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鍋貼研究報告
和我在南京的街頭走一走,出現頻率最高的可不止中國餐飲三大巨頭,還有七家灣牛肉鍋貼。
香嫩柔軟的牛肉餡,酥脆又有嚼勁的麵皮,金黃欲滴的菜籽油……在南京沒吃過七家灣鍋貼,有如在北京沒看過升旗,是一種很明顯的地域拖油瓶表現。
當然,南京鍋貼並不止七家灣,鍋貼的靈魂也遠不止牛肉餡、麵皮和金黃的菜籽油。懂得香醋和淺口大鐵鍋的風情,是作為南京人的基本素養。
鍋從中原來,貼在建康府
全國到處都有的鍋貼,其實起源於北宋汴京。
宋太祖辦完了皇太后的喪事,在皇宮悶頭悶腦地踱著步子。一口悶香襲來,便順著味道闖進御膳房,——看到御廚把沒煮完的餃子煎著吃。
御廚瑟瑟發抖,可被香味支配的皇帝吃了之後卻發出了讚賞:這叫啥。
御廚:……隨便做做,沒有名字,請官家賜名!
皇帝:既然餃子是用鐵鍋貼著煎,那就叫鍋貼吧。
之後皇宮還多次將鍋貼擺上了宴席,將它傳承了下去。
一百五十年後,靖康之變,北宋被金國滅亡,當朝皇帝、太上皇和嬪妃國戚甚至廚子宮女都被金人擄走。只有逃出來的皇九子衣冠南渡,在建康府(今南京)站穩了腳跟。
一面召集兵馬勤王,一面靠著不清不楚的回憶,讓新任御廚做出了鍋貼。
雖然和汴京版的不完全一樣,可首次出現的鍋貼憑其獨有風騷驚艷了整座建康城。經過歲月的沉澱和洗禮後,演變成了如今的南京鍋貼。
香酥到鮮嫩,油而不膩
南京鍋貼分為兩種:鮮肉餡和牛肉餡的。
鮮肉鍋貼相對之下顏色更淺,呈白色,像煎餃。以安慶鍋貼和肥叔鍋貼為代表,沒有用牛肉鍋貼的菜籽油。
而牛肉鍋貼則以七家灣鍋貼為代表,成為了南京鍋貼的象徵。
百年前的七家灣,是一條看似普通的小街,只是街道兩旁林林總總有七八家牛肉鋪子。最新鮮的牛肉總會在一大早倒掛在鐵鉤和案板上,喧雜的人群和鮮紅的牛肉交輝相應,是那個時代最熱鬧的晨景。
所以,七家灣鍋貼的後裔像李記、草橋的門口,都會掛著今天新出的牛肉。除了做成鍋貼餛飩,也會有顧客要上兩斤——李記一天會出五頭牛,兩千五百斤肉。
在李記清真館,二兩鍋貼加一碗餛飩已成許多老頭老太早飯的標配。在菜籽油的洗禮下,鍋貼通體金黃,有著湯包的鮮嫩多汁和生煎的香脆厚實。
夾起鍋貼,狠狠一口,將香脆、鮮嫩等口味一起納入口中。
酥脆的底皮、有點齁薰的牛肉、熱而不燙的滷汁共存。慢慢咀嚼,牛肉的能量釋放了出來,整個人都獲得了新生。
時過境遷,七家灣鍋貼在南京遍地開,但最正宗的口味卻鮮少保持。
離李記不遠的草橋牛肉鍋貼店,出鏡過《舌尖上的中國2》更是讓其名聲大噪。飯點永遠排著的隊伍,隔著大老遠就聞到了的香氣……確認過眼神,是隱藏在街角的神級館子。
作為清真館子,草橋也有牛肉餛飩、牛肉麵、牛雜湯等「周邊」。就著鍋貼淮麵條,看似簡單卻幸福無比。鍋貼皮薄到可以看到餡,緊實的牛肉汁水四溢,一秒到胃。
揉麵皮到菜籽油,深入靈魂
一個正宗的南京人,是不會說不出鍋貼和煎餃的區別的。——煎餃是煮熟後再煎,而鍋貼不用煮,直接煎炸。
做鍋貼生意,早點是個重頭。老字號金友記牛肉鍋貼店4點多就得開始忙碌。拌料、熬湯、擀麵,一份完美的牛肉鍋貼,事前工作佔了很大一部分。
同樣是麵皮包肉,煎出來的鍋貼和蒸出來的湯包不同——鍋貼是不加肉皮凍的,所以你能在一口下去品嘗到牛肉的滷汁。
金友記的牛肉十分飽滿,成團不稀,滷汁不多卻很有滋味,麵皮厚度也極為完美。
麵皮的製作頗費工夫,完美的厚度既能穩穩地將肉餡和滷汁包住,也能讓牙齒最從容地撕開。
菜籽油和淺口大鐵鍋,是牛肉鍋貼的靈魂。
一個圓扁的淺口大鐵鍋,鍋貼呈螺旋狀整齊地排成了一圈。兩圈鍋貼碼好,成為了南京鍋貼的標誌性符號,神秘而令人嚮往。
開火之後,師傅轉動鐵鍋,倒入金黃的菜籽油。鍋貼瞬間在火舌的舔舐之下冒出陣陣煙香,開始泛黃。
隨著轉動的速度逐漸加快,牛肉和麵皮共存的齁香瀰漫開來。在速度與激情的碰撞下,牛肉鍋貼得到了升華。
煎炸鍋貼時,一般是油水混煎,多油少水。當整隻鍋貼都變成了金黃色時,底部微微泛焦,但鍋貼上皮卻是韌勁極佳。
一份優質的牛肉鍋貼,就成型了。
牛肉鍋貼的日與夜
牛肉鍋貼最大的意義是在清晨,喚醒一天的動力。
金燦燦的鍋貼出爐後,大部分人還會澆上它的靈魂伴侶——香醋。不僅可以減輕油膩,酸爽的滋味也賜給了鍋貼第二口感。
再攪一勺辣椒醬,更上一層樓。
除了早市的喧鬧,鍋貼也是晚上「隨便吃點」的選擇。撇開數不完的七家灣不談,丁家橋的清真西北橋頭拉麵大王是24小時營業的。鍋貼底脆皮軟,肉餡咸鮮適,一口下去一不小心就會被滿臉爆汁。
除了熱門的炒飯炒麵,這家還有拉麵、瓦罐面、油潑面……每一種幾乎都不踩雷,讓這裡從早到晚門庭若市。
在日與夜的交替中,牛肉鍋貼深深印在了南京人的DNA里。
攝影 / 鎵明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