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比利益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更大

道義就是道德和正義。是調整人際關係的社會意識以及人們社會行為的準則。

利益就是一種好處。但是在具體的辯題中他有具體的含義。因為人們如果行為按照道義準則而進行,那麼就會對別人帶來好處,比如助人為樂。如果利益是對別人的一種好處的話,那就等同於了道義,所以辯題就沒有了意義。故在這個辯題中,利益應該是指對自己的好處。

另外見義勇為能受到社會的肯定,提高自己的名譽。這看似也是一種好處,但是這也不是本題中的利益。因為如果追求道義的行為只要能獲得精神上的好處,就算是利益的話,那麼利益又等同於了道義。故辯題中的利益不應該包含道義行為所導致的精神上的好處。所以利益應該指對自己的經濟上的,物質上的好處。

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來論證道義比利益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更大。

第一, 道義調整的人際關係的種類和範圍更廣。

人際關係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係。他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

偉大的父母,從沒有要求從愛孩子中追求一丁點的回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小朋友也不會在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嬉笑打鬧。伯牙子期的友誼中的利益追求在哪裡?難道只有這著名的人物的友誼沒有利益訴求嗎?不是!請對方辯友,以及在座的各位捫心自問一下,你與自己最好的朋友之間,是利益相互維繫,還是經過歲月洗禮的友誼呢?固然對方能舉出很多諸如僱傭關係,客戶關係等人際關係是由利益所維繫。但是對方卻不能論證所有的人際關係全部由利益維繫。而道義則能。

下面是第二點。道義調整的人際關係更深刻。

也許對方要說道義無法維繫僱傭關係和客戶關係,所以不能證明上一點的更廣。下面我就要證明道義同樣在這類關係中更重要。以此不近能證明道義的調整範圍更廣。也能證明道義的調整功能更深刻。

我們想像一下,商界有這麼一句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說明了這種關係有利益則能維繫,沒有利益則不能維繫。所以這種人際關係是不穩定的,除非能提供永恆的利益,或者其他維繫的手段。山西的票號能雄踞東方,只兩個字,誠信。所以即使自己傾家蕩產,也不能損害僱主的一文銀子。而這樣則聚集了穩定的客戶群。這也是現代商業社會中的普遍準則。一切黑心饅頭都站不住腳的。古人謂之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純粹的利益關係必不能長久。而有利益關係的人際關係,導致長久的不是利益,而是道義。第二點不僅證明了道義對人際關係影響的深刻性,也連同第一點證明了道義對人際關係的全面性。

綜上所述,道義比利益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更大。

推薦閱讀:

TAG:個人利益 | 國家利益 | 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