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人,註定一生平庸,你需要的竟然是……
大量雞湯文章書籍推崇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平衡是一個謊言,是一個誤導性的概念,是一個導向平庸失敗的道路。我們不需要它!
一、平衡、失衡、制衡
梨園名言曰:「不瘋魔不成活。」不管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人一定會本能地努力追求成功。追求成功時,你的工作生活就一定會失衡。為什麼呢?因為人在儘力追求某個大目標時,由於精力時間能力是有限的,就一定會導致其他領域和目標所需要的資源不足,就會失衡(imbalance)。因此失衡是常態,所謂平衡(balance)是一個虛幻的神話。
平衡其實就是四平八穩。人的時間精力能力是有限的,要想有所成就,必須追求極致(at the extreme)。加里·凱勒說:"若想面面俱到,必然每件事都會打折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追求四平八穩,就會什麼都做不到極致,人生的使命就難以實現。
因此有一本有名的書叫做《偏執狂生存》,有一句名言叫做「術業有專攻」,有一個成語叫做「一門深入」。
追求極致的態度,是獲得成功的前提。
但一直處於失衡狀態,導致無法恢復,會造成人工作生活的混亂和拆毀。中庸之道不可取,如何解決長期失衡呢?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書中提出用「制衡」(counter-balance)替代「平衡」的概念。
追求極致的同時,要防止失衡,因此需要制衡。所謂制衡,就是在失衡到無法恢復的零界點趕緊往反方向向中心點恢復。
上圖的中心線是均衡點。追求極致的生活,讓人能所成就;如果超越臨界點,就會斷裂;及時的制衡,則不會讓整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破壞。
你一定要不懈探索生活和工作的制衡臨界點,直到精確的發現,並及時地跟著現實的變化而調整。
二、長線制衡和短線制衡
生活和工作的制衡,性質大為不同,要嚴格區分。
要想干好工作的同時搞好生活;就需要明白,家庭和生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先給一段名言,詹姆森帕特森的小說《蘇珊日記》中對生活和工作的區別做了一個絕妙比喻:
如果把生活想像成一場五球雜耍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誠信。你把球拋到空中,遊戲就開始了。有一天,你會發現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會彈回來;而其他的四個球——家庭、健康、朋友、誠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下來,就會磨損、破裂甚至摔個粉碎,到時候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既然工作是橡皮球,扔在一邊一段時間還可以復原;而生活是玻璃球,必須保證不摔下來。因此必須用不同的方法處理。
為了處理生活、工作制衡的不同,又有兩個細分工具——長線制衡和短線制衡。
在工作領域裡,你必須保持長期的失衡狀態,這叫做長線制衡(long counter-balancing)。工作事業中,要取得成就,就必須捨得,有舍才有得,必須找到唯一的重點,把次重點全部刪除。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門深入的時間管理法 》一文里主要是介紹工作領域裡的長線制衡。妙面爸英語學習就是利用了長線制衡原理。參見《18線小縣城普孩的英語學習之路》
在生活領域裡,你必須保持短期的失衡狀態,這叫做短線制衡(short counter-balancing)。在生活中,每個要素都是玻璃球,而且一個都不能少,必須學會彈鋼琴,短期而迅速地回到中心點。
《不明白「超優先事項」,就對時間管理一竅不通!》一文中提出的「超優先事項」和「精力管理」具體闡述了生活領域裡短線制衡的規律。
三、生活和工作的界限
短線制衡和長線制衡說的是對生活和工作「內部的」要素的關係處理。那如何處理生活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呢?關鍵是要劃清界限。
在《精要主義》一書中指出,界線的喪失是非精要時代的典型特徵,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模糊,工作的界線嚴重侵蝕了生活的領地。周六成為了新的周五,周一帶孩子去上班讓人不舒服,但周末和晚上加班卻沒人決定不妥,這些現象表明在潛意識裡人們已經默認接受了工作對生活的奴役。
在生活與工作之間,不跨界,就是最好的制衡。
妙面爸以前工作生活不分,吃了很多苦頭,現在下午4點半之後和周末,除了少量緊急情況,就一定不管工作上的事情。
您是如何追求成功的,又是如何平衡或制衡生活工作的,在失衡時時如何調整?歡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留言分享您的喜怒哀樂和寶貴經驗。
我是每個月讀完一本400頁英語原版書,當過10年警察、由30歲聾啞英語逆襲成為現場翻譯的妙面爸。女兒叫妙妙,兒子叫面面,所以叫妙面爸。可加個人微信:miaomianba01,歡迎大家關注微信訂閱號「妙面爸」和微信服務號「妙面爸英語」,一起成為英語達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