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他是歌手,確不知他更是獨愛收藏的張信哲

身為「情歌王子」的張信哲,卻在收藏界連續火了好幾把,愣是把一個冷門的織綉收藏項目搞得老幼皆知。現如今,一提明清織綉服飾收藏,立馬有人想到張信哲。

2014年保利秋拍預展在北京開啟,推出了張信哲織綉專場,有100多件織綉品上拍,他的收藏甚至包括明清傢具、瓷器、炕墊、煙袋、錢袋、香囊等貴族日用品。

台灣牧師家庭出生,在神學院長大的優等生張信哲,原本該是個嚴肅刻板的人。還好,因為從小接觸傳教士們的"遺產"而戀上舊物的他,很早就跟小夥伴結成了"天不怕地不怕探險隊",到一個個老宅廢屋去"淘寶","寶物"不過是些殘破的碗盤桌椅,卻成為他通向那美麗舊世界的時光機。

因為從小愛畫畫,得過的繪畫獎項無數,所以他對色彩和細節尤其敏感。光是畫還不夠,美術史也讓他迷戀。

初中時為了買套西洋美術史,寧願挨餓省下午飯錢,還是不夠,就乾脆把書中資料都摘抄和摹畫下來--哥特、羅馬、巴洛克、洛可可、Art Deco……一路下來,他竟然自製了好幾大本美術史筆記,後來內化成胸中資料,成為自己收藏路上辨別真偽、還原細節的"秘笈"。

起先他專註的是老建築和傢具,常跑到鄉下去為老房子繪製建築立面圖。後來台灣迅速發展,許多老房子被拆掉或改建,他手繪的這批老建築圖竟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張信哲愛收老東西,而在各種老東西中又對跟人最貼近的繡衣情有獨鍾。

從外曾祖母留下的那批老衣裳開始,他就像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錦繡之戀,每多收一件,就如多拿到一塊拼圖,一片片拼出那綺麗柔軟的舊時光,窺視其中的美與哀愁。最後低唱淺吟,讓這些動人的故事都在自己的歌聲中重新演繹。

「我外曾祖母走的時候超過100歲,我從小看到她都是裹著小腳,穿著全身黑。穿黑色綢緞衣、戴黑色眉勒、纏三寸金蓮,少言寡語,過年也不例外。但是沒想到在整理她遺物的時候,發現她年輕的時候,穿的那些繡花的衣服。那個時候突然覺得,怎麼和我印象中,那個全身穿黑色的外曾祖母不一樣。」

從左至右依次為:清光緒時期的紅色綢綉八團彩雲金龍紋吉服袍、清中期淺綠色緞八團雲龍紋無水吉服袍、清代同治年間的紅色緙絲喜相逢牡丹瓜瓞紋氅衣。

「彼時突然看到她年輕時的絢爛繡衣,那精緻華美的花紋、璀璨活潑的色彩簡直嚇了我一跳!一個記憶中純黑色的身影竟也有如此嬌艷的青春,這就是生命啊!然後也就當作紀念,把她的這些東西先留了下來。這些是我收集的第一批織綉。就這樣開始對中國的織綉產生興趣,慢慢研究,然後收。」張信哲如是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張信哲收藏古董的資歷超過25年,2015年由他策劃的「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展就曾經震動寶島台灣。這次展覽一共展出了70件清代女性宮廷服飾與嘉慶皇帝曾穿過的龍袍。

張信哲在《潮代——清繡的天衣無縫:清代女性服飾展》發布會現場,總值3億元新台幣(約合6000萬元人民幣)收藏供館方展出,館方出動6名安保,投保金額5000萬元新台幣(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

這次展覽從動念到策展再到布展歷經三年時間,凡事都追求完美的他為了這次展覽簡直是「操碎了心」,臨到開展的前一天張信哲自曝「比演唱會還要緊張,簡直緊張到失眠」。

前景處是清代同治年間的紅色納紗彩雲金龍紋龍袍,當為同治皇帝大婚時為皇后阿魯特氏置辦的婚慶吉服之一。後景處是清代同治年間的石青色納紗八團喜相逢瓜瓞綿綿紋吉服褂。其上的繡花用的是打籽繡的綉法,十分精美。配色也相當考究秀麗。

△張信哲收藏的清光緒時期的紅色綢綉八團彩雲金龍紋吉服袍局部細節,精緻到令人屏息凝神。

△清中期,淺綠色緞八團雲龍紋無水吉服袍華美的繡花細節,清代皇家繡衣中非常少見的夔龍紋

△清光緒時期,紅色綢綉八團彩雲金龍紋吉服袍美麗的衣袖部分細節。

由遠及近依次為:清光緒時期月白緞綉梅花紋繡鞋、清光緒時期的紅緞地踩綉蘭花紋花盆鞋、清代點翠鑲珠石花卉鈿子(鈿子是清代后妃在吉慶時節佩戴的一種冠帽,多與吉服袍相配)、清光緒時期粉色緞納紗曲水蘭花紋繡鞋、清光緒時期藍緞片金邊雙魚紋繡花鞋、清光緒時期盤金地彩繡花鳥紋元寶鞋。

