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抗癌之路》---1.父親患癌及治療經歷

一、父親的初期癥狀與確診定性——晚期結腸癌並伴同期肝轉移

2015年5月起,父親腹部開始隱隱作痛(飯後疼痛更加明顯);排便規律變化,從常年的便秘變為拉稀。7月26日檢查血常規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腹痛腹脹已兩個月),消炎藥服用一周後檢查無效。8月2號大便潛血陽性。

2015年8月7日腸鏡直接判定惡性腫瘤(腸鏡下即可見升結腸腫物發生潰爛和出血),病理5天後亦確診。8月20日術中病理確定為:右半升結腸癌中分化腺癌,侵及漿膜下(T3),術前已多點轉移到肝和周邊淋巴結(N2):4/24。

術後病理及血液檢測基因檢測結果:HER2(-)、EGFR(-,漿+)、MSS(微衛星穩定),KRAS、NRAS、BRAFV600E均無體細胞突變。

二、父親的看病歷程

1.就診過的醫院(既包括住院、治療、開藥,也包括代父親問診)

北京友誼醫院、北京良鄉醫院、北京朝陽醫院、慈銘門診(自體腫瘤細胞主動特異性免疫療法ATV-NDV)、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腫瘤醫院、醫科院腫瘤醫院、海軍總醫院、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中醫醫院、301醫院、北京燕化醫院、北京南郊腫瘤醫院。

2.治療過程

(1)2015年8月20日右半升結腸切除手術(手術4個小時,因術前影像顯示肝臟內部分散轉移且術中肝表面無肉眼可見轉移灶,故僅切除原發灶而未切除肝轉移灶)

(2)2015年9月18日起(20周):每周一針,自體腫瘤細胞主動特異性免疫療法ATV-NDV(醫療機構稱僅為維持腸道腫瘤不複發)

(3)2015年10月1日、10月22日(1.5個月PD):奧沙利鉑+希羅達;

(4)2015年11月15日--2016年2月13日(3個月PD):伊立替康+氟尿嘧啶;

(5)2016年3月1日--6月27日(4個月):愛必妥+奧沙利鉑+氟尿嘧啶(達到最優治療效果PR,腫瘤整體減少一半,但未推薦外科手術,因方案不耐受而換方案)

(6)2016年7月12日--9月1日(2個月PD):愛必妥+希羅達;

(7)2016年9月14日--12月31日(4個月):安維汀+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因方案不耐受而換方案)

(8)2017年1月16日--7月7日(6個月PD):安維汀+希羅達;

(9)2017年7月17日--2017年12月5日(4.5個月PD):安維汀+伊立替康+雷替曲塞(C內科建議轉外科局部處理,諮詢Z醫院可行右半肝切除術,但B醫院評估後不建議手術,繼而轉入其介入科)

(10)2018年1月23日:右肝最大病灶(3.4CM):CT引導下射頻消融(射頻後病灶邊緣未完全滅活,且擴散至左半肝)

(11)2018年3月5日:右肝最大三個病灶TACE(載葯微球100-300um+伊立替康100mg)(術後Z醫院認為仍可嘗試風險極高的ALPPS,全家斟酌後放棄手術)

(12)2018年4月11日-13日:右肝射頻殘餘病灶和左肝若干病灶TACE(載葯微球+伊立替康)+肝動脈留管化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

(13)2018年5月29日右肝4個及左肝1個病灶TACE(碘油+羥基喜樹鹼100mg+順鉑60mg);

(14)2018年6月21日--8月24日(不到2個月PD):瑞戈非尼(托朋友從印度代購的孟加拉版)

(15)2018年8月30日-10月5日:華蟾素片(等待試驗入組審查期間的權宜用藥)

(16)2018年10月9日、11月6日:TACE碘油(分別15ML、10ML)+ 44小時TAI(奧沙利鉑+氟尿嘧啶+貝伐珠,介入試驗小組)

目前父親在家中休養,對術後不良反應進行對症治療。

三、簡要分析與總結

1.患病原因

暴飲暴食導致糖尿病;好吃肉、不愛吃菜,因糖尿病不吃水果,多年便秘(毒素不易排出);由腸息肉發生癌變;脾氣暴躁、愛生氣。2015年惡性腫瘤確診時,已患21年糖尿病,近20年的高血壓。

