文章的人更深入的理解,設了下面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1、中國人為何對教育如此焦慮?
12、為什麼年輕人不愛幹家務?
13、孩子的成長意味著什麼?
14、叛逆期的本質
15、什麼是成熟?
16、父母應該怎樣認同孩子?
17、論教育的「自由」與「嚴厲」!
18、為什麼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19、論窮人的孩子更上進?
20、威權教育(就是抑制教育的一部分)的弊端?
21、道德教育(就是抑制教育的另一部分)的弊端?
22、為什麼愛是最好的教育?
我對問題的闡述詳見《教育拓展閱讀》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