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父母,絕不把這7個錯誤的教育觀念帶進2019,尤其第4個!
2019年即將來臨,回顧2018年,小編分析了一份來自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的數據報告,那些備受「追捧」的教育觀念,結果卻顛覆認知,讓人大跌眼鏡???
讓我們一起正大光明的看看這屆老父母親都嘗試了哪些優(錯)秀(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吧~記得,別把這些觀念帶進2019,尤其第4個。
搶跑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俗話說「3歲看小,7歲看老」。調查顯示,有80%的孩子入園或入學前,有過上補習班或幼小銜接班。父母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學得更多、更快,贏在起跑線上。
遺憾的是,中科院的調查數據統計顯示,成績優秀的小學生「沒上過學前班」比「上過學前班的」多10.89%,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中,「上過學前班的」比「沒上過學前班的」多10%。」
大數據告訴我們,所謂「興趣班」和「補習班」,沒有父母想像的能幫助孩子贏得學業優勢,反而有很多孩子因過早接觸學習,引發挫敗感,降低了信心和興趣,甚至產生厭學行為。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端正家庭教育理念:興趣班的目的並非是培養一技之長,而是引導誘發孩子無限自由發展的可能性。
? 不盲目批評孩子:可以細心詢問孩子的想法,不盲目批評,不高壓打罵,切忌破罐子破摔,不聞不問。注意:2-6歲的孩子,興趣是天然的老師,多鼓勵他們探索玩,打造自信有趣的童年。
學區房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擇校區、學區房向來是父母關注的焦點,他們最樸素的願望是讓孩子享有更優秀的教育資源,提高學業水平。
中科院的調查數據表明,「擇校生」和「就近入學」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分別是29.95%和28.48%,兩者相差僅為1.47%,其中良好、合格和差生的比例差也是很小。
這可能要讓很多父母失望了,擇校的效果並沒有父母預期的那麼大。相反,數據調查發現,父母的娛樂習慣反而更能夠影響孩子的成績,比如平時愛看書的父母,孩子成績優秀比例達31.31%,比玩手機和看電視以及聚會打牌的父母更高。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打造親子閱讀區:多陪孩子一起讀繪本,在家裡規划出固定的閱讀時間和區域,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 與友聚會減少不良娛樂習慣:帶孩子多參與聚會,有利於培養人際關係,但切忌避免在孩子面前打牌或遊戲,而是參與一些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娛樂行為。
用物質獎勵激發孩子學習主動性?
很多父母因忙於工作關注孩子較少,習慣性地以物質獎勵,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或彌補孩子。調查顯示,孩子成績是否優秀與父母給零花錢、買禮物等物質獎勵沒有直接正向關聯,反而容易誤導孩子,使他們把父母的關愛簡化為物質的滿足,容易掩蓋或忽視自己內心真正的情感需求。
相反,父母教育理念的一致性,能夠相互理解支持的親子溝通,或是家人間良好的情緒理解與反饋,才是真正影響孩子成長的源動力。
調查數據表明,面對教育分歧,父母選擇「私下再協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高達76.10%,成績較差的比例僅為11.98%;「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關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74.12%,而冷漠、疏離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12.48%。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共同協商,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學會自己承擔責任,父母和孩子可共同協商,制定學習計劃。但注意,制定後請嚴格執行,不強迫、打罵訓斥。
? 成就激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給予足夠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不僅有利於成就激勵孩子,也有利於增加孩子做事學習的自信心。
家庭教育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早已不是新聞,還有一些非常響噹噹的名字,如「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此次中科院的調查數據,還是讓人非常吃驚,「僅一成家庭是父親承擔主要教育職責」。
小編粗略算了一下,調研家庭2萬,即20000個父親中只有2000個父親參與到育兒教育中。爸爸缺位於家庭教育表面上似乎對孩子沒有多大影響,但實際數據顯示,特別是對男孩家庭來說,父親的缺位讓孩子性別認同弱化,容易被媽媽過度保護或呵護,缺少獨立鍛煉機會,缺乏紀律教育或監督,甚至會出現暴力行為。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多參與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與媽媽協商分工,從孩子出生開始,就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不逃避育兒責任。
? 有耐心,做到高質量陪伴:一起做遊戲、運動、閱讀,和孩子相處有耐心,主動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心成長環境。
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健康?
孩子「呱呱墜地」,父母的使命就是培養他們成才。何為優秀,父母的考核標準很簡單:優秀的學習成績和健康的身體。
中科院針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4萬名家長和孩子的家庭教育調查數據顯示,父母最關心孩子的事從高到低依次是:健康安全、習慣養成、日常學習、人際交往、自理能力、性格養成、興趣愛好、情緒情感。如果讓你排序,你的答案是?
望子成龍固然可以理解,但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如何幫助孩子更好的成為自己,而不單單是健康的身體和成績。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孩子的情緒自我疏導是比較欠缺的,多陪伴孩子,給他們足夠的關注度,鼓勵孩子走出去交朋友,擁有自己的同齡玩伴和足夠時間的戶外運動。
? 培養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陪著孩子一起去探索,多接觸不同的興趣活動,切記不逼迫,給孩子時間,尊重他的興趣愛好。只有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才會激發創造力,滋養孩子的生命。
孩子不需要做家務?
現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全家人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6個人照顧一個寶貝,大家總是擔心孩子磕著、碰著、累著,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動中。
但數據調查顯示,「從來不讓參與家務活動的孩子」家庭中,子女優秀的比例僅為3.17%,而「參與做些家務活動的孩子」家庭中,子女優秀的比例為86.92%,兩者相差懸殊。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積極鼓勵誇獎,耐心教導:對於3-4歲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用做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做簡單家務,多鼓勵誇獎。比如媽媽打掃時時,可以讓孩子幫忙擦擦灰,不因擔心剝奪孩子學習做的權利。
? 分配適合的家務活,讓孩子負責:對於4-7歲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做更多具體的家務活,比如丟垃圾、收拾桌子、準備自己的衣物等。邀請孩子加入家務活動,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也有助鍛煉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和孩子說話不算話沒關係?
你知道自己孩子的榜樣是誰嗎?調查數據顯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其次依次是老師和科學家,人數比例依次為25.8%、22.5%、14.2%。
大數據告訴了我們,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觀察榜樣的言行是孩子學習的重要一課。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父母在心目中認為孩子太小,常常會說話不算話,這會在無形中容易誤導或者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聰明的父母更重視:
? 和孩子約定的事,放在心上:孩子依賴和信任父母是他們的本能,和孩子約定的事,一定要放在心上,盡到說到做到。如果做不到,要和孩子解釋、道歉,用實際行動感化他們,並避免吼罵。
? 給孩子正向引導,樹立榜樣:父母的榜樣作用是最直觀、真實、具體的,往往細微之處見精神。給孩子正向的引導,從細節做起,比如從自己做起不遲到、答應他人的事說到做到,為孩子樹立好榜樣的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