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癌症 的 預防與檢查(最大風險:發現即晚期,無力回天)

1.【引子】

1.1 歷史數據,75歲以上人士,1%死於意外,40%+死於各類腫瘤/癌症,40%死於心血管疾病,20%為其他各類疾病。

1.2 腫瘤/癌症,源自細胞分裂重的DNA突變。換言之,除了頭髮和指甲,其他部位都可能罹患癌症。

1.3 年度例行的常規體檢,無法直接檢出早期/中期癌症。。。檢出了,基本就是末期了。。。要想真的檢測先兆,就得:PET-CT+全身MRI+胃鏡+腸鏡+骨穿,至少一個星期,至少數萬元。-----這也就是癌症的可怕之處,幾乎無法預防 (HPV9除外)。

1.4 舉例,癌中之王,胰腺癌。檢出之時,即為晚期,絕大多數,存活不超過1-3個月。60歲以上,發病率萬分之一,死亡率99%。——蘋果喬布斯,一代神話,最好的私人醫生,最好的醫院,最尖端的技術,56歲,死於胰腺癌。

1.5 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在中國,因為乙肝患者多。

1.6 白血病屬於比較好治療的癌症,五年存活率接近70%。多數癌症,遠比白血病更兇險。

1.7 目前沒有任何技術,可以一次性篩查所有癌症。什麼滴血驗癌,假。

1.8 攝氏65度以上的飲品/食物,均會增加患食管癌的機率(八大常見癌之一),WHO於20180615宣布其為致癌物。

1.9 香煙出現之前,肺癌是罕見病。之後,成為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2. 【起源和機理】

2.1 腫瘤分為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惡性腫瘤中起源上皮組織的叫做癌,起源結締組織的叫做(肉)瘤。所以,其實普通人眼中的癌症,其實是指的是惡性腫瘤,它包括癌和(肉)瘤。

判斷腫瘤良性惡性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轉移。未轉移,一刀切除,完事。若轉移,複雜了。

惡性腫瘤的起源,目前相對比較認可的說法就是,細胞在分裂過程中,DNA複製發生差錯,導致分裂之後的細胞無限增殖,耗盡機體能源破壞器官功能,導致機體死亡。

即,癌症的發生大致跟兩個事情有關係

2.1.1、細胞分裂的次數。

2.1.2、細胞分裂的準確率

那麼只要有細胞分裂就可能產生癌症。所以有句話說,人的全身上下除了頭髮和指甲都會產生癌症。因為頭髮和指甲都是死亡的細胞,他們是不會再分裂了。

總之,一個人有兩種途徑得癌症

2.2.1、完全是概率事件,跟人品好壞、飲食習慣、鍛煉身體都沒有關係。

2.2.2、各種原因所致--遺傳/環境/飲食/輻射等--身體中的某些細胞分裂的次數變多,DNA突變的絕對次數變多,長期下來終於有一天,嘎嘣了。。

很明顯,對於第一種情況,我們無能為力。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預知、預防。就跟被隕石砸一樣。。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提前給自己買個保險。

舉例,好萊塢女星 安吉麗娜朱莉,也是《古墓麗影》的主演,奧斯卡獎獲得者,她的家族有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患病率,她的母親、祖母、曾祖母都因此而去世。為了降低癌症發病率,她預防性的切除了自己的雙側乳腺及卵巢。

對於第二種情況,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什麼情況下會導致細胞分裂次數變多—即癌症發病率變高—我這裡列舉幾個常見的,

2.3.1、外傷。毫無疑問,為了修復傷害,組織細胞需要分裂。

2.3.2、生物原因。例如組織被細菌病毒反覆破壞,那麼就需要反覆修復。

2.2.3、刺激,例如粉塵油煙pm25對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會造成微小的局部的反覆增生。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我不小心被刀割了,我會因此得皮膚癌嗎?可以肯定,概率肯定比你不割要大,但是大多少呢?可能從十萬分之一變成了99999.99分之一。所以只要你不是每日一割,外傷帶來的癌症風險可以忽視,僅僅是理論上的。再一個例子,據統計(發表在權威期刊的論文,不是民科)長期喝>65度的熱水會增加口咽/食管癌的概率,因為熱水會頻繁的破壞口咽粘膜,促使粘膜細胞反覆增生修復,增加了患癌風險。所以偶爾被燙到無所謂,可是天天喝熱水(包括火鍋)是會增加癌症風險的。

