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作業拖拉,討厭上學」到「喜歡上學習」,我幫助孩子建立了對學習的信心
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兼帶著一群媽媽成長的親子教育講師,寫這篇文章,是很需要勇氣的。
這意味著:我,一個心理學專業人士,需要在眾人面前承認我的孩子在學習上吃過苦頭,走過彎路。不過,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我的孩子各方面進步很大,她已經喜歡上學習了。
先從給孩子找小學開始吧。我和老公都在北京工作,沒有房子,沒有北京戶口。這就是說,我們能不能給孩子爭取到在北京上學的機會,是沒有保證的。
記得當時,我們住在大興區,而大興對孩子在當地入學的標準是父母雙方都在大興社區工作。僅僅這一條,我們被拒絕了。
我們了解到石景山區的條件松一點,要求父母一方在石景山工作。於是2015年3月,我們搬家到石景山區的魯谷街道。我們想:只要孩子能夠在身邊上學就好,搬家,辦手續,什麼麻煩的都值了。
網上報道說外地孩子在北京上學,需要28個證,他們統計錯了,這28個之外,還有一個沒有列上去的獨生子女證。(如果家裡有二個娃,要有老二的罰款證明)。總之,我們辦夠了29個證。
(此處省略跑各種手續證明的辛苦麻煩10000字。。。。。。)
提交各種證明,網上填表,等待通知,我們的心在懸著。通知終於下來了,我和老公都傻眼了,我們的孩子被分到了離家十幾公里以外的古城街道的一個小學。(從家到學校,路上要坐兩路公交,其中一趟公交是走高速。。。沒錯,娃每天上學要走高速。)
於是在2015年7月,我們再次搬家,我們搬到了孩子小學旁邊的小區里。
孩子的學校落實了,家也搬到離學校很近的地方,這下我和老公終於踏實了。
9月,孩子開學了。每天早晨,我高高興興送孩子去上學。下午,高高興興把孩子接回來。
沒高興多久,我們遇到難題了,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跟作業有仇似的。更讓我們著急的是,這孩子早晨叫不起來,叫起來也是各種煩躁,穿衣洗臉吃飯各種磨蹭,我和老公提醒她時間,她開始哭鬧。她的行為,她的態度告訴我們:她不願意去上學!
記得,連著3天早晨,她磨蹭著不去上學,老公對著她大吼:「你知不知道我們給你找到一個學校花了多少功夫?」「你要不好好上,下學期你自己回老家算了!」孩子很委屈,只是哭,不說話。
我和老公使勁招數,共情她,獎勵她,講道理,擺明不上學的後果,人家就是不願意去學校。我這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真的體驗到了受挫和無助,還有說不出口的羞愧。(我在給別人講育兒課哎!)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我不知道孩子遇到了什麼困難,除了傾聽孩子,理解孩子,我什麼都做不了。
一天,我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班主任(兼職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說:「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孩子很怕我,他們好像不敢跟我說話。」她還說:「上課讀課文,孩子讀不出來,以後我就不敢再叫他,上課時間有限,我沒有辦法把時間都給一個孩子,等著他讀。」
家長會結束後,一群媽媽圍著老師問自家孩子的情況。一個媽媽問自己家大剛是不是膽小,不敢說話。
老師說,大剛不敢。
我接著問:「我家孩子敢不敢說話?」
老師想都沒想的告訴我:「你家。。。就更不敢了。」
回到家,我問孩子:「你害怕班主任老師嗎?」
孩子沒有回答我,她只是低著頭,眼睛裡透著害怕、委屈和無助。
我當時心理嘀咕,孩子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呢?我的孩子上小學真是沒有一點基礎,那老師讓學生讀課文,她一定是讀不出來的。讀不出課文,見到老師,她害怕,不說話,這也和老師的反饋對上了。(老師說這孩子上課一點不發言,見到老師不敢說話。)
