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老闆終被刑拘:面對醜惡,忍耐不是美德,憤怒才是
權健老闆終被刑拘:面對醜惡,忍耐不是美德,憤怒才是
作者:喬巴(富書主編)
昨天有媒體報道:天津市公安機關已對束某某(男,51歲,權健公司實際控制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審。相關工作正在開展中。
看到這條新聞,心裡倍感鼓舞。
從2018年12月25日丁香醫生髮文起底權健,到12月27日天津市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再到2019年1月7日依法刑事拘留……僅僅相隔兩周,進展神速。
這個結果也許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了。可是,誰都知道,這背後的博弈都多麼艱難。
早在2017年,央視就曾對權健提出質疑,可是竟然沒能撼動這個商業帝國。
在過去的兩年里,權健投入巨資買球隊,打造中超的豪華戰艦,還號稱21億買梅西,一時風頭無兩。
老闆更是直言:就怕員工不愛錢。畢竟錢真的來得太容易。
直到2019年,這艘瘋狂的巨輪才終於擱淺了。
而這次,能夠衝破迷障,觸摸真相,離不開周洋父親孤獨地抗爭,離不開丁香醫生頂住壓力的爆料,更不開千千萬萬普通人的轉發和憤怒。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周洋的父親沉默了,如果丁香醫生被收買了,如果千萬大眾漠不關心了,也許權健還會基業長青,用火療、衛生巾、鞋墊,繼續收割無數人的智商稅。
我們的憤怒,最後捍衛的恰恰是我們自己的權利。
曼德拉在《漫漫人生路》中寫過一段話: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別去照亮別人。 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誰都知道這個世界不完美,誰也知道站出來表達憤怒是件需要勇氣的事。
可是,為什麼社會還是在進步?
就是因為我們中有些人,明明知道世界不美好,依然選擇奮力鬥爭,就算流淚又流血,依然要點亮黑暗裡的微光。
因為他們知道只要這次不妥協,世界就會變得更好一點,哪怕只是一點點。
那麼,作為站在這些鬥士身後的普通人,我們該如何做?
我想起文友蕭蕭依凡的一句話:面對醜惡現象和心懷不軌的人,忍耐不是美德,生氣才是。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忍耐是一種了不起的美德。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到了現代商業社會,又有人跑出來對我們一遍遍訓導:「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於是,我們都慢慢學會了笑而不語,漸漸模糊了忍耐的界限。
這就是所謂的「成年人早已戒掉了情緒」,甚至乾脆忘記了自己還有在公眾場合表達憤怒的權利。
更糟糕的是,我們會把那些對奮起抗爭的人看作是異類,不通情理者,或者就是個笑話。
去年,鄭爽曾在熱門綜藝《這!就是鐵甲》中現場發飆,怒斥不公正的現象。
很多人覺得她發脾氣的樣子很可笑,一個人設崩塌的女明星,這麼做肯定是為了搏眼球,搶出位。
於是,網友在評論區說她:潑婦;有黑粉嘲笑她:傻瓜。
鄭爽發飆,是因為裁判讀秒讀慢了,她覺得這不公平。
當節目組無視她的抗議時,她幾乎是帶著哭腔喊道:
是不是別人不發火的話就當別人傻子呀!我一直都尊重比賽的規則!但是你們呢?尊重過我的隊伍嗎?
每次,都是我的隊伍是最慘的,每次都要面臨淘汰,我有說過我作為優勝者我有什麼優勢嗎?可是你們給我最基本的尊重了嗎?!剛剛怎麼讀秒的!我真的生氣了!
當無人聽她的委屈和冤枉的時候,她只能一遍遍地叫喊,喃喃地重複著「你錯了」。
這像不像還未成年的我們,看不懂這個世界的潛規則,學不會用沉默來代替情緒?
可是,成年以後,學會了微笑的我們,真的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了嗎?