2.3.4、什麼情況下會導致分裂正確率下降。一般常見的包括輻射(劃重點,電離輻射,普通的電磁輻射能量達不到撕裂基因片段的能力,因此無法干預dna複製)生物因素(病毒,又是病毒),化學物質(大名鼎鼎的亞硝酸鹽,甲醛,苯等等等等)這些物質都可以干預細胞內dna複製,從而增加錯誤。其實能影響dna複製的東西很多,但是絕大多數都僅僅是造成隨機錯誤,而隨機錯誤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因為不能正確合成蛋白質被自動淘汰。但是有些物質對dna的複製影響有可能是定向的,也就是具有一定的傾向讓dna複製朝著產生癌症的方向去出錯,這種物質很可能就是哪些被證明的強致癌物了。

3.【體檢防癌】

我們關心的應該有兩個方面,

3.1、在癌症出現前,消除滋生土壤(不讓癌症發生)

3.2、把癌症扼殺在搖籃里(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癒)

先說一個結論部分癌症可以消除產生環境,部分癌症可以扼殺在搖籃里,但是還有一些癌症,要麼是無性生殖(沒有徵兆,無法預防),一出生就是巨嬰(即使第一時間發現也只能等死)。對於後者,最佳方案仍然是買保險。所以下面討論的重點是前者。

3.3 第一大類: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預防的癌症

這部分癌症,通常情況下會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前驅過程,也就是組織細胞反覆分裂過程。這個過程通常長達數年-十幾年。你有足夠上的時間在他出現差錯之前發現並阻止

胃癌:

絕大多數胃癌都是由HP感染,反覆破壞胃粘膜,從淺表胃炎-糜爛性胃炎-胃潰瘍-炎-萎縮胃炎-腸化生-胃癌 一步一步形成的。而這個過程一般來說最少也要持續3-5年。所以每年定期的HP檢查,陽性後,按照指南定期做胃鏡,理論上可以杜絕95%以上的胃癌。所以這個位列中國癌症死亡率前10的重量級選手,其實就跟紙老虎一樣,唯一的問題是,你願不願意花一上午的時間來做一次胃鏡。。。。

然後,有一類胃癌並不經過上面這個順序,上面這個順序其本質就是hp對胃黏膜的長期持續性破壞,然而如果你倒霉的話,可能一次複製錯誤,就搞出來一個癌細胞,而且這種「原發性」胃癌,大都早期轉移,預後極差。所以那些20多歲得胃癌的,基本上都是這種倒霉型,跟你吃燒烤、熬夜,沒有關係。(並不是說這兩個事情對健康沒影響,但是對胃癌真沒有直接關係)

大腸癌:

跟胃癌差不多,大腸癌通常也是從息肉逐步發展到腸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5-10年甚至更長。而且通常都在40歲以後。所以who的建議就是,40歲後做腸鏡,如果沒有任何問題,5年後在做,如果有問題(息肉),術後一年再做。基本上,大腸癌也是可以被體檢直接消滅的。當然腸鏡做起來要比胃鏡痛苦一些。但是痛苦3天,放心3年,這筆買賣怎麼看也是划算的。如果確實不想做腸鏡,指檢和大便潛血也是who認可的預防方法。但是指檢只能探查到三分之二區域,大便潛血只能發現早期大腸癌(潛血陽性一般癌細胞已經產生),還是腸鏡受益最大,定期做,可以直接杜絕。所以建議最少體檢的時候,把指檢和大便潛血做了。

同樣,大腸癌也不排除倒霉蛋型,但是佔比很少很少很少。20多歲的大腸癌的,同樣跟天天吃肉沒關係。

宮頸癌:

藉助於HPV+TCT,我們幾乎可以將100%的宮頸癌扼殺在搖籃里。當然tct有點小貴,不過對hwer來說,做一次可以管3年(無異常),也還是非常划算的。至於疫苗,有錢去打也沒問題。不管年齡多大(34+就算了)有沒有性生活,hpv陰陽都可以打。男的也可以去打。(性價比低一些,土豪任意)但是普遍認為即使沒有疫苗,我們也有很好地辦法預防。