有一天,我接孩子,我的孩子遲遲沒有出來。老師讓我進去,我知道了,孩子在寫一些詞語,連拼音帶漢字寫十遍。
語文老師會在每課的課文里划出15個左右的詞語,讓孩子們寫在本上,每個一行,第二天課堂上聽寫。聽寫不正確的詞語,連同拼音,要寫十遍。
這個10遍,對於我們成人來說,不過是幾分鐘,十幾分鐘的事情。但是對於一個一年級,剛學寫字的孩子來說,簡直如登天一樣。帶過剛學寫字的家長都知道,寫一個字母,孩子需要慢慢寫,寫了擦,擦了重寫。寫了半天,也不過才完成一個詞語和拼音一遍。
老師每次聽寫十幾個詞語,她至少有7-9個不會寫。也就是說,她需要寫70-90個詞語,外加拼音。這還不算每個孩子都需要完成的寫生字和練習冊。
我突然意識到,孩子聽寫詞語總是出錯,課堂上不敢發言,也許這是「她不願意上學,寫作業拖拉」的原因。
有一次,我帶孩子在學校旁邊的公園玩,孩子同班的亮亮同學告訴我:「阿姨,我們英語老師讓背課文,我都背了17課了,你家妞妞還一課沒有背呢!」
我當時大吃一驚,我心理萬分困惑:「這個孩子,她學習這麼落後,怎麼就沒有告訴我呢!」
後來反思,那段時間,放學接她回來,我努力做的是,既尊重到她,不干涉她的自由,又保證她完成作業。這個過程真的不舒服,她一直不寫作業,我努力忍者,不讓自己粗暴地對待孩子。直到時間不多了,我提醒她,她煩死了。
每天看著她完成語文數學寫的作業,再完成英語老師每天布置的手機上的作業,一家三個人都筋疲力盡了,根本沒有時間,也想不起來讓孩子讀讀英語書聽聽。我們根本不知道,還有背英語課文的作業,更不知道,她在班級已經是那個「永遠不完成背書作業的落後學生」。
聯想到我以前還做過6年的少兒英語教師,我羞愧極了。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這個孩子在背書上遇到了那麼大的困難,她在家從未提起。她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她遇到的困難?我推測她在學校的種種受挫嚴重打擊了她的自信,她體驗到受挫,無能感以及羞恥感。這些不舒服的體驗和她對自己的不認可,讓她無法把自己在學校的經歷和遇到的困難告訴我們。
我回想到,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看了很多育兒書籍,都是說,不要拔苗助長,提前讓處在幼兒期的孩子學拼音,寫字,算加減。我還知道教委不提倡幼兒園教小學的知識。一次,我帶孩子去公園,遇到一個孩子的媽媽正好在北京的公立學校教小學一年級,我當時問她:「我的孩子在幼兒園什麼都沒有學,會不會上了小學跟不上呢?」這個媽媽的回答再次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她說:「不會的,老師會根據班級孩子的整體情況來決定教學進度。」
現在看來,我的孩子沒有上學前班,在家裡,我和老公也什麼都沒有教,這直接導致孩子上課不敢發言(因為她不會),聽寫跟不上(她沒有學那些詞語,壓根不會寫),然後是被罰寫十遍的量。這讓孩子在學校的體驗,在學習中的體驗糟糕極了。(讀書,她跟不上別人。聽寫,她總是出錯。出錯之後,被罰。)我了解了,她對上學那麼厭惡的態度和討厭寫作業,都是有原因的。
那時,我在聽一些一些專家的育兒課。專家講:「關於孩子的學習,這是孩子的領地。要和孩子的領地劃清界限。要憋住自己,忍住不說。」「關於孩子的學習,要讓孩子做主。」我思考專家的理念適合我嗎?如果我放手不管,孩子讀課文不會,拼音不會,聽寫不會。那麼接下來是越跟不上,學習越沒有信心。同時,她要面對每天的罰寫作業。這將是一個無限的惡性循環。
我努力思考,我的孩子不去上學,不寫作業,也就是她對學習的體驗很糟糕。那麼她卡在什麼地方呢?讀課文,拼拼音,寫漢字詞語,還有,背英語課文。
明白了這些,我開始了從各方面「插手孩子的學習領地」的旅程。我們家長的手機里都有一個軟體是納米盒,點開之後,裡面有帶讀的語文課文和英語課文。我打開錄音筆,把語文課文十課十課地錄下來,把英語課文一次全部錄下來(很短,整本書讀下來才20多分鐘),存進電腦里。每天早晨我會播放這些錄音。從醒來到穿衣,洗刷,吃飯,出發去上學,正好可以聽十課的語文課文和整本書的英語課文。
