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學習,成績不夠好,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習行為包括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種奇怪的現象,孩子只要成績不好,老師或是家長通常第一句話就是:「這孩子不夠努力」。但他如果努力了,學習成績還上不來,那可能有兩個影響因素:一是學習方法錯誤;二是他沒有學習的能力。同時,我們也非常清楚一件事情,如果一個孩子缺乏學習動機,即便他努力,也沒有真的在讀書。
孩子學習夠不夠努力,其實是努力到什麼程度才算夠:每天讀書時間要多少才夠?——1個小時才夠,還是2個小時才夠?家長和老師的演算法是讀書多久才夠,而孩子可能是我一天玩多久才夠。
要讀書的孩子是「每天我要讀幾個小時,剩下幾個小時來玩」;不讀的孩子是「每天要玩幾個小時,然後剩下幾個小時讀書」。學習行為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我們認為一定是來自於學習動機的強弱。
學習行為的努力程度常常被當做一個借口,只要這孩子成績不好,我們就認為是他學習行為的努力值不夠,可如果一個孩子學習動機強,學習方法正確,但是學習能力不足,那麼他越努力學,可能壓力會越大,也達不到預期效果。通常,我們很多老師和家長,會從學習能力向前推,推到心理平台——你到底想不想學?你學的方法對不對?因此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習補習班。
上補習班目的是什麼?——是不管你有沒有學習動機,都送你到學習的情景去學習。
一對一的目的是什麼?——老師精準的幫助你調整學習方法,讓你習得正確學習方法。
老師和家長努力幫孩子調整的目的事實上都在於學習動機的跟進和學習方法的正確性。我們很少去觸碰一件事,也一直不願意談及一件事:沒有學習的能力。
學習能力屬於生理學項目,學習方法屬於行為學項目,學習動機屬於心理學項目。從心理學到行為學到生物學,這三者不能串起來,那麼提高孩子成績永遠都是虛無縹緲的事,而三者中我們最不甘心提到「學習能力」卻是最重要的!
我們必須確保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正常的,是在合乎標準的,如果一個孩子學習能力在標準值以下,那麼無論他多麼努力,動機多強,方法多正確,最後結果都是挫敗,挫敗到不可想像。
我們知道,不同學科、不同難度的課程,有不同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是學校老師和補習班的老師有能力教給的。除去老師教給方法之外,不同的個體針對不同材料的學習方法也會不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生理學基礎和心理學基礎,所以就算學習方法在材料上是對的,也並不保證學習的績效。
為什麼?——因為他受到學習動機和個別性生物性因素的學習能力的影響,
為什麼?——因為有些人適合默讀、有些人適合朗讀、有些人適合朗讀或默讀加邊讀邊寫邊操作;有的人適合用聽,讀書時可以聽音樂,有的人讀書時絕對不能聽音樂,甚至一點嘈雜聲音都不行。
這些都顯現了每個孩子的特質是不一樣的。
學習方法是可以控制的,是老師跟可以教的,而找出一個孩子生物性的學習特質,學習將變得事倍功半。
一個孩子不想學,成績不好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學習能力、學習動機,以及學習能力引發的正確的適合個體生物特質的學習方法,三個相關性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