3.4 不好預防,但還是有把握早期檢出

肝癌:

大部分肝癌都是經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流程。所以如果定期體檢發現有肝炎的話,那就要提高關注了。從肝炎到肝硬化的過程可能很快,但是每年兩次基本上還是可以在肝癌早期揪出來的。早期的治癒率也還是值得一搏的。AFP是肝癌最敏感的指標,可以在影像學診斷前3-6個月給出提示。所以腫瘤標記物裡面AFP算是非常重要的了。那麼預防肝炎最好的辦法,就是乙肝疫苗了。肝癌的話,我國基本上90-95%的肝癌患者前身是乙肝感染者,非乙肝患者發病一般就是膽管癌or基因真有問題。

肺癌:

一說起肺癌,大家肯定會想到吸煙。其實肺癌大致有兩種,一種跟吸煙有關係,一種跟吸煙關係不大。吸煙導致的肺癌主要還是前面那種有害物質長期損害肺組織造成。跟吸煙關係不大那種,就屬於那種倒霉蛋型了。不管是哪種,每年一次的胸部低劑量螺旋CT是who推薦的早期手段。胸片是不推薦的。一方面胸片解析度差,不分層,容易遺漏,另一方面,在胸片上顯像基本上你早就有感覺去看專科了,如果是肺癌,估計都晚期了。而ct則可以發現5mm以下的可疑病灶,力爭在早期未轉移前處理掉。要知道轉移之前,其實都可以算良性的了,性質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對於40歲後,尤其是吸煙者,建議用ct代替胸片。這裡一定要強調,是低劑量,不是常規劑量。低劑量螺旋ct的輻射大致相當於幾次x光的輻射,既然在who的推薦指南里,那還是相信作為體檢也是受益大於風險的。至於預防,戒煙,大概可以降低80%的肺癌概率,但是倒霉蛋型就沒辦法了。

甲狀腺癌: 其實在上一篇已經簡單介紹過了。儘管這基本上算是癌症裡面的良心癌,但是仍然不排除有5%的分型死亡率高達90%。然而我們對甲狀腺癌其實沒什麼太好的預防方法,除了增加b超密度,只要不是那5%,就當做高血壓一樣需要終身服藥的慢性病好了。真要碰到那5%,也沒什麼辦法。但是儘管對於95%的乳頭癌,死亡率並不高,但是仍然是越早發現,尤其是在淋巴轉移前發現,越省心。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很常見的現象,與甲狀腺癌有較強的關聯性,特此開闢了一個獨立的專題如下:

Song Depeng: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乳腺癌:

除了經常自檢,了解常見的良性惡性腫塊特徵之外,可以考慮去做乳腺癌易感基因檢測。如果結果陽性的話,你可以選擇增加檢查密度,比如每個月做一次乳腺b超。或者勇敢一點,像某明星一樣,在生了小孩之後直接切掉。如果基因有問題,未來乳腺癌的概率會大大上升,我記得好像高達70%。這個概率真不是鬧著玩的。畢竟有幾個乳腺癌的分型,也還是挺噁心的。基本上沾上必死。

前列腺癌:

我們有一個非常敏感的前列腺癌的指標PSA,所以體檢的男同胞們把這個做進去吧,可以在很早期檢出。不過who正在考慮不推薦這個檢查,因為他檢查出太多早期終身可能無進展的微小癌,導致一些人可能接受了過度治療。但是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的確很低,所以儘管有這麼個難得的指標,我們也高興不起來

鼻咽癌:

著名的廣東癌,普遍認為跟eb病毒感染有關。不過也有15%-20%的鼻咽癌eb病毒陰性。所以eb病毒檢測也算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排查方式。如果陽性,就需要提高鼻咽癌篩查的頻率。定期做鼻咽鏡或者ct、mri。鼻咽癌放療敏感,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癒率還是相當高

膽管癌:

慢性膽囊炎,膽結石和肝吸蟲等膽管疾病可能是膽管癌(肝癌的少數派)的高風險致病因子,需要注意。臨床上認為膽管癌的預後比胰腺癌更差!

