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鼎觀察:良莠不齊的校外教育市場,孩子們的未來如何保障?

小標題:教育大計,一塊屏幕能豈能解決?「瘋狂的海淀黃庄」,也只能讓家長們們更瘋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是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的國策之一,也是關係到民計民生的重要原則,可謂是「匹夫有責」。而近期,有關教育的話題討論愈演愈熱,許多人被「一塊改變命運的屏幕」和「宇宙中心補習班」的故事刷屏。那麼,面對於中國教育體制的現狀以及多如牛毛的課外教育機構,中國的教育將何去何從?

越來越重的書包

學生時期,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考不上大學,你蹦得再高也是白搭」,這是一個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也是無奈卻不爭的事實。

(某學校高考誓師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於中研網資訊)

贏鼎教育董事長王海濤曾提到,「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高考是底層人才向上層流動的唯一、最公平的渠道,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分界點」,以至於家長為了給孩子投資一個更好的未來而不惜一切代價。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相信是多數家長的所信奉的原則之一。

有關孩子,曾經一段時間內討論最多的,是「書包越來越重」的故事。即使「為孩子們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教育部等九部門也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所謂的「減負」也不過是一紙空談。近日刷屏的「宇宙補習班中心」,不正是這個現象的寫照?

《減負措施》縮減了學校的上課時間, 而父母卻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各種課外輔導機構便成了爭奪賽道的主要陣地。孩子們的書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被愈來愈多的課外輔導壓得喘不過氣。

那麼,是否能有一種方式,在無法改變的體制下,讓學生以「高效率學習」的方式來減負?這是贏鼎教育長期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教育資源的不公平

前幾日,《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成了社會焦點,人民日報也一度轉載了這篇文章。中國教育資源的不公平現象被無限放大了,各種思考與討論紛至沓來。

(人民日報百家號文章截圖)

事實上,這個問題顯而易見。「全國近3000萬高中生,近2萬所高中,只有480所是可以上綱上線的。一所高中,教師越好,教育越好,生源越好,越有優勢,卻也是壟斷,是最大的不公平。如何讓所有的孩子花最少的錢享受到中國最好的教育,是贏鼎教育的使命。」贏鼎教育董事長王海濤如是說。

但「這塊屏幕」真正的價值到底有多大?姑且不論88人考上名校是否完全歸功於一塊屏幕,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單單依靠一塊屏幕遠不能解決當下中國教育的根部問題。

那麼,是否有一種手段,讓全國最優秀的教師都站出來為教育資源均衡化盡一份力?線下輔導班?還是在線教育?筆者不置可否。

良莠不齊的輔導班

筆者的一位朋友,每年在孩子課外輔導班上的投入,幾乎達到了家庭開支的70%。夫妻倆更是疲於奔命,以至於跟他好久不見的一次周末聚會,也得選在孩子的英語輔導班門口,原因是「下課接孩子」。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據估算,北京市約有70%的中小學生在參加校外培訓。「瘋狂的海淀黃庄」,只是北京課外教育的一個縮影,而擁有全國最好的教學資源、清華北大入學率最高的北京,在以山東、河南為首的高考大省面前,似乎又算不了什麼。贏鼎教育董事長王海濤在演講中曾提到:「中國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往往為了不留遺憾而一擲千金。」這並不怪家長的「大手大腳」,在現有的教育模式中,高考是孩子的未來。

(贏鼎教育董事長兼總裁 王海濤)

然而,大部分家長在對輔導班的選擇上是盲目的,花了巨額的費用卻得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孩子的自信心也越來越提不起來,成績越提不上去,家長越是「疲於奔命」,這似乎形成了一種死循環。實際上,校外輔導班良莠不齊的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2018年12月13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介紹,北京市共排查出校外培訓機構12681家,其中存在問題的有7557家。

且不論輔導班的質量如何,由此而增加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難道不是增加孩子負擔的罪魁禍首之一?

在線教育解決了問題?

在線教育火了,1對1火了,「AI+教育」更火。在這個經濟寒冬,投資人對於在線教育投資的熱情似乎沒有得到一絲的削減,這歸功於人們對教育的剛性需求。但追逐利益的資本,有時候是盲目的,他的火熱,並不能代表一個行業的成熟。

有篇文章提到 「在落實教學效果的行為中產生了大量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事實上這些成本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技術來削減甚至消除。」這個毋庸置疑。技術的革新總是值得稱讚的,它經常能為社會提供一種變革似的進步。

但是,有多少在線教育企業敢保證,他所有的1對1老師都是一線人員組成?事實上,越好的老師,價格越貴,這個成本是大部分企業無法負擔的。贏鼎教育董事長王海濤在內部交流會上指出:「在線教育企業的三大難題是流量貴、轉化難、口碑差」,這導致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都在為了實現盈利而焦頭爛額。企業為了生存,自然要絞盡腦汁降低成本。

「用好老師來吸收生源,轉化成其他老師的課程,是慣有的套路」,一位資深的行業人士提到。這個時候,在線教育師資和內容的質量保障便成了一個難題。

基於「內容+效率」的1對1智能教學

一款教育產品,無論其結合了多少前沿科技,對內容的堅持也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一點馬·智能名師1對1」的誕生,正是基於這個堅持。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頒發《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力破「一考定終身」陳規;實行不分文理政策。在舊有的制度中,一個高中只需要有兩套班子就能解決教學問題,而在這個新規要求下,每個學生都有近20多種選擇,這就造成了學校教學能力的嚴重不足,師資力量更加匱乏。這在教育資源落後的邊遠地區表現的更加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好老師」「好內容」的需求就更加旺盛。

「在產品研發初期,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對北京幾乎所有的知名教師進行了1對1上門拜訪,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篩選,讓最合適的老師來講課」「我們又花了3個月的時間錄製教學視頻,幾乎是人停馬不停,攝像機一直在工作,剪輯人員24小時三班倒」「基於這個標準,我們編寫了高中3年9大學科、20000個知識點的教材體系」這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教學內容的質量。

「三年間,產品打造已經投入了5-6個億規模,每個小時的課程要投入就要10萬,」王海濤解釋說。在產品投入市場後,學生聽完課之後的第一個反饋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老師能把這節課講的這麼清晰,對知識點串聯上能講的這麼靈活」。

(一點馬智能名師1對1)

有了優質的教學內容,如何解決「效率」問題,就成了「一點馬·智能名師1對1」這個產品亟需尋找的答案。「為此,我們訪問了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教育機構,引進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智能教材、智能PAD、智能盒子、智能筆、智能筆記本、智能尺子、智能書包等一系列產品的配套,特別在是一點馬獨特的的「紙筆互動技術」下, 學生可以與好的「內容」進行便利、充分的交互。獨特的教學場景,讓學生的學習意願和學習效率大幅提高。「AI+教育」的模式,在這個產品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瘋狂的海淀黃庄」和「一塊改變命運的屏幕」,到底能有多少效果?筆者沒有答案。但是,如何保證優質的教學內容,並用技術手段把這些內容組織到一個可以提高效率的教學場景中去,是需要整個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的關鍵因素,也是「一點馬·智能名師1對1」這個產品在研發初期就在關注的問題。


推薦閱讀:

TAG:教育培訓 | 在線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