張信哲的古雅公寓

張信哲的家,原本以為會很現代,走進,才發現非常古雅。張信哲的家位於台北東區一條寧靜的弄堂之內,大約120平方米。由於工作關係他難得回來住,平時住在這裡的,是三隻從街上撿來的流浪貓和一隻流浪狗,以及一位每天特地趕來餵養貓狗的助理。

在台北木柵那邊的新居是幢獨立別墅,新居陳設以老上海傢具為主,這裡主要是放阿哲長期收集的藏品。

關於居家設計,阿哲沒有明確的風格或流派,他認為沒有什麼比自己喜歡、自己住著舒服更重要的了。

如果一定要分,阿哲的家基本上以新古典為主,他喜歡家有些顏色,絕對不會是極簡主義的白色、黑色、灰色,他覺得這些蠻沉悶的,還是喜歡用大氣點的色彩來搭配收集來的老東西,空間上不會很複雜。

他覺得一個好的家應該和好的酒店一樣,要有好的元素,比如古董傢具、銀制餐具、水晶杯等,或者說,是一種好的生活態度。

「我的別墅裡面有很多收藏的古董,比如椅子之類的都是直接拿過來用,還有搜來的古董床,我在上面睡了好多年,還有一些漂亮的衣服,甚至會拿給同事去穿。我的想法是收藏的東西都是我可以用得到的,希望收藏的東西和我的生活甚至我的生命都是有關聯的。

這些古代的東西,有些可以拿來直接用,有些是經過一些改變後在我的生活里可以用到,畢竟它們很多年前原本也是被拿來用的,東西只有用了才會有升值的感覺呀!」

出書《玩物哲學》,講述收藏經歷

收藏路上吃虧上當在所難免,不過一定要把這些過程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張信哲享受著這個過程,還出了本關於收藏的書,叫《玩物哲學》。這是一本講古董的書,由最初開始收藏,到如何給人欺騙以及如何選擇藏品。

張信哲自己的收藏心得就是:每進入一個新領域,都會開始系列的收藏,「把某一個(古董)門類了解到一定程度,收集到一定數量的藏品」。

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會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哪些東西,需要留下哪些藏品,而對於張信哲來說,留下的不一定最值錢,但是一定是自己最鍾愛的。

安思遠拍賣會上,拍得心儀龍袍

張信哲(其後為清乾隆-藍色綢平金銀綉雲龍紋龍袍)

要說起最有緣的一件收藏,還要從數年前講起。當時在巴黎街頭閑逛的張信哲偶然走進了一間小古董店,只見有一位老太太和幾件中國的老繡衣。他問還有沒有別的繡衣可選。

老太太說衣服是有,但都在家裡,需要整理,當時老太太剛辦完一個織綉主題的展覽,出了一本書,書封上印著一件乾隆的龍袍。

張信哲買下這書帶回台灣後,通過搜索資料才發現那老太太原是歐洲織綉收藏界很有名的一個藏家,她收藏的一套乾隆大閱甲曾拍出過2000多萬港幣的天價。

而在他買回來的那本書里刊印的每一件繡衣都是規格極高的厲害角色,他這才感覺自己離這些藏品的遙遠,「覺得反正是買不起了」。直到2015年初,紐約佳士得舉行大收藏家安思遠的藏品專拍,全球的重要收藏家們都為此齊聚紐約,也包括張信哲。

「沒想到,在安思遠專拍之外的一場拍賣上,那位老太太的書封上的龍袍赫然在目!我很驚訝,訊問後方知原來那位老太太也去世了,她的先生把她的遺物都拿來拍賣。

我想這次我真的是不能錯過了。又因為當時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安思遠的藏品上,沒有人注意到我這邊,於是我只舉了一次牌就以底價成交,真是不得不信緣!」張信哲事後談到。

效法安思遠,未來將藏品裸捐

他表示要效法偶像,死後將古董全數捐給博物館展出。

「安思遠是我敬重的前輩,是我的偶像,他把收藏當做一種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這是我要學習的收藏方式,另外我可以學習的是,他最後離開人世,一件古董也不留在身邊,全部把寶物送給喜歡的人,或是捐給適合的博物館,也是很好的態度。」

有情就會有牽累,不論對物還是對人。收藏超過40年,張信哲說自己也是飽嘗酸甜苦辣,如何經歷「捨得」的淬鍊,從戀物到惜物,正是歲月為他帶來的思考。

在他的情歌里,你總能聽到許多感動,或許,這些情愫正因他對愛物的執著與珍惜。

「喜歡才是最基本的。」張信哲說。

「好的收藏家,通過他的收藏是在反映他的人生和生活。」

——這和身為歌手做音樂是如出一轍。

來源:公眾號文玩

如今,張信哲未來式巡演也已經開啟,接下來的演唱地點據媒體爆料是1.19日成都站,一場無法預測的征途,一次深情綿長的約定最新的音樂,最好的全市將在「未來式」中呈現。


推薦閱讀:

TAG:張信哲 | 成都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