2.針對腸癌,如何判斷肝上的病灶是轉移而非原發

通過術前與主刀大夫的對話總結:(1)結腸和肝同時原發的概率較小;(2)肝原發病灶一般相對集中、個頭較大,而肝轉移病灶一般會相對分散、廣而小。

3.早期癥狀中左半結腸癌與右半結腸癌的區別

(1)左半結腸癌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慢性腸梗阻;右半結腸癌不易發生腸梗阻:左半結腸腸腔較細,腸內糞便由於水分被吸收變得干硬,且左半結腸癌多數為浸潤型,常引起環狀狹窄,故左半結腸癌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慢性腸梗阻;右半結腸腸腔較大,腸壁薄易擴張,生理功能是吸收水、電解質及部分葡萄糖,腸內容物多呈液態或半液態,所以右半結腸癌不易發生腸梗阻。(2)左半結腸癌較少破潰出血(即使出血,量一般也較少,且血與大便相混合,色澤呈暗紅或鮮紅色,大出血者少見);右半結腸易潰爛出血:左半結腸癌腫塊體積一般較小,且左半結腸供血不如右半結腸豐富,所以少潰破出血;右半結腸血供豐富,結腸癌腫生長快,瘤體大,由於癌腫侵及血管,常發生中央性缺血性壞死脫落,導致潰爛出血,早期出血不多時表現為大便隱血,以後出血漸多大便呈暗紅或醬色。(3)左半結腸癌不易捫及腫塊,右半結腸癌常可觸及腫塊:左半結腸癌腫塊體積較小,故不易捫及腫塊;右半結腸癌腫生長快,瘤體大,故80%的病人可於右腹部觸及腫塊,回盲部腫塊尤為常見。(4)左半結腸癌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現象;右半結腸癌多見上述表現:左半結腸癌體積較小,少潰破出血,一般無毒素吸收,故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現象;右半結腸癌多發生癌腫中心性壞死、破潰出血,且易繼發感染,毒血癥狀顯著,臨床上常表現為消瘦、虛弱、食慾減退、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5)左半結腸癌易轉移至左半肝;右半結腸癌易轉移至右半肝:左半結腸發生於胚胎後原腸,血液由腸系膜下動脈供應,靜脈血經由腸系膜下靜脈進入脾靜脈,再經門靜脈到左半肝,故左半結腸癌比較易發生左半肝轉移。而右半結腸發生於胚胎的中原腸,血液由腸系膜上動脈供應,靜脈血經腸系膜上靜脈主要迴流入右半肝,故右半結腸癌多轉移到右半肝。(6)左半結腸癌早期確診率較高;右半結腸癌早期易誤診:左半結腸癌在早期就可出現大便改變及梗阻癥狀,且比右半結腸癌多1倍左右,因此該類病人就診往往較右半結腸為早;右半結腸癌早期 70%-80%的病人常有飯後右側腹部隱痛和脹痛,活動加劇,偶爾為陣發性,出現類似慢性膽囊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闌尾炎等癥狀,易造成誤診。

4.經驗與教訓(後續會有詳細的分類說明)

(1)面對道路的選擇:首先,在選擇醫院、科室或醫生時,盡量多問問朋友,事關生死,此時不求人更待何時?畢竟送人拾柴火焰高。其次,當不同醫生給了不同建議,但不知選哪條路且沒有關係可托時,我去問誰?我怎麼辦?我最終選擇了問診結合學習醫學論文的方式。問診是多跑一兩家醫院,聽聽不同專家的看法;學習醫學論文是指,從中國知網、道客巴巴等網站下載醫生髮表的相關論文,多看多學,比較分析出最優的路。

(2)但當需要儘快住院手術但又沒有關係可托時:除了耐心等待,也不妨多跑兩家醫院,多聽聽意見、問問住院進度、厚臉皮地多家等待,哪家快就先去哪家(我們沒有這樣做,但事後覺得這樣雖然不好意思,但在情急之下也是一個方式)。

(3)多學醫學知識,可以避免彎路,在第一時間做正確的選擇:我們學習抗癌知識,不是要在醫生面前指手畫腳,代替醫生出具治療方案;我們學習抗癌知識,是為了能和醫生進行有效率地溝通,並能判斷出每個醫生出具治療方案的出發點,不因醫生一時的態度和個人感情而拒絕最優治療方案;我們學習抗癌知識,為的是能結合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出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有質量的延長生存期;我們學習抗癌知識,是為了能處理一些因治療方案而引起的非致命的副作用,能及時判斷嚴重副作用所對應的治療科室。

(4)父親患病後的好習慣:戒煙酒、堅持鍛煉身體(走步)、規律作息、和朋友聊天、堅強的意志力和求生欲(但隨著父親病情的進展,方案的失敗,意志力逐漸降低:2018年6月起介入不理想、8月瑞哥失敗,產生放棄念頭)、堅持認真吃飯(因為晚期患者的飲食作息直接影響著總生存期和生活質量,能吃、能喝、能睡非常重要)。

(5)首診首治很重要!同時也要抓緊時間:患者在經過一系列的影像和病理檢查後,常常就已經過了半個月了,如果不適合手術的話按就順序就診內科或放療科。但由於我國「人多、看病難」的現狀,以及患者為尋求最佳治療方案而去不同醫院問診,不少患者可能過了一兩個月還沒有開始治療。所以,患者要在第一時間對醫院水平與醫師專長、醫院就診的便捷度、家庭的經濟水平和地理位置、親緣關係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分析,在第一時間選擇合適的醫院、科室和醫生。

以上內容是「父親患癌及治療經歷」。筆者會繼續整理這幾年來的抗癌筆記和心得,並將會從「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適應與調節」、「醫院、科室及醫生的選擇」、「對癌症治療方式的理解(手術、化療、放療、介入、靶向、中醫、免疫、姑息等)」、「影像與血液檢查」、「就醫技巧與注意事項」、「基因檢測」、「關於醫改的思考」、「常見惡性腫瘤的早期篩查與預防」等方面展開詳細論述。

推薦閱讀:

TAG:癌症 | 抗癌 | 癌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