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rmula》讀書筆記-關於成功的普遍道理
讀完巴拉巴西的最新作品《The formula The universal law of success》,覺得有必要給讀者預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毫無疑問,這本書之後國內會引進,會成為類似《人類簡史》那樣的暢銷書,這本書是作者認為寫過的最重要的一本書,而我看過他之前的書之後,也認同他這本書對內容的組織更為緊湊,全書圍繞成功的五條法則說起,這篇文先列出這五條,再逐個對其進行評論。
了解成功的普遍規律,不一定意味著你能夠按照書中講的方式去追尋成功,你也許是統計規律外的特例,需要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但是如果你了解一般規律,那麼你就能夠按照書中的規律去幫助身邊的朋友,讓她們能夠更容易的接近成功,能夠成為他人的困惑時的燈塔,這在我看來,比自己取得成功更重要。而且根據書中寫的,幫助別人成功,其實是讓自己成功的捷徑。
1) Performance drives success—but when performance is immeasurable,networks determine success. (一個人的表現驅動著成功,但是當表現不好計量的時候,一個人在社交網路中距離中心節點的位置決定成功與否)
我的短評:成功這個詞本身就包含了這一條道理,所謂成就功名,功是功力,名是名聲。表現的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在達到了基礎的能力最低要求後,好的名聲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從而帶來強者越強的馬太效應。之前提到的Science重磅:「要想成功,快抱大腿!」講的是藝術市場,在藝術這樣缺少客觀評價的領域,網路中的位置會對成功與否有顯著影響。
將這條應用到具體生活中,選擇學校的時候,是選擇高的專業但差的綜合排名,還是一般學科排名但綜合排名好的學校。答案取決於你選擇的是什麼專業,如果你的專業像mba這樣難以量化評估,那選後者;否則選前者。書中寫道一項出人意料的研究,一個人的畢業後的薪資,和一個人畢業與哪所學校相關,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有些一般學校出來的也會有高薪。而研究發現,一個人的薪水更和這個人申請大學時申請的最好的學校是什麼,哪怕Ta沒有被錄取。這並不是要叫每個人去申請常春藤,而是如果你真的準備過申請這所學校,說明你認為自己應該能達到該校學生應用的水平,從而對自己嚴格要求,從而帶來功。同時你覺得自己在名校的學生中並沒有什麼可自卑的,從而可以交到更多處在網路中心的朋友,從而讓自己也能有所成就。
2)Performance is bounded, but success is unbounded.(一個人能力的差異有限,但一個人取得多大的成績之間的差距卻可以是指數級的)
我的短評:對於頂級的選手,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的成績差距很小,但其成就卻有著天差地別。個體間的表現是正態分布的,當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很小時,評價的標準就會變成哪些看不清的細節,比如衣著,禮儀,出場的順序等。書中寫道葡萄酒品酒師對不同次拿上來的同一瓶酒能打出不同的打分,這並不意味著品酒師不稱職,而意味著所有參加酒展的酒都是上好的,由於差異太小,再加上成功在充分競爭的領域必然會帶有的隨機性,才會導致上述的問題。
了解這些不是讓你為自己的懷才不遇找借口,而是告訴你何時該注意細節,何時該不拘小節只專註的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一條還指出如果你獲得了優勢後,如果能用這一優勢帶來的服務以指數級的速度擴展到更多的人,那麼你的可達到的成就沒有天花板的。而當你在評價他人的成就時,你也要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受到與你本來準備評價的能力無關的因素影響,為了保證客觀,你需要刻意的根據自己的壞境和情緒校正自己的判斷,從而避免成為別人成功路上
3)Previous success×fitness = future success.(未來的成績等於你當前的能力和你當下技能適配程度)
我的短評:當你擅長的(哪些讓你過去成功的素質)就是當下亟需的時候,你的成就有著無窮的上線天花板。當你之前成功過,但讓你曾經成功的已不適合當下的壞境時,無論你之前的成績有多少,乘法決定你未來還是不可能成功。
書中舉了哈利波特作者在成名後匿名寫作的故事,用來說明之前的成功對未來成功的重要影響。同時用這個例子還對比哈利波特第一本書最初出現時的狀態,即雖然這本書fitness很好,人們都喜歡,但缺少聲望,需要靠一個人一個人的口碑傳播,才能達到臨界點,引爆之後的成功。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對於新手來說,要做的是在一個全新的領域做到讓他人喜歡(高適應度),而不是在成熟的行業中去和已有的成功者競爭。
書中另一個有趣的實驗說明亞馬遜上一本書的評價的人數越多,這本書的評價和該書的適應度(質量)的關係越差。這是由於當越來越多的人評價時,人們是根據之前的評價去錨定自己的評價,之前這本書是五分,你覺得這本書一般就打四分,後來者的評價更多是前人的人云亦云。了解這一點,你就需要在評價一個人是不是具有高適應性的時候,就要去掉之前成功帶來的光環。不管是投資項目,招聘,尋找一生的伴侶,過去的成功,眾人的口碑都不靠譜,你需要做出自己的判定。
4)While team success requires diversity and balance, a single individual will
receive credit for the group』s achievements.(團隊需要多樣化和平衡,但個人可以從團隊的成功中獲益,因此選對團隊很重要)
我的短評:團隊的成功往往被歸因到一個人的身上,而這個人往往是只是資歷最深,位於網路最中心的。但細看起來,任何一個團隊的成功都應該歸因於這個團隊的多樣化和人員之間技能與性格的相互協調。因此對於團隊的領導,首先要做的是不居功,雖然外界認為是你取得了成功,但你不要欺騙自己,其次要做的是補齊團隊中的短板,增加團隊的多樣性。
對於團隊中最優秀成員來說,要給予特殊的獎賞。書中列出的研究表明,團隊中那個最出色的成員,不止能超額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能夠帶動團隊中其他人的效率也一起提高,不管場景是客服呼叫中心這樣的體力勞動還是科研合作這樣的腦力勞動。
根據書中列出的對於github上項目成功與貢獻度,團隊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領導者,Ta做出了顯著的貢獻,並指導他人去做,這樣的項目成功的概率比每個人做出差不多貢獻的項目更高。這指出要想成功,團隊首先要確認清楚一個主導者,這個主導者還必須親身參與進來,而不止是做協調的工作。
5)Success can come at any time as long as we are persistent. And it can arrive,regardless of one』s age or time served, so long as you keep striving for it.(成功會在你堅持的過程中任意時刻到來,只要你堅持,不管你的年齡或堅持了多久,只要你在持續的跳起來邁向成功中)
我的短評:愛因斯坦引用最多的文章不是他的相對論,而是他在三十年代寫的關於貝爾不等式的一個思想實驗,而那篇文章中愛因斯坦的觀點則被實驗證明是錯誤的。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讓你成功的那個作品可能在任何年齡階段來臨,當你在做開創性的貢獻時,你不確定何時你的成果會得到社會的承認,你需要的是不斷的堅持走下去。注意這條規律適合的是那些真正原創性的領域,不管是藝術,工業設計還是科學研究,當你的成果的適應性需要未來的進展才會顯現時,你何時成功根本無法確定,這說明對於創新的鼓勵,不應該以眼前的影響力為衡量標準,而應該給予寬容。
總結來看,書中列出的五條成功的法則,關鍵的是第三條,其他幾條展示了關於適應性在不同領域的呈現方式。具體可以分為是否能夠量化技能高低,在未來還是現在能夠評價,是否能夠擴展到更多的範圍。這本書論據翔實,語言簡潔,值得細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