3.5 以下癌症,目前沒什麼早期辦法,基本靠運氣

胰腺癌:很有名的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5%-15%。發展迅速,基本上如果不能一個月一次b超把他扼殺在搖籃里(搖籃里的扼殺成功率也不足30%),基本上發現就等死。而且你會一個月做一次b超么? 有一個案例,有個醫生一次體檢後發現幾個腫瘤標記物偏高一點點,立馬把自己扔到mri里從頭掃到尾(沒辦法,人家有特權),結果發現了一個超早期的胰腺癌,立馬(好像不超過3天)做掉了。貌似撿了一條命回來。而且胰腺這個東西,即使不的癌,除了問題也很麻煩,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比某些癌症都高了。真想切了算了。——蘋果的喬布斯,一代神話,最好的私人醫生,最好的醫院,最尖端的技術,56歲,死於胰腺癌----雖然他的私家醫生幫他在超早期就檢查出來了。

下圖是胰腺癌的手術圖。

腎癌:不多,有幾個腫瘤標記物還算敏感。早期發現的話,一切了之。90%的治癒率也還算讓人不那麼瘋。

血液系統腫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急性白血病通常都是因貧血、出血、感染就診,慢性白血病和一部分淋巴瘤癥狀不明顯,很多都是血常規異常專科就診發現。一大部分淋巴瘤是摸到淺表淋巴結專科就診確診。

神經母細胞瘤,兒童癌症之王,很難早期檢出。類似的還有肺母,視神經母細胞瘤,腎母,橫紋肌肉瘤。兒童腫瘤發病人數相對較少,基層醫院醫生很多都沒見過,孩子表達差又不會說哪裡不舒服,初期基本全部誤診,耽誤時間,影響治療效果。即使是神經母細胞瘤一期的治癒率也有90%。孩子腿疼不一定就是100%缺鈣,吃了鈣片還不改善,或者孩子發燒不退,腹瀉不止,眼睛一大一小,面色不好,累不愛走,一定要引起重視,很多孩子都被誤診為缺鈣,感冒,腹瀉,甚至孩子都貧血了,還被誤診為白血病。還是那句話如果孩子有以上癥狀,儘快去兒童醫院或者三甲醫院看看醫生。一旦到了三四期,致死率高達90%以上。就算少數僥倖手術度過,後期也很有可能轉移到腦部和骨,無力回天。

卵巢癌(女)。有七分之一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會發生一次卵巢囊腫,其中大多數是生理性或良性的,極少一部分是惡性的,這些惡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都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這樣就導致70%左右的惡性腫瘤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且有70%的卵巢惡性腫瘤在治療後會複發。最後,卵巢惡性腫瘤的五年死亡率是70%左右。

為什麼卵巢癌很難發現?因為早期幾乎完全沒有癥狀。卵巢也就是棗大小,就算她長成一個橘子大小,在廣袤的腹腔里也沒啥動靜,你自己一點都感覺不到。而且很多人也不會往這方面想。所以,往往是當卵巢上的腫物長到很大或者伴隨其他癥狀發生的時候(晚期),才會引起患者的注意。癥狀包括:腹痛、腹脹、排便困難、尿頻尿急、月經不調等。前期預防:影像學+腹腔鏡+生化指標。

腦轉移瘤,是指原發於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細胞轉入顱內,占顱內腫瘤的10-15%。以肺癌腦轉移最為多見,能佔到30-40%。這其中,又以肺小細胞癌和腺癌為多。腦轉移瘤,大部分慢性起病,但病程進展迅速。

50%的患者有頭痛的癥狀,以及常見的噁心、嘔吐、語言障礙、肢體肌力減弱、共濟失調等。25%的患者出現視乳頭水腫。

這個病,最可怕的,除了惡性程度高,還有治療複雜。

有的患者需要開顱手術治療,術後肺部可能也需要手術治療。然後可能還要接受放化療。給你開顱的是神經外科,他只能處理腦袋的這一塊兒。給你開胸的是胸外科,他們也只能做到把瘤子摘掉而已。然後,你可能需要去腫瘤科或者呼吸科去做化療,然後再去放療科去做放療。這中間,會遇到無數的複雜和麻煩的狀況。

簡要總結:

