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美學,研究美學,讓一切變的更美!
美學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信仰。借用康德的語言,研究美學是人類審美何以可能的問題。其中,美的本質問題(美是什麼?)可以被歸類到「審美」問題的子問題當中來。通過以下2個問題一起來深度了解一下美學:
1、你怎麼看「生活中不缺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這是一句心靈雞湯。它來自於慧能或其他人的梗,佛家。學過美學的同學知道,這句廣為人知的心靈雞湯其實同時包含著現代美學的奧義、視覺文化研究的奧義以及日常美學實踐的奧義。
2、美學如何看待藝術虛構或者藝術形象?
這個問題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可能很難用言簡意賅的語言下定義。在理論學習時要警惕,越是簡單粗暴的語言,越容易把思維帶到地溝里去。這也就是為什麼傻子根本不需要藝術,更不需要學習美學。關於藝術形象,美學一般關心的是真實與真實感之間的差異。前者往往與我們的客觀實在、也就是現實相聯繫。
而真實感就不同了,能產生真實感的東西很多,比如夢,比如卡通。藝術虛構或者形象,可能更接近夢的邏輯,而不是實在的邏輯。比如她:毛利蘭---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的女主角。她很甜很治癒吧?長期霸佔二次元美少女排行第一位。但她不過是一些二維的顏色和線條,一些會動的圖像,原理類似於萬花筒。當我們觀看動畫片時,我們怎麼會認為這樣的圖像背後存在著一種所謂「真實的形象」?更驚悚的是,我們會視「她」為人,僅僅因為她有一些擬人的特徵:長了一張少女臉,會說日語,會談戀愛,聊到羞澀的話題會羞澀,以及娃娃音的聲優給她配音。但很抱歉,這些特徵都不是「她本人」,因為這世上並不存在一個叫做毛利蘭的人,她家老公很擅長推理破案。然而這種人物形象卻又是那麼逼真,栩栩如生。在日本有些宅男甚至想買她們的手辦玩偶,天天放家裡供養者。總之,「毛利蘭」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引發了平頭老百姓們的頂禮膜拜。其實,藝術所表徵/再現出來的虛構形象,即使是那些標榜特別寫實、有人物原型或事件的原型,或者採用了特別紀實的藝術風格(比如紀錄電影),本質上也是被「再現」出來的。換句話說,它們本質上和柏拉圖所說的「摹仿的影子」無疑,是現實的一道浮光掠影,甚至是,影子的影子。換句話說,我們期待這樣的少女,我們把這種期待欲投射到了一些不完滿的圖像里,最終共同完成了「藝術形象/審美對象」。而藝術家的工作則是找到這種不完滿的圖像,能喚起觀眾的期待。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萬物,它們自然而然已經是最美的了,所以人能做的,就是以天合天。在道家看來,天真的就是最美的,質樸是最高的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