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利與弊,人要做網路和手機的主人
在這個「無網而不勝」的時代,互聯網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看一看早班地鐵上那些手持手機不停刷屏的朋友,看一看聚會飯桌上那些各自查看微博的「忙人」,再看一看「實時更新」的互聯網「海量信息」,你會感到這個時代的確是被一張無形的大「網」網住了。互聯網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正像矛盾的普遍性。拚命追趕互聯網的各種新技術、新版本,成為時髦人士津津樂道的話題;不斷更換手機等移動終端,成為消費者自覺自愿向商家貢獻的有效手段。也有少數冷靜清醒的朋友不時自我發問:狂轟濫炸的網路信息,究竟帶給人多少有益的知識、切實的教益?在貌似豐富多彩的海量信息中,究竟有多少值得閱讀賞析、值得用寶貴的時間去換取?在痛快淋漓的網路衝浪中,人們究竟變成了無所不知的飽學之士,還是僅僅淪為貌似淵博的「知道分子」?在日益碎片化、泡沫化、表面化的網路瀏覽中,我們究竟變得「博學而無知」,還是真的使自己思想更深刻、思維更縝密、思路更開闊?從有關部門公布的統計資料知道:過去一年,博客基本銷聲匿跡,微博大大減少,微信也開始呈現式微趨勢。所有這一切說明了什麼?說明人們在盡情享用互聯網帶給人們的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在理性思考網路與人的關係。不錯,豐富的信息資源,是思想的寶貴財富。但龐雜的資訊,也可能成為專註精神、深入思考的絆腳石。究竟是信息資源駕馭人,還是人駕馭信息資源,這是問題的關鍵。
人們接觸網路的初衷,當然是為了增廣見聞、豐富知識、查閱資料。多數家長為孩子買電腦,也是為了學習進步。但實際結果卻並不叫人樂觀。網路的方便快捷自不待言,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有待更深入地認識。但毋庸諱言的是,在網路的汪洋大海之中,能夠保持定力,不為其異化的人並不是很多。眼見的現實是:很多人都在無意之間成為網路和手機的奴隸而不自知。終於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每天似乎都很忙,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天下大事,傳播心靈雞湯,擴大朋友圈兒。而那種青燈黃卷,專心苦讀的執著悄然溜走了,那種深入思考、全面考量、豁然開朗的樂趣蕩然無存了。網路在帶給人們無盡好處的同時,也在毫不客氣地掠奪人們最為寶貴的時間和精神財富。時間都到哪裡去了?對相當一些人而言,都到手機和網路上衝浪去了。如果一個人不能在網路的熱鬧面前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那他就註定會成為網路的俘虜。網路這個好東西對於他,就無異於毒品和鴉片。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如今在眾多的網站當中,每天都有大量重複、克隆的東西在泛濫。你轉發我,我改編你,我頂我,我贊你,有限的原創資源,被無限地重複利用、多方位肢解,貌似豐富多彩,其實不過是「一雞多吃」,花哨的表象和形式背後,無非還是那隻可憐的「雞」而已。到了最後,一鍋湯里連一點雞味兒也嘗不到了。缺乏原創性,是眾多網站的普遍特徵;缺乏真知灼見,是多數網路文章的致命傷。泡沫和口水充斥的多數網站,就像虛胖浮腫的病人,貌似很健壯,其實很虛弱,走上幾步就氣喘吁吁。在「無網而不勝」的虛火作用下,各地各行業紛紛建立自己的網站,其間的投入動輒以幾千萬甚至上億元計,以「燒錢」的態勢蓬勃發展。重複建設不計成本,實際內容十分有限。有些政府和行業的官方網站,十天半月不見更新,有限的資訊要麼打不開,要麼打開一看沒有多少價值,無異於空耗別人的時間。不僅如此,為了增加點擊率、有效抓眼球,個別網站甚至不惜以色情暴力相誘惑,完全不顧網站的社會責任。在「整合資源」和媒體「融合發展」的名義下,四處圈錢、到處「合作」,滋生新的浪費和腐敗。對此,有識之士必須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冷靜、一份淡定。無論網路多麼精彩、手機多麼誘人,畢竟只是人的工具,而不是教徒眼中的上帝。人要做網路和手機的主人,而不是被其牽著走的可憐奴隸。
推薦閱讀:
TAG: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