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樹知道」的溫情,驅散養老院的悲傷
現在社會大部分年輕人都疲於金錢財富的增長,沒有精力與時間去陪伴家裡的老人,認為把老人送的高檔養老院,就可以安享晚年。但在中國,養老院無論是高檔還是低檔,進去的大部分老人活的並不開心!
高檔的養老院,付出了高昂的住院費,院方吹噓的承諾,也僅僅讓老人在物質上稍微的改善,但實際上是將他們推進了一個絕望的深淵。
遠離了家人的老人們,精神上的孤寂和心靈的乾枯沒有人慰藉,他們連與人說話的機會都沒有。他們的眼光都是獃滯的,那表情真的像犯了錯的孩子誠恐誠惶!看著心痛。
我想到了自己的將來。那是我們血脈共通的親人和父母,多少老人因為承受不住養老院囚徒般的生活而造成了子欲孝而親不在的人生遺憾。
很多養老院里為了打理清洗方便,便將這裡的男男女女都剪成了寸板頭,一律套著兒童穿的那種背後系布繩子的反穿衣。在這裡沒有男女,沒有隱私,沒有自由,沒有情感。
養老院的真相,是種悲傷
我曾經拜訪過一家知名養老院,並結識一些工作人員。初到養老院後給我印象窗明几淨,設備齊全,老年的健身室、棋牌室等硬體設施可謂一應俱全。護理人員也是面帶微笑,精心護理著老人家。
但是養老院的玻璃窗外,甚至樓道窗外都加有護欄。而原因讓人心痛「防止老人自殺」,聽到這個答案的時候我的內心絞痛,我無法想像那是怎樣的絕望,能大過生活磨難帶來的痛苦?或許作為晚輩的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聽聽這些老人在養老院的故事。
在養老院中有一對相守了半個世紀的夫妻,因為沒有能力支付昂貴的雙人間費用,而不得不分住在樓上樓下男女兩個房間。
老頭白天上樓來陪伴老妻,可到了夏天,屋內其他老人為了起居方便就不遮掩隱私,家屬有意見反映到院里,自此護理員就不讓他上樓了。半個世界的風雨滄桑都沒有拆散的夫妻,硬生生被養老院的樓層隔斷。
有些老人謊稱失眠,騙取安眠藥蓄意自殺,護理人員都得看著老人吃下才肯離開。到了晚上護理人員更是每隔一小時就要查房,就怕意外發生。
另外一位半身不遂多年的老人,行走都需要兩人攙扶,每次身子向前移動,兩條腿只能在地上蹭,若想自己走路,也就只能手扶著牆移動一兩步而已。
就是這樣一位老人,竟然從自己所住的二層樓的房間走到頂樓五樓,從一張僅能容得一個人側身而過小窗戶跳了下去!這位老人是何等『堅定』地走上了這條不歸之路!只是不想成為兒女的累贅罷了。而老人的子女到養老院後非但沒有慰藉逝者,反而在蠻橫的要求院方賠償。
痴呆多年的老人,被送到養老院,沒多久就開始了出逃計劃,吃晚飯的時間,這個老人趁大家都在餐廳吃飯,跑到養老院的後院,也不知哪來的力氣,找來了兩個空汽油桶,垂直的摞起,爬上去之後,從將近3米的圍牆上跳了下去。
工作人員多日尋覓無果,只能在這位老人家門前等待,終於在第十二天的下午等來了老人!老人白髮凌亂,衣物破損成一條一條,腳下的鞋沒了,滿腳的血泡,留下血印。
老人老淚縱橫了嘟囔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這位老人依舊沒有被兒女留在家裡一起生活,還是被送回了養老院。在此之後又先後出逃了6次!每次護理人員都能在她家門口等到她。留在記憶最深處唯有一件事,就是那條回家的路,會深刻在老人心裡,永遠不會忘記。
在中國自古就有「養兒防老」的傳統,老人對這更是在意,如果沒有陪伴,老人苦悶的心情更是不言而喻,覺得自己成為廢物,沒有意義,採取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然而卻把一生的所有留給孩子。
養老院式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他們是陪我們長大,給過我們溫暖呵護的親人,太多時候我們的回饋真的讓我們無地自容,這種因為情感缺失造成的悲劇又何止發生在老人身上,看看周圍發生的悲劇,夫妻間的冷漠,孩子得不到理解......除了事後追悔莫及,或者我們可以從現在起做一些改變。
讓遺憾不再發生,就是「樹知道」存在的意義
如果說,在快節奏的今天我們真的已經不知道如何向親人表述我們的愛意 。「樹知道」就是一個教你正確表述情感,促進感情交流,解決實際情感問題的平台。我們的「家庭樹」功能,能夠幫助用戶建立一個更純粹的家族交流環境,增強家族互動,通過完成家族互動任務,讓家人之間找回共同的回憶與經歷。
如果說,生活讓我們感覺到疲憊與孤獨,「樹知道」的樹洞功能就是你秘密的加密保險柜。我們可以把自己不想與別人分享的秘密,珍藏在「樹知道」的「樹洞」中,讓我們在緊迫的生活中,有一個釋放自我的地方。
如果說,你想為摯愛的親人、愛人留下一個隨時間成長的年輪,就讓「樹知道」的線下植樹功能,幫你在這個世界的一個角落,為你愛的人種下一棵承載諾言、愛意、思念的樹。
如果說......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關於愛的如果說,你們對於感情的需求,正是」樹知道」存在的理由,你們對於情感的迷惑,正是」樹知道」想要解決的問題,你們需要的情感互動平台,正是」樹知道」目前為之努力的動力
「樹知道」,一種溫暖的存在,它想要老人的晚年更安樂,孩子的童年更加,成人的世界多點溫情。
http://weixin.qq.com/r/iihrcy7EG3NkrWoQ932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