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不把死亡當做一種生活選擇,而是無論如何都要活著?

這是我在一次思考我的未來方向時想到的,當時我在想當我的生活可以一眼望到頭時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又比如說那些流浪漢活的那麼苦為什麼還要強撐著活下去,儘管他受夠了這種生活,而且在這個世界上他應該也沒有牽掛。

而且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討論死亡,比如說要是我把這個問題拿去與我的父母討論的話他們肯定會認為我想不開了。

寫不出來的話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推薦一些書,一些視頻或其他的東西。


基因內沒有防自殺功能的生物早就滅絕了。

死亡當然可以是一種選擇,前提是你積累足夠多的痛苦以對抗本能。

以你自己的舉例,「生活一眼望到頭」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屬於傲慢的一種。

人類從社會關係中受到的痛苦與他自身的認知相關,你的認知跟一個流浪漢的認知顯然並不相同,因此你覺得痛苦的狀況,在他看來可能不值一提,而他能得到的快樂,也許你也無法體會。

萬念俱灰的人才會尋死,萬念是什麼概念?世界那麼大,同類那麼多,你的腦海里才過了多少?

如果一個種群內大部分個體都承受超額的痛苦以致於選擇死亡,那麼這個種群或者集體毀滅或者分裂成個體,既然目前人類種群未崩潰,那麼種群內大多數人不求死是正常現象。

其實他們不僅不願意討論死亡,也許也不願意花時間討論怎麼活,畢竟哲學一向都是有閑才會去討論的,現在大家都這麼忙。


在網易雲上的TED演講

一位因意外失去雙腿和一隻手臂的speaker

探討他對於生命的認識

TED

我們沒辦法對抗死亡卻可以和死亡共存。

design towards it.

「向死而生」 死是過程;亡是最終狀態。

儘可能享受這個過程,

同時不要忽視、選擇性遺忘生命的結局。

誰說「死亡」不是一件好事?

要長壽不老,我們要孤獨遠不止一百年。

但是有人不能這麼去想 他們喜歡積極樂觀 把理想(幻想)看作現實。或是對死亡充滿恐懼,心驚膽戰地活著。你改變不了他人的想法,那就隨他們去吧。不同生活方式罷了。

與我何與也?


因為還有希望。

以前讀到過一篇光生物學的文章,通過電擊的方式讓小鼠患上抑鬱症。大家都知道抑鬱症是真正的生無可戀,他們對生不在乎,對死不在乎,對一切都無動於衷,不想吃,不想喝,冷熱無感覺,就在那裡靜靜地等死。

能拯救小鼠只有一種東西,就是美好的「回憶」。

那小鼠美好的「回憶」是啥呢?是公小鼠跟母小鼠交配的記憶。

你一定想,把母小鼠弄回來陪著公小鼠,公小鼠一定就好了。答案是否定的,公小鼠看到母小鼠依然無動於衷,絲毫提不起興緻。

只有通過植入的光纜喚醒了公小鼠跟母小鼠曾經交配的記憶,公小鼠才慢慢從抑鬱症的悲傷中走了出來,開始主動進食,後來又慢慢有了性致。

為啥美好的回憶這麼重要呢,其實這些是給了人」希望「。因為這些回憶讓人覺得生活中還是有值得留戀的東西,而且以後有很大概率還會出現,這就是」希望「的真實含義,這就是人願意活下去的最大原因。

所以,對人來說,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去體驗新的生活,新的經歷,儲存足夠多的美好」回憶「,是對抗死亡的重要手段。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美好的過去才是美好將來的基礎。


因為死亡本身就是個終極選擇 但凡做了這個選擇 則一切都無法改變了。

而其它的選擇 做好了可以得到想要的 做不好了可以再換一個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怕的就是什麼都不想要 就想要死亡本身了。


我想過死亡,甚至覺得有死亡這個選項帶給我一些安慰。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墮入那種無法忍受的生活時,還可以親自為生命按下終止鍵。

但是,每當我想死的時候,會想死亡代表什麼。代表「完全消失」,我與任何事物都沒有任何關係了,這讓我感到異常地空虛。

有時候覺得,時間是自己的資源,想怎麼浪費就怎麼浪費。既然早晚要死,不如自己把時間浪費掉,何必把它全部扔掉。

所以,我會慎重考慮死亡。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心理 | 死亡 | 選擇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