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子女
合租的姐姐出差一個多月,家裡的三隻貓需要照料,姐姐的媽媽就暫時住進來了。
父母輩到了這個年紀,已經退休,也沒有別的事情要忙活,總是有點落寞。阿姨是西北人,很是吃不慣上海南方這種偏淡偏甜的飲食口味,經常會在廚房裡面炸辣子,就是把油燒的熱熱的,直接澆在磨碎的朝天椒裡面,立馬香氣四溢,我也是北方人,雖然體質吃不了辣的東西,會爆痘會拉肚子,但是本質上還是喜歡這種食物味道的。辣椒是從家鄉帶過來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小菜,大包小包,開始塞滿了整個冰箱。
不光是飲食問題不適應,還有各種人際問題。我上班或者下班的時候經常會看個一群操著吳儂軟語上海話的老人在開心攀談。阿姨一人來滬,和小區樓下的老頭老太太不同,語言不通,溝通不了,有的時候我周末宅在家裡,阿姨也是一人三隻貓幾間房屋裡打轉。
我經常去擼貓,還有因為同是北方人的緣故,一來二去漸漸熟悉起來。阿姨退休前是小學的老師,心疼女兒的工作,擔心女兒的婚事,去年就提前辦理的退休,為的就是能夠經常來上海看看女兒。這次來了夠久,女兒沒看到,倒是每天照看三隻貓貓。
見過太多這樣的父母,年輕的時候為了給子女創造好的條件,節衣縮食(00後可能不太會有這種情況,大家的經濟水平都還過的去),子女成人,從操心婚姻,盼著結婚生子到孩子的下一代出生,又開始操心更小一輩的吃喝拉撒,從工作的勞作中解脫又投入到另一種勞作。
包括我自己的媽媽,阿姨。我經常和媽媽陳述這樣一個觀點:兒孫自有兒孫福。前兩年我媽特別焦慮我和哥哥的人生大事,催著哥哥相親結婚,催著我找男朋友。姐姐生了孩子,對我和哥哥的注意力稍微轉移了一點。因為年輕時候的勞累,三個孩子的家庭負擔確實不輕鬆,各個關節或也因上了年歲的問題,多多少少有點小毛病。我經常在聊天中提起體檢,保養身體,休息等話題,慢慢的媽媽的注意力轉移到自我身上。經常給我分享一些按摩的手法,或者簡單的保健操動作,最近又沉迷各種美食節目,家常菜製作。現在視頻過來仍然會說起我的事情,但是態度已然沒有前兩年那麼激烈。因為拋去了一輩子圍繞的子女,媽媽也漸漸找到了自我的小世界。
有的時候買了菜不會燒,電話給媽媽,她就會特別開心,覺得特別有成就,司令一般指揮我。其實你說他們是想要什麼回報么,需要子女感恩戴德么,顯然不是,但是很多父母的殷切關懷,往往引來子女的一些反抗或者八大不滿。你說你是去指責父母么,把孩子養成了巨嬰?還是去指責年輕人,他不懂得傳統孝道了,父母什麼都是為了你,你怎麼能夠這麼狼心狗肺?其實都不是。拋卻那些特別極端的父母子女的關係。
舉個例子,我們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經常會給表現好的小朋友一朵小紅花,得到小紅花的孩子就是特別開心,你看我有花也!你說小紅花有什麼價值么?幾塊錢的彩紙你能夠做一大堆,但是在小朋友的心理就不一樣,他代表了一種肯定,一種鼓舞,一種信可。父母現在可不就是個小學生么,子女的需要就是對他們極大的鼓舞,哪怕是語言的誇獎,或者一道菜不同的燒法,或者又發現了一個什麼新鮮小玩意,他們都急於和你分享。其實你說你是老師么,可能也不是,畢竟中國有句老話,有些父母也會說:嘿。老子過的橋比你走得路還多。其實父母子女的關係就是兩個小學生互相誇獎么,或者用現在的話說「商業互吹」,當然要想關係更加融洽,總是誇獎也是不行,所以我們學生和老師的身份是在不斷的變換的。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