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不孕不是罪

眼下哪些能生孩子卻堅決不要孩子的夫妻,被看成是「超前」、「瀟洒」;而哪些想要孩子卻偏偏不孕或不育的人們卻懷著負罪感和自卑感。同樣是沒有孩子,心境可截然不同。前者有自己的生活理念,無需他們褒貶,而後者的心理障礙卻必須由眾人一起努力掃除,包括醫生、家人、同時、朋友,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放飛心靈,宣告「無罪」釋放。

焦慮、抑鬱、煩惱、憤怒、負罪和挫折感是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和情緒狀態。心身醫學理論認為,由大腦結構和功能歲實現的人的心理活動,影響著機體的一切生理過程。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如情感、感知、思維、想像等因素都能影響機體的內部平衡、適應能力和健康。臨床觀察和研究發現心理因素及個體特徵也不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恐懼、憂慮、緊張情緒可引起男方性功能障礙和精液異常,女方排卵障礙甚至輸卵管功能障礙。中醫理論中有「陰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辯證論述,肯定了消極情緒使身體器官功能發生變化導致疾病,反之身體疾病也常伴有情緒變化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長。不孕不育患者如對病情、治療手段、轉歸可能沒有正確的認識,而抱著對疾病的各種錯誤概念,矛盾思想和不符合現實的期望,而緊張、煩躁、無耐心、無信心,輕微的病症也會變得複雜化,使治療難以奏效。

其實誰都知道不孕不育不是罪,但封建思想誰又多少都有點兒,包括你在內。懷孕不順利,查到毛病耐心治,沒查到毛病耐心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在求子的路上也需要鬧一結合,有時放鬆放鬆、休息休息,反而「得來全不費工夫」。婆婆媽媽們少說為佳,別給孩子們加壓。過於熱心的親朋好友們,還是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為好,別好心給別人添堵。不孕不育是夫妻兩人的事,無論是其中一人還是兩人有問題,最好從一開始就夫妻同治,共同分擔治療壓力,彼此安慰鼓勵。

推薦閱讀:

TAG:生育 | 生孩子 | 不孕不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