嚴復先生當年翻譯密爾的《論自由》的時候,再三斟酌,將書名譯成《群己權界論》。
意思是,真正的自由就藏在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之中。
一個人的自由,其實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對群體的任何事情都漠然以待,說到底,你不過是個自私的利己主義者而已。
而這樣的利己主義者,無一例外地終將被社會所拋棄。
當然,我們也不能以群體的名義要求個人犧牲所有。
真正自由其實是:我有過自己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同時也有對醜惡表達憤怒,讓群體變得更美好的權利。
所以,生氣,不可笑,拍案而起,也不是傻瓜;相反,真的很貴。
面對醜惡的現實,你的憤怒,也許起不到實質作用,也許在別人看來一文不值,但至少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相反,不懂得生氣,你可能連自己的生活都捍衛不了,更談不上做一個純粹高尚的人。
小時候,有一年春節,和母親坐公交車上街辦年貨。
車上人很多,有一個中年婦女提著大包小包擠在人群里。
到了一站,從後門上來兩個男人,用眼睛掃了一眼車廂,很快就朝婦女旁邊靠了過來。一個人擋在婦女面前,吸引她的注意力。一個則溜在身後,伺機掏包。
我那時真好撞見這一幕,剛想出聲提醒,卻被母親一隻手按住了頭。
母親低下頭對我說:「別管閑事,那兩個人不好惹,讓大人們去管吧」。
可是,自始至終,也沒有任何人出聲。
到了下一站,兩個小偷悠悠然下了車,汽車開動後,我親眼看到他倆站在路邊分錢。
直到這時,婦女才發現自己的錢包被偷了,頓時哭了出來:「天殺的,這可是我打工攢的錢呀,我媽住院還等著用啊。」
那絕望的叫喊,我至今都難以忘懷。
等婦女下車追出去,車上的人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那兩小偷是慣犯了,才一上車我就看到了。
誰敢管呀,萬一身上有刀怎麼辦?那女的自己不注意,不偷她偷誰。
父母從小就告訴我們,將來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可是面對偷竊,所有的大人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人人自保的社會是怎樣形成的。
勒龐在《烏合之眾》里說:一個國家為年輕人提供的教育,就是這個國家未來的樣子。
如果這個社會告訴年輕人的都是:你要學會沉默和自保,讓別人來擔事。那麼,若干年後,你又怎麼能期待長大了的他們為了我們的利益挺身而出?
知乎上有個很扎心的問題: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時候好人沒好報,而壞人活千年?
我想原因就是:壞人們總是聚集在一起,用群體的力量損人利己,而好人總是孤軍奮戰,形單影隻。
而剩下的大多數人,都充當了麻木和沉默的看客。
有的人認為看客是無罪的,可是有句話說得好: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其實代表已經選擇站在壓迫者一邊。
當看到同伴被校園霸凌,我們的退縮助長了霸凌者的囂張氣焰。
當旅遊遭遇坑蒙拐騙,我們只求被騙的不是自己,結果卻讓黑導遊無情地詐騙同行的旅客。
當租房時遇到黑中介,我們心想忍一忍算了,下次再租好點,最後只是讓這個市場爛得更徹底。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可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隱形的參與者。
這就是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所說的「平庸之惡」:這種惡,是不思考,不憤怒,不生氣。
這種惡是平庸的,因為你我常人,都可能墮入其中。把個人完全同化於固有的事實之中,服從現實的安排,默認那些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為,甚至成為不道德行為毫不質疑的實踐者。
雖然良心不安,但依然可以憑藉「社會很複雜」等說辭來給自己冷漠行為提供辯護。
我們每一次的麻木和妥協,讓這個原本可以變得更好的世界,變壞了一點點。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破窗效應」,講的是,不良現象若被放任,會誘使人們仿效,進而變本加厲。
心理學家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和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是這樣解釋的:
以一幢建築為例,如果它有破窗,且總不被修好,那麼將會有破壞者砸壞更多的窗戶;若是無人居住,破壞者們甚至會霸佔建築,或者更誇張地損毀它。
在醜惡的現象面前,一個只懂得忍耐的人,就好比一棟破了窗戶的建築,你一次次的忍耐,就是暴露在對方眼前的一扇扇「破窗」。
你的一味退讓,你的鴕鳥心態,只會讓作惡者更加肆無忌憚。直到打碎你更多的窗戶,甚至登堂入室,侵佔你的生活。
這個時候,忍耐不再是美德,沉默接近於共犯,我們需要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劃定自己的底線,鼓舞那些奮起者的士氣。
我們每個普通人平凡的舉動,都足以成為生活的英雄。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惡人可以通過合作來損害這個世界,好人也應該通過同樣的方式來保衛這個世界。
我希望這次的權健事件,只是一個開端。是每個普通人覺醒的時刻。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任何微小的舉動,都在影響著這個世界。
請記住:你的憤怒,不傻,你的熱血,很貴。
作者簡介:喬巴,富書主編,哲學博士,用文字記錄人生百態。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