關於孩子的拼音,我知道她拼得很慢,之前我並沒有覺得有問題,我以為一二年級的孩子都是那樣,拼的速度很慢,難以拼出整句話來。一次,我陪孩子去學校讀《千字文》,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別的孩子(同樣是一二年級)可以看著拼音,迅速的讀出4個字4個字的句子。而我的孩子讀出每4個字的前兩個字,後面的就讀不出來了。我看到,我的孩子在拼拼音方面,已經落後了,我看到了差距。
回到家,我告訴孩子:「今天上課,你讀出了前兩個字,後面的兩個字就讀不出來了。我看到你很勇敢,雖然不會,還是能夠站起來,試一試。不過,在拼音方面,我們必須努力了,每天,我們倆一起讀千字文。」(我們的《千字文》是帶有拼音的。)
我開始每天在家陪孩子讀這個帶有拼音的讀物。有幾次,她讀了幾個字,就讀不下去了,從她的語氣,我知道,她沒有信心讀下去。我問她:「你為什麼不讀了?」孩子回答:「我怕別人笑我。」(孩子說出了她在學校的經歷。)我心平氣和的告訴她:「無論你讀得有多慢,我都可以等著你。如果你需要我先讀給你,也是可以的。」每天,我們讀著不同的內容,同樣的是,她讀不出來的時候,我等著,並不催她或批評她。她讓我先讀,我就讀給她聽。經過一周的堅持,她能夠拼出4個字4個字的句子了。
看她讀千字文不太積極,我找來了一些帶拼音有情節的兒童讀物。每天,我們倆你一句,我一句的,會讀上2篇文章。
這件事堅持了一個多月的時候,孩子能夠很輕鬆的拼出一個長句,順利地讀出一段又一段。看得出來,她開始享受讀書了。(她在讀書中體驗到成就感和自信了)
再說詞語吧,詞語是我們努力的重中之重,因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每天面對「錯的詞語寫十遍」,她已經厭學了。開始進行聽寫,孩子很不高興,她不願意做這件事。我理解她的狀態,我知道,她在學習上的體驗實在太糟糕了。我只是告訴她:「我們在北京沒有房子,能不能留在北京讀初中,要看你的學習成績,所以,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
我開始的做法是,讓孩子寫寫這些詞語,我來聽寫。聽寫之後,會有幾個詞語出錯。我給孩子定的規則是,錯誤的詞語寫3遍。這樣以來,孩子第二天在學校聽寫,錯誤就少了很多。
直到有一天,我準備好給孩子聽寫,孩子很不高興,拿著一個本子遮遮掩掩的不讓我看,我猜想這裡面也許有貓膩。我堅持把本子拿過來,我看到,空白的紙上寫了幾個將要聽寫的詞語。我意識到,孩子開始打小抄了,我哭笑不得。再看孩子的表情,她委屈得要哭出來了。我馬上意識到,這樣直接聽寫,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高不可攀的難題。
於是我弄來彩色卡紙,用剪刀剪成撲克大小的紙片,在上面寫上老師在課本里划出來的詞語(一定會聽寫的那些詞語)。拿著一把詞語卡片,我和孩子每天進行各種遊戲。我們會把這些卡片攤開放在床上,一個人說出詞語,兩個一起搶。我會自己拿著卡片,讓一張張卡片嗖的飛過孩子的眼前,蹦著跳到孩子的眼前,混合著各種奇怪的聲音跑到孩子的眼前,讓孩子說出這個卡片上的詞語。
有一次,朋友給了孩子幾個熒光棒,我們把熒光棒做成圈圈,把卡片攤開,我們開始了公園裡常見的「套圈」遊戲。「我套住了一個認真!」「我沒有套住民族!」
我們還會按照圖片的顏色分成不同的等級來打牌:女兒說:「我出一個課桌!」我說:「我壓不住,你再出!」女兒繼續:「我出一個國際」。總之,學詞語變成了很歡樂的事情。進行完這一項,我再給孩子聽寫,她總能很順利的寫對。她對聽寫詞語的體驗在發生著變化。
回想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每次老師聽寫15個作業,她錯7-9個詞語,慢慢的,她錯4,5個詞語,然後是錯2,3個詞語。最近的五次聽寫中,孩子有3次聽寫全對,有2次聽寫,每次錯一個。
不僅僅是這些,好像從進入11月以來,孩子的作業真的不用我提醒了。她們班每天下午會有一節課上自習。她會在這些自習課上去寫作業,也就是,等放學我接到她的時候,她的作業已經完成了一部分。
