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你真的覺得是個永遠跳不出去的魔咒嗎?
原生家庭是指生活於父母的家庭,兒女還未組成新生家庭,這樣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 ——百度百科
樊勝美說: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在熱播劇《歡樂頌》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樊勝美的背後那個吸血的家庭,父母,哥哥,家庭的影子是她無論如何努力都似乎永遠無法擺脫的厄運。她無奈的說:「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姜文在訪談中
姜文在《十三邀》里說起自己和母親的關係,說到最後到母親去世,他們的關係都並沒有和解。姜文考上中戲,拿到通知書告訴母親,母親卻告訴他衣服還沒洗。姜文給母親買了大house,母親拒絕入住,繼續蝸居在老房子里。至母親去世,他都不能從自己的母親身上獲取他所渴望的認可和高興。
高曉松在奇葩大會同樣吐槽原生家庭的陰影
高曉松在《奇葩大會》談到自己的成長,談到於父親的關係,談到原生家庭,談到自己曾經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出現的問題。到後來自己才慢慢學會釋懷。
武志紅在奇葩大會上對於原生家庭的解析
還有國內著名的爭議心理學家武志紅,他的《巨嬰國》裡面抨擊的父母,以及他一貫對外宣講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迫害理論讓大眾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到原生家庭這個概念,似乎所有的灰暗的,痛苦的感受都可以從原生家庭的父母教養過程中去尋找到答案。於是乎,一場似乎前所未有的輿論熱議開始了……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孫悟空,都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所以,我們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而我們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經歷,成長,一步步的形成我們自己的獨立人格,或健全,或殘缺,終究是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生命體。而這個過程中,原生家庭的對我們的影響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這點無須否認。
關於原生家庭到底應該怎麼看待?真的原生家庭的痕迹就沒有辦法改變了嗎?
帶著疑問,我翻閱了這本書——由美國蘇珊·福沃德博士/ 克雷格·巴克 所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陽光博客出版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原生家庭》封面
此書是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作品之一(《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是另外兩部經典作品。)
蘇珊·福沃德,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如何識破男人的謊言》《金錢魔鬼》《情感勒索》等。她經常出現在媒體訪談節目中,曾在美國廣播公司主持談話節目長達6年,並在美國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診療中心。
在這本書中,蘇珊·福沃德博士通過工作中接觸到的大量真實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傷害子女,並特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的。
蘇珊說:「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但是,重要的,不是我們去控訴這樣的父母以及這樣的原生家庭,而是要學會面對!
蘇珊在書中傳授具體的對策,使那些受過或仍在承受父母傷害的人們獲得勇氣和力量,從與父母的負面關係模式中解脫,恢復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這是一部振聾發聵的家庭心理療傷經典之作!
我強烈推薦每一個成人都應該看一次!
原生家庭的漫畫真實又諷刺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確不可忽視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生活總是向前的,我們總是需要去更加積極樂觀的去面對哪怕是一地雞毛的生活,與其抱怨和叛逆,不如好好應對自己的當下!
同事小艾,是一個乖巧又懂事的女孩子。家庭背景優渥,但是她從入職開始就一直不太能積極樂觀的融入我們的集體。這一現象持續到她戀愛。當她完成了戀愛,結婚,生子這幾項人生經歷以後,她的性格才開始慢慢的打開,積極的融入我們的集體,開始和辦公室同事們更多的交往,聊天,聚餐等等都能夠有效的參與了。
我們聊到她的轉變,她坦言她的原生家庭其實是存在問題的。
她的爺爺,是本地一位有名氣的鋼琴家,然而卻對待自己的孩子極其態度暴躁。這一結果造成了小艾的爸爸和小叔情緒控制極差。
小艾小時候學習數學缺乏天分,父親輔導作業每每會打罵到整個大院的鄰居都能夠聽到。可憐的小艾總是能夠在被父親咆哮打罵的第二天收到鄰居們無數關心和愛護:「昨天晚上又被打了吧?」
小艾坦言,在到外地讀大學以前,她從來沒有得到過父親的一句肯定。
所以在小艾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她都是膽小,叛逆,卻又不敢反抗父親的。她內心認定自己就是一個笨小孩,做什麼都是錯的。
當小艾在大學裡,受到同學和老師的表揚和稱讚的時候,小艾才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個獨立的生命體。自己也是可以被疼愛和呵護的。
當小艾工作以後,開始有了戀愛,男孩給了小艾全新的世界,小艾也開始自己大量的閱讀相關的心理書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的影響。開始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心態,開始積極的去面對父親,雖然現在還是不能完全的反駁父親,然而,小艾終於可以在和父親產生爭執以後選擇回到自己的小家裡暫時避開與父親的正面衝突保全自己了。
其實從小艾的轉變過程中,我們結合蘇珊博士書中的觀點進行分析,我們把原生家庭中帶給自己的傷痕做如下的幾個步驟來進行修復,實際上,大多數的原生家庭傷痕都是可以被修復的,而修復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有著心理學意義的!
第一,發泄情緒。
哀悼被傷害的事實,發泄事實給自己造成的憤怒,釋放內心的悲痛和憤怒。當我們認清自己曾經被原生家庭所傷害的時候,先接納自己的情緒。第二,整理觀念。整理觀念,感受,行為,制定計劃,積極為後續改變做準備。發泄了情緒以後,我們需要整理自己的觀念,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是獨立的生命體,所以,我們終究要成長為一個有獨立決策能力的人。第三,自我界定多一些反應,少一些回應。使用非辯護性回應,表明自己的立場。界定自我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對自我的重塑。第四,對自己負責不要停止自己的腳步,悲傷總會停止。只有對自己負責的時候才能真正的開始新的人生。第五,直面父母重要的不是他們的反應,而是你的回應。沒有歸還的,便會轉移。我們始終要面對問題源頭,所以,直面父母,是必然的一個過程。不過,直面父母時,你的心理建設已經完成,父母的反應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回應。
第六,放手,前行相信自己,重新定義愛!如果直面父母的結果是美好的,那麼恭喜你,你可以重新開始和父母新的相處模式了。如果直面父母的結果是不好的,那麼有什麼關係呢?嘗試了,努力了,結果不會比以前更壞,放手,走好你自己的人生就好。
生存法則就是邁過去就是晴天
我們沒有辦法重新選擇我們的出生,也許我們就那麼剛剛好遇到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剛剛好就生活在一個「有毒」的原生家庭里,過去的成長經歷對你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可是,親愛的,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珍愛,你當然也值得!你值得被呵護,你同樣值得被好好的愛!
所以,勇敢一點,過去再不堪,邁過去,就是一個晴天!
蘇珊說:「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並不是那麼簡單。你會經歷一個艱難而疲憊的過程:準備好應對挫折和失誤,從上到下,從前到後,從裡到外的磨練自己。焦慮、恐懼、內疚和困惑對任何人都無可避免。但,這些魔鬼將再也無法控制你。這,才是關鍵!」
積極的面對,勇敢的去嘗試著努力,你,值得被珍愛!
我是宸媽,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教育,心理,親子,藝術是我感興趣的方向。喜歡我的豆瓣歡迎關注!文章有版權,轉載請聯繫作者!
推薦閱讀:
TAG: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書籍) | 家庭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