癌症的80歲累積發病率接近40%,也就是說,如果活到80歲左右,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癌症和 心腦血管疾病佔據了疾病死亡的70%。也要看到,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同時也是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原因很簡單,時間。不管分裂的正確率多高,不管分裂的次數多慢,累積到一定時間,一定會出錯。所以有人說,只要人活得足夠久,終究會死於癌症。

下圖可以看到,一般地,人均壽命越長(越發達)的國家,癌症患病率越高。這充分說明了癌症的可怕之處:難以預防。壽命越長,概率越高。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癌細胞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而組織癌細胞的最後一道防線就是免疫系統。所以,儘管沒有相關領域的循證醫學證據,還是希望大家明白,當你為了公司拚命奮鬥的時候,你的身體累積的風險也在不斷的升高。如何取捨,希望每個人能做出自己不後悔的決定。

最後,儘管體檢不能讓我們遠離癌症,但是仍然是有必要的。

4.【體檢之影像學檢查】

4.1、X光

x光就是從正面給你照相,把一個三維的照成二維的,你只能通過投影去看。

4.2、 CT

ct就是把三維的切成一層一層的二維的去成像,所以你看到的是一堆的照片,切的片越薄,看的越清楚,輻射「一般」也就越大,這裡說一般,指的是同代技術。

4.3、 PET

pet主要是看身體的代謝活性的。我們一般認為惡性腫瘤通常都是代謝旺盛的。用來標記代謝活性的是帶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葡萄糖,所以pet本身是有輻射的,pet-ct就是用pet標記活性,用ct定位,所以一般來說pet-ct中的ct的切片不會太薄,能滿足定位就可以了。

4.4 MRI

mri是沒有電離輻射的,靠分子磁場效應來拍照的。那麼MRI掃幾遍就能解決疑難病當然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沒有疑難病了。

4.5 總結

每種影像技術都有特點,也都有優勢和劣勢。有一些場景ct和mri都可以,有一些場景ct比較合適,有一些場景mri比較合適。還有一些場景兩個要一起搞。這個展開來就太大了。pet-ct曾經被很多人看做是癌症篩查神丹妙藥。但是他的局限也很大。首先,高代謝的腦、腎就很難搞定。其次,空腔器官如胃,腸效果不好,遠不如做個內鏡效果好,第三就是pet+ct的兩層輻射+接近五位數的價格,也不是適用於所有人(癌症治療有經濟毒性一說)。MRI全身掃一遍的成本不低,而且要你在管子里一動不動半個多小時到一個小時,估計沒有有閉恐懼症的也受不了。mri速度慢,所以很容易受到心跳呼吸干擾,ct就沒這個問題,憋一口氣,全身就切完了。所以沒有影像學檢查的萬金油。

5.【體檢漫談】

從一年一次,或者一年兩次的體檢間隔來看,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體檢肯定只適合那種在半年到一年時間內不會有嚴重進展,並且至少提前一年就可以發現早期跡象的疾病。這主要是一些慢性疾病,或者進展期比較長的疾病。

假設一個疾病,典型的例如胰腺癌,從在ct上顯影或者腫瘤指標異常,到後期不治,通常只有1-3個月的時間。想從體檢上預防,你只能祈禱你在他剛產生一個月內剛好去參加了體檢並且發現了異常。如果你一年一次體檢,那麼你能保住性命的概率只有1/12.雖然聊勝於無,但是基本上可以說,對這類疾病,體檢沒什麼鳥用。

所以,我們既要肯定體檢的重要性,因為很多慢性病,或者嚴重疾病的前驅階段,是沒有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或者很容易與常見病混淆,這類疾病體檢是最好的預防手段。可以在疾病尚可控的時間進行干預。同時也要明白,即使你每年體檢都很正常,也不代表你不會突然被諸如主動脈夾層、病毒性心肌炎、或者胰腺癌之類的疾病突然就要了命。所以多了解一些醫學知識,能在身體異常的時候準確判斷出是否需要干預,是有用的。