有一天,孩子告訴我說:「媽媽,今天王老師讓我說話。」我說:「發生了什麼事?」孩子說:「今天語文課上,王老師問急忙的近義詞是什麼,我小聲說是連忙。王老師讓我大聲回答,我就大聲說連忙。」孩子的眼睛裡閃著亮光。從這些信息里,我看到,孩子慢慢的找到了在學習上的自信,她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再說英語,二年級換了個英語老師,同樣的是,新來的英語老師也讓孩子們背課文。我沒有每天問她,「你有沒有跟英語老師背課文?」我只是,見縫插針的和孩子拿起英語課本,一起扮演書中的角色,讀課文。不同的是,讀幾遍之後,她會捂上我的嘴,不讓我讀,她要讀給我聽。我知道,她已經找到了自信。有一天,孩子說:「我們班誰誰誰已經給老師背到第7課了,我還一課沒有背呢。」我只是微笑著看她。
一周後的一個晚上,我在廚房下麵條,孩子站在廚房門口對我說:「媽媽,我會背英語第一課了。」然後她很流利的背給我聽,我表示看到她能背出一整課,我很驚訝。孩子說,「媽媽,我還可以試著背背第二課。」然後,她真的熟練地背出了第二課。我表達了我的驚喜,她很受鼓舞,一口氣背了9課。我和她樂得合不攏嘴,我知道,女兒的小宇宙要爆發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早晨起來,孩子不再是磨蹭、煩躁的狀態。醒過來,她還是慢慢的穿衣服,慢慢的洗臉,不同的是,她很愉快的樣子,她主動去做。我推測,她願意上學了。現在的每個早晨,家裡飄著歡聲笑語。
回頭看,從「千辛萬苦給孩子找到學校」,到「孩子每天寫作業拖拉,死活不上學」,到「了解孩子現在的狀態,了解她遇到的各種困難」,再到「從各個角度幫助孩子,每天堅持」,最後是「孩子喜歡上學習」,這一路走來感慨良多。
我認可書里的理念「不把小學的知識提前灌輸給還是幼兒的孩子們。」不過,如果重新來過,我會在孩子5,6歲的時候,在平時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一點點滲透,比如:拼音,認字,寫字,加減。不是填鴨式的灌輸,是在遊戲中慢慢滲透。
當孩子處在「寫作業拖拉,討厭上學」的狀態里,我努力觀察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她遇到的困難是什麼?當一件件事情放在一起,我知道了孩子不願意寫作業,不願意上學,是因為她在學校體驗到的是失敗,受挫,不被認可。我分析孩子的學習卡在哪些方面,然後以溫和的姿態在這些方面幫助孩子。
我想,如果孩子的學習在正常的軌道,老師教的他能夠領會,在同學中也跟得上,這時候,也許,家長需要和孩子的學習領地保持界限,給孩子自己學習的空間。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在正常的軌道上,他體驗到的是失敗,受挫,不被認可,也許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補上這些。
我想,任何育兒的理念都是空中樓閣,需要放在和「孩子打交道」的土壤里,才有意義。同樣,任何育兒理念都是我們的資源,我們可以認同並執行,也可以棄之不用。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不寫作業,不想上學,自己的情緒就起來了。我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以溫和的支持的姿態面對孩子,了解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注意,這個時候,孩子需要家長的接納和支持。家長要把注意力放在去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並給與相應的幫助,這將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如果家長帶著自己的情緒去逼迫孩子寫作業,逼迫孩子上學,這將使孩子學習的狀態越來越差,也會使親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糟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