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到底有用沒用?能不能不做檢測直接吃藥?
備註:本文所講的基因檢測,主要是涉及到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監測的基因檢測。
昨天在門診的時候,有個患者跟我說:大夫,我能不能不做基因檢測,直接吃藥啊,人家都說我這個病(CML)就是要吃藥(伊馬替尼)的,就不花這個「冤枉錢了吧。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了,之前有一個病人,服用伊馬替尼後出現耐葯,按照正常流程,應該是做一個耐葯突變檢測,根據檢測結果來判斷接下來要換用的藥物,但是患者表示不願做基因檢測,想要直接換用達沙替尼,原因是他曾經的醫生告訴他可以不做基因檢測。
這位」曾經的醫生「,從某種角度來說,他是可以被理解的,我們的很多病人都來自農村,」沒錢「是他們最大的困難,基於這種考慮,我們一些醫生都想盡量幫病人省一點錢,但這個做法真的對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病人竟然覺得做基因檢測是花」冤枉錢「了?做基因檢測到底有沒有用呢?
首先回答:基因檢測肯定是要做的!
現在的疾病治療,我們都在講的是精準治療,個體化治療,也就是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這叫對症下藥。但是怎麼判斷每個病人的情況一樣不一樣呢,難道只是查查體溫,看看臨床癥狀?
當然不是!
要判斷一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除了臨床癥狀之外,我們還要看發生病變的細胞是哪種?病變細胞內的染色體有沒有發生變異?與疾病相關的一些基因有沒有發生突變?這樣一系列的檢查下來,你會發現,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病人!
再來看靶向葯,靶向葯是怎麼來的呢?靶向葯就是根據某個基因突變設計的,如果這個基因發生了突變,那這就叫對症下藥。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伊馬替尼,就是針對BCR-ABL融合基因設計的,病人存在這個融合基因,那就可以服用伊馬替尼。
類似的靶向葯還有很多,比如在肺癌上,如果發生EGFR突變(L858R或19外顯子缺失等),可以服用靶向藥物吉非替尼,但如果沒有發生突變的話,服用吉非替尼也是沒有效果的。
之前就有一個患者是肺癌,在嘗試過一些基礎化療之後,治療效果不好,所以想嘗試靶向治療,那個時候靶向治療才剛剛興起,基因檢測的概念還沒有完全普及,所以在沒有進行EGFR突變檢測的情況下,就進行吉非替尼靶向治療,但是並沒有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後來加做了基因檢測,發現這個病人根本沒有發生EGFR基因突變。
現在測序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檢測的成本也一直在降低,一些融合基因的檢測,費用只需要幾百塊就可以,再加上醫保的報銷,可以大大減少患者的經濟壓力。
所以,不做基因檢測直接吃藥,到底是省錢了?還是既浪費了錢,又浪費了寶貴的治療時間呢?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