6. 【常見的體檢項目的意義】

6.1、身高體重血壓視力聽力。略。

6.2、內科外科五官科。

通常來說,內科通過觸診和聽診,可以大概對你的身體內臟有個了解。一個優秀的醫生可能動手一模,就能對你的病情猜上七八分。但是請注意,1、一個優秀的醫生有可能去給你做體檢么?就算是一個優秀的醫生把你摸的八九不離十了,但是他還是會讓你去抽血b超ct等等一系列檢查來幫助他確診,畢竟現代醫學發展到現在最重要的方法論就是循證醫學,有證據,就不相信主觀經驗判斷。機器出錯的概率比人小多了。至於外科,幾乎100%的外科醫生都是在走過場。外科觸診中最有價值的肛門指檢,還往往被醫生有意或者無意的誘導你放棄了。當然乳腺增生肯定能摸出來的,但是b超不是看的更清楚嗎?至於什麼包皮過長,脊柱不正,o形腿x形腿之類的。。。。。

6.3、抽血檢查。

這項檢查基本上主要靠機器完成,相對來說可信度又比較高。這裡面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腎功甲功的意義相對比較簡單,網上各種科普也都不失大格,一些比較複雜的指標通常都不會放在體檢裡面去做。腫瘤標記物相關的內容會在最後防癌指南里單獨講。

重點說一下血常規

大家不要覺得常規的東西就是沒啥用的,恰恰相反,三大常規(血、尿、便)常常是反應身體異常的第一道關口。血常規裡面大家重點關注總白,中粒,淋巴,血紅蛋白,血小板這幾項就好了。但是血常規如果有異常,分析起來是十分複雜的,通常情況下最好是讓專科醫生去分析。另外再強調兩點,第一就是肌酐,肌酐這個東西如果超標,說明腎損傷已經很嚴重了。所以即使肌酐正常也說明不了腎沒問題。判斷腎早期損傷常用的一個指標是尿微量蛋白。這個指標如果正常,對腎的積極意義要比肌酐大的多,但是指標不正常,可能原因很多,需要專科分析。可惜這個指標常規體檢一般都沒有,估計是怕查出太多不正常的引起恐慌吧。第二就是肝功,肝功大家常喜歡看轉氨酶,這裡強調肝功一定要整體結合起來看,並不是轉氨酶正常就一定沒問題了。必須結合蛋白指標一起。關於這些指標,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回帖,我在正文里不做太詳細的解釋,畢竟正常的結果很好,異常的結果因人而異。

6.4、影像學檢查。

主要是b超和x片。可以說除了血液生化指標之外,b超是體檢裡面另一個重要的東西。但是可惜的是,這個東西雖然是用機器做的,但是人的主觀判斷成分也佔了相當大的部分。所以各位,選擇什麼醫院體檢,最大的差別就在這個b超上了。因為1、2兩部分基本上都沒啥用,有用的部分裡面除了b超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靠機器的,差別不大。只有b超是一個非常重要又十分依賴人技能的項目。所以如果你的b超醫生給你用時不超過5分鐘的話(全套),我強烈建議你下次換個地方體檢,並且去醫院掛個號吧b超再做一次。b超主要是看內臟器官有沒有影響改變,比如脂肪肝,囊腫,腫瘤,結節,結石等。b超通常會給一個傾向性的結論,對於性質不明的改變,需要做ct,mri甚至穿刺活檢等進一步檢查明確。這裡特別說一下甲狀腺結節。隨著b超的精度越來越高,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我在心聲上甚至看到2mm的結節報告。所以大家要抱著比較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首先根據b超的描述,可以大概的判斷傾向良性還是惡性,其次,對於5mm以下的小結節,通常都是等待觀察,如果沒有變化基本上不做處理,最後即使是惡性的,基本上只有5%的概率會遇到噁心的分型,剩下95%都是可以輕鬆治癒的。大家到大醫院的醫生遵醫囑就可以了。小醫院的一些醫生可能還在使用過時的指南,可能造成過度治療。對於x片,不是說他沒用。體檢x片通常三個位置,胸、頸椎、脊椎。其實頸椎脊椎最佳的檢查方式應該是mri。不過考慮到費用問題,先用x片看一下也未嘗不可。不過提到x片就不可避免的扯到輻射的問題,這個事情都可以單開一貼了。所以這裡不展開,有興趣可以單獨回復。這裡就簡單說幾點,mri是沒輻射的。另外手機路由器基站微波爐(合格品)對身體沒有大於曬太陽的危害的證據,防輻射服除了暗示孕婦身份外沒卵用。扯遠了,x片這部分說的重點是胸片。結論:強烈建議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代替胸部x片。

