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故事告訴你什麼是富人思維

今兒不多逼逼,直接看故事,不做總結,收穫各自揣兜兒里。

加拿大有個華人企業家叫老喻,他寫過一篇《被放棄的「概率權」》。

文章一開始,他甩出一個問題。

你面臨兩個選擇:

A, 直接得到100萬美元;

B,你有50%的機會得到1億美元,當然還有50%機會什麼都沒有。

你選哪個?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一個,因為毫無風險、毫無懸念。

第二個,雖然1億比100萬更多,但是,還有50%的可能,你一分錢都得不到。

選擇100萬的都是保守思維,就是窮人思維。

選擇1億的,才是富人思維。

昨天和一位大學好友一起吃飯。

期間聊起為什麼有些人就能成為富人,衣食無憂,過得從容不迫,而有些人卻食不果腹,終日得為了三餐而勞碌奔波。

富人之所以能夠甩掉其他人,而一騎絕塵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我朋友跟我說了一句話:

富人是人幫人,中產是人等人,窮人是人踩人。

看看學術界怎麼看所謂的「窮人缺陷的」。

為什麼窮人會做很多的昏庸的決定?

窮人借的多,存的少,吸煙多,運動少,喝得多,吃得差。

為什麼?撒切爾夫人有一個標準答案,就是她所說的 「貧窮是一個人格缺陷。」

小時候,我覺得有錢人都是紙醉金迷,而我們勞動人民才是勤勞勇敢正直的。

但長大以後發現,事實其實往往是相反的。

除了那些低素質的富二代或者暴發戶之類的人,真正的富人,往往是很自律的,不僅工作認真,業餘時間也會積極學習。

近兩年我接觸的一些富人,大部分都有看書的習慣,在這個書店都要一家家關門的時代,能定期看書,沒那麼容易。

而恰恰是一些受教育水平不高,收入不高的窮人,裡面很多人自律水平不高,喜歡賭博,沒有什麼儲蓄的習慣,有錢就花完,不考慮將來。

如果你在美國,就會驚訝地發現,窮人普遍都是大腹便便的胖子,而精英往往體型精幹。

我這些年輾轉奔波,也算是經歷了從窮到富的改變,身邊也接觸了很多富人。

我發現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並非金錢的多少,而是對財富的看法和理解。

而他們成功的背後,除了運氣之外,這種思維模式才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窮人

1.時間碎片化

2.金錢碎片化

3.不懂得拒絕

4.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

5.焦慮 並耽擱在焦慮中

6.樂於囤積

7.善於批評/judge 不創造

8.愛伸手

富人

1.強大的沉浸感(能立刻投入手邊的事情)

2.能有長期調配資源的遠見

3.刪除力

4.接收消息後會比對多方再作獨立判斷,想問題深入

女:你吸煙嗎?

男:吸。

女:每天幾包?

男:三包。

女:每包多少錢?

男:10 英鎊。

  女:你吸煙多久了?

男:15 年。

  女:所以這些年來每年你吸煙就花了 10800 英鎊?

男:正確。

  女:1 年 10800 英鎊,不考慮通貨膨脹的話,過去的 15 年裡你抽煙總共花了 162000 英鎊對嗎?

男:嗯。

  女:你知道嗎?如果你沒有抽煙,把這些錢放在一個高利息的儲蓄賬戶里,按複合利率來算。你現在能買一輛法拉利了。

男:你吸煙嗎?

  女:不吸。

男:那你的法拉利呢?

歡迎在評論區各抒己見,或是加我VX進群探討

u.wechat.com/MDFvgKUt1u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網貸資訊請識別以下二維碼時刻關注我們

weixin.qq.com/r/8zmqsu-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富人思維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