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案例】Smartbi助力省教育廳數據應用智能化

1. 背景與現狀:

我國高層領導在2015年將大數據提升到國家的戰略高度,發布了政策文件《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5)》,提到了教育大數據的建設與要求。同年,教育行業本身也發布《中國基礎教育大數據發展白皮書》,用於指導各地教育大數據建設與發展。

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深化教育大數據應用。同時很多發達地區的省份都已經在製作本省的大數據建設方案與標準,教育大數據在全國範圍內蓬勃興起,已成為各省關注焦點。

經過調研發現,省教育廳規劃處每年統一採集各個高校高基表的數據,並上報給教育部規劃司;省教育廳高教處還會收集各院校的教學質量報告上報給教育部高教司,各種報告多頭填報,高校重複勞動;而且省教育廳沒有教學狀態數據沉澱,無法利用數據來滿足監管。

圖:省教育廳數據採集現狀

因此 ,省教育廳存在如下問題………

數據無沉澱:教育部對於高等教育基本狀態數據採用高校直報方式,省廳沒有數據沉澱,無法利用數據來滿足監管;

手工報送:各高校數據多頭填報,重複勞動,主要包括:高基表、教學基本狀態、教學質量報告,牽涉協調20+業務部門和40+人參與;

信息流不清晰:數據存在交叉人工引用,例如教學質量報告和教育年鑒不同程度引用高基表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存在數據不準確風險;

數據不共享:高基表、基本狀態存在數據口徑不一致問題,不能進行關聯性分析。

2. 方案介紹

基於高校信息化和省教育廳信息化現狀,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大數據分析方案將教育廳及下屬高校作為有機的整體考慮,提出建設數據中心的方案,教育資源統籌規劃、統一管理,覆蓋所需各項業務數據。通過技術手段生成狀態資料庫和高基表一鍵上報給教育部,並有了教學狀態的數據沉澱,還可減少高校手工填報、數據不準等問題。

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大數據分析方案以更全面的數據採集為基礎,數據分析為依據,驅動領導層決策的科學化,驅動教育評價體系重構,實現提升科學決策、提升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從而推動各高校教育均衡發展。

數據中心建設策略:以業務需求為驅動逐步建設數據中心,並在一期進行基礎數據平台搭建,概括為一個中心數據中心),兩個集成許可權門戶集成、上級部門系統集成),三大介面高校系統前置介面、上級和同級職能部門數據服務介面、公共信息服務介面),四大系統採集系統、大數據服務系統、指標管理系統、任務調度系統)。

系統總體效果為:數據採集從離線到在線填報,從在線填報到系統對接;數據格式從結構化到半結構化到社交媒體評價的非結構化;數據範圍從高校內部數據、省級教育基礎資料庫到行業數據、第三方機構數據和互聯網數據。數據應用從數據上報到評估、管理駕駛艙、數據挖掘和公眾服務、社會信用等熱點,突出省教育廳在全國的數據應用標杆作用。

圖: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大數據分析方案體系架構圖

考慮到部分高校已經進行了數據中心的建設,並且系統集成了最近5年的數據,數據應用項特別是對高基表和教學基本狀態評估的應用支撐度平均60%左右,因此考慮本期架構為建設高校數據中心雲平台,數據採集系統:第一種方式,引導和鼓勵高校把部分數據進行webservice介面方式推送到數據中心;第二種方式,沒有建設數據中心的高校採用原有數據在線填報。

3. 方案應用與價值:

3.1案例應用

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大數據分析方案,實現教育資源數據採集、整理、存儲和管理的一整套業務流程,建設了全面的業務分析主題:為全省教育廳教學評估、決策支持、預警監測提供全面支撐。

圖:總體應用模型

部分業務主題如下:

關鍵指標:領導可以清楚掌握全省高等教育學校分布情況,學生情況,教師情況等。通過區域、國家辦學指標對比來科學決策。

教學質量監測主題:據全省54所近四年的狀態數據,將對四年的狀態數據進行橫向,縱向對比分析,提供全省的整體概況。支撐省各高校應用,使監管對象了解自身所處的位置,進行差異化辦學。

教育質量報告:全面減小各高校多部門分稿帶來的數據失真,利用格式化報告技術減少每年的重複勞動。

科研主題:可分析科研項目經費主要來源分析哪些類型項目、側面掌握省以及高校的優勢學科變化情況。

財務主題:各級領導實時掌握經費收入支出情況、資金下達情況。

圖:部分業務主題示例

3.2方案價值

  1. 對教育廳本身教育主管部門做監控評價(如財政投入決策等)支撐等。
  2. 上游:高校了解自身所處位置,提高非同質化競爭、轉型的提供數據支撐;對為家長、學生提供志願填報參考、就業指導等。
  3. 對下游:政府公共產品服務、公眾信息披露、評估認證、金融機構等提供依據。

數據中心建設,為全省教育廳教學評估、決策支持、預警監測提供全面支撐;也進一步擴大教育大數據的應用範圍和價值,從上游到下游形成方案應用生態鏈,拓展了教育數據創新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Smartbi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系統已覆蓋全國一百多所本科院校。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數據分析 | 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