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媽的世界 | Bloody,Sweet,Weird & Healing First Love

左Alyssa 右James

劇情簡介

17歲的James確信自己是名精神變態者,他從小冷血,毫無感情波動,喜愛殺生,興趣是把殺死的動物做成標本。而這一次他打算殺個大點的動物——人。

叛逆少女Alyssa生活在再婚家庭,髒話連篇,憤世嫉俗。繼父是個會賺錢的混蛋,母親的注意力全放在Alyssa同母異父的雙胞胎嬰兒身上。

Alyssa注意到了不合群的James,而James把Alyssa當作完美的謀殺目標。但對平庸鎮子的厭倦使他們志同道合,兩人的合拍讓James決定推遲殺人計劃,跟Alyssa一起離家出走開始公路旅行……

從旁人眼光來看,James和Alyssa都是不折不扣的青春期問題少年/少女,一個冷血,一個叛逆。隨著故事的不斷發展,兩人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生活逐漸在觀眾眼前展開,觀眾也藉此思索二人「有缺陷性格」的形成原因。

What makes troubled teens? —— The pain of original family

Young(Young, 1990,心理學家)提出,經歷過有害的童年經歷的人可能會形成一種不良圖式」。它是一種人們因為創傷而形成的不健康的思維與情緒感知模式。不良模式的危害在於,它參與塑造了人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角度,在人的一生中不斷產生著負面影響。

從Alyssa性格和經歷可看出的不良圖式有「情感需求被剝奪預期、社會疏離感、缺乏自控感、缺陷/羞恥感」

原因是Alyssa童年目睹父母在她8歲時離異,母親再婚。父親除了每年照例寄來生日賀卡,就再無其他音訊。繼父還時不時對她帶有性暗示的調侃。母親則對這一切視而不見,把注意力放在新生雙胞胎身上,經常忽略Alyssa。所以Alyssa只能加倍珍惜生父寄來的生日賀卡以求唯一的心靈慰藉。這樣的情況從童年一直持續到Alyssa的17歲。等到Alyssa離家出走找到自己的生父時,才發現原來生父從沒有寄過生日賀卡給她。生父原來是個癮君子,不但在外面又生了孩子,再次逃避贍養孩子的責任,還為了懸賞金向警方透露Alyssa的行蹤。

故事的最後,Alyssa忍無可忍向生父罵出了多年埋藏在心底的委屈:

假若父母在孩子的童年長期忽視孩子,那麼孩子在長大後會不自覺地變得叛逆,本質上是一種想引起父母注意和關心的心理活動。若父母能在此階段與孩子有效溝通,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那麼將會十分有利孩子心理問題的解決,可惜繼父和母親很明顯認為Alyssa是這個完美家庭中唯一的污點。

至於生父對Alyssa的控訴,辯駁道:

顯然,生父認為Alyssa把叛逆的原因全部推給了他是不公平的,他認為自己不需要對Alyssa的成長負任何責任。每一個父親是女兒出生後最初接觸和熟悉的男人,父女關係一定程度上影響女兒對未來配偶的選擇。女兒會不自覺地傾向於尋找和父親有共同點的男人——而生父和James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不合群。這也是James最初吸引了Alyssa關注的原因。 幸運的是James會對Alyssa負責,會包容她,守護她,愛她。

而James身上展現出的不良圖示有「遭遺棄/不穩定感,情感需求被剝奪預期,社會疏離感,情感壓抑傾向」。原因是James的母親為抑鬱症患者,在孩童時期James眼睜睜看著母親投河自殺。而父親雖然熱愛妻兒,但他無法理解妻子的抑鬱症和James的心理需要。妻子去世後父親竭盡全力創造輕鬆有趣的家庭氛圍給James,可惜James在目睹母親自殺後受到了極大的打擊,而大腦為了不讓這種打擊過度傷害James,於是心理保護機制開始運作,掩蓋了James部分童年記憶,也暫時切斷了他的情感接受和表達能力,所以James冷酷麻木地如機器人一般活著。

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充斥著滿滿的「喪」,每到一個看似前景美好的轉折點之後的劇情都急轉直下。影視作品的創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現實。作為畫外人的我們為這對亡命鴛鴦唏噓不已的同時,也可以藉機反思造成這種局面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是什麼。

How to repair this pain? ——By LOVE

關於愛的研究,是心理學界最艱難的課題之一。因為愛的概念實在太博大、太精深了,無法用語言徹底解釋清楚。但愛又對生活中的傷痛有神奇的治癒作用。當我們開始一段戀情時,最初的甜蜜階段本質上是一種盲目的性衝動。待激情褪去後冷靜下來,雙方會意識到原來對方和我一樣只是一個普通人,有優點也會有缺點。這時是情侶最有可能爆發爭吵的階段,也是一定程度上對彼此原生家庭里父母關係的複製,同時也是一個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痛楚的良好機會。 在Alyssa和James這段末路狂奔中,他們墜入愛河、爭吵、分離、諒解和複合,通過他們的愛情來癒合原生家庭的傷口。

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愛在幫助別人進步和成長的同時,也會拓展自己的心靈,使自我更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的愛,不僅能使他人心智成熟,同樣也能使自己獲益。在這段關係中,Alyssa不斷主動向James表達情感,觸動James的內心,使James有了名為「愛、心痛」的感情。而James對Alyssa的大膽反叛和任性要求通常都是一句包容輕鬆的「OK」,所以Alyssa才能無所畏懼地做出決定。從片頭James自白說:「我叫James,我今年17歲,我很確信我是精神變態者。」變為片尾的感悟:「我剛滿18歲。我覺得我明白了,人對彼此的意義。」這其中的轉變是來自Alyssa和James的愛促成的。

因為愛,Alyssa有了可靠的避風港,得以減輕家庭給她的傷害。

因為愛,James內心的冰山得以融化成湖,蕩漾起名為Alyssa的漣漪。

How should we treat these troubled teens?

—— Listen to them and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demands

Teri和Eunice是兩名負責Alyssa和James離家出走案件的警官,而隨著Alyssa和James刺殺變態教授和搶劫加油站發生後,兩位警官對待這對問題青少年的看法截然不同。

Teri警官認為

這段話代表了很多吃瓜群眾的心聲,義憤填膺的網路暴民們面對許多青少年引發的問題如自殺、傷害他人時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對青少年和其家庭的過度抨擊中,很少人會冷靜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心理因,吸取教訓,通過悲劇的發生來避免悲劇的重複上演。這樣長年累月的社會偏見進一步加劇了青少年問題的惡性循環。只抨擊,不了解,是悲劇的序幕。

下次我們面對這些事件時,除了依據法律處理外還應該像Eunice警官一樣:

These desperate and hopeful children

這部英劇展現的是當下青少年的精神空虛和信仰破碎。從希望到絕望,再重燃起希望,再絕望。循環往複,看似折磨,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我救贖和自我完善。因為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推薦閱讀:

TAG:美劇 | 去他媽的世界第一季(英劇)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