6.5 常見其他類裡面,

尿常規當然是重點看泌尿系統驗證和蛋白了。但是之前說了,關注腎功能的,建議加上尿微量蛋白這一項。心電圖就不說了,整套體檢項目裡面,也就血液檢查、b超和心電圖是意義比較大的了。有很多前期的心臟問題都是沒有癥狀但是心電圖上會有反應的。

6.6、換個思路再分類一下

心:心電圖

肺:胸CT,腫瘤標記物

肝:肝功,b超,腫瘤標記物

脾、胰、膽:b超,腫瘤標記物

胃:腫瘤標記物

腎:尿常規,腎功,腫瘤標記物,b超

小腸:腫瘤標記物

大腸:便常規,腫瘤標記物,指檢

系統性:b超,腫瘤標記物,血糖、血脂、尿酸

可見常規體檢基本上涵蓋了我們的主要器官。但是胃和小腸基本上就只有一個腫瘤標記物,而腫瘤標記物其實可靠性並不高。

6.6. 「抗癌神葯」

6.6.1 酸性體質,假理論,假藥。

6.6.2 ,,,太多了,不寫了,大家要基於科學,自己客觀分析。

7. 【最強致癌物:黃曲霉素】

致癌原因,很多很多。有隨機(很大比例),有遺傳、環境影響、飲食習慣、輻射等。今天,我們只說一種日常會經常遇到、可以人為避免的重要因素。

先認識一下這位大明星:最常見的隱形殺手之王-----最強致癌物—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AFX)的毒性極強。遠遠高於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誘發多種癌,包括肝癌胃癌、腎癌、淚腺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腸等部位的腫瘤,還可出現畸胎。

黃曲霉毒素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特別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穀、玉米、通心粉、調味品、牛奶、奶製品、食用油等製品中也經常發現黃曲霉毒素。

一旦食物發生了黃曲霉毒素的霉變,一般手段去除難度較大,高溫烹制也無法去除。

如何快速辨別黃曲霉素?

黃曲霉素是很苦的,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時如果感覺很苦,馬上吐出來,並漱口。發霉的花生、核桃等都容易產生黃曲霉素。

日常生活中,如何遠離黃曲霉素?

1.不要購買不明的花生油,花生油更為容易發生霉變,從而產生強烈致癌的黃曲霉毒素,尤其是小作坊生產的花生油更是黃曲霉毒素的高發區,因此我們盡量實用靠譜的大廠生產的食用油。

2.盡量購買獨立包裝的糧食,尤其是大米麵粉。這類澱粉類糧食穀物在開放散裝的環境下,比如超市等場所,如積累時間較長,環境潮濕,則很容易發生霉變,產生黃曲霉毒素。

3.堅果類含油脂較多,也是黃曲霉毒素的重災區,自行保存不好容易霉變,同時不新鮮的堅果口感也不好,因此建議不要買過多的堅果,短時間能夠吃完為宜。

4.對於需要保存食物,建議採用更為合理的方式保存,盡量密閉,低溫,避免陽光直射,要知道濕熱的環境更易於真菌的生長,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購買家用抽真空機器保存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對於已經變質的食物要整個果斷地丟棄,須知真菌極易傳染,人眼看不到並不代表沒有發生霉變。

5.盡量多食用新鮮的蔬果,一方面新鮮的蔬果基本不存在黃曲霉毒素,另外新鮮的蔬果可以有效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力,消減因誤食含有黃曲霉毒素食物帶來的身體傷害。

6.木筷子或者竹筷子如果不保養好,長期存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極其容易發霉,筷子上縫隙沾染的食物容易產品黃曲霉毒素,危害健康,因此建議可以採用健康的不鏽鋼筷子或者鈦筷子,健康是第一位的。

PS, 版權聲明

以上,整理自以下渠道: 醫學科普讀物,部分期刊論文整理的通俗結論,心聲社區牛人XBB的個人總結,菠蘿因子的科普總結,及互聯網。感謝分享,歡迎轉載,祝大家健康平安。


推薦閱讀:

TAG:癌症 | 保險 | 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