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人間不值得,但有美食就值得啊 | 一口氣安利 23 部美食書影
。
集合 37 名研究員
一共 23 部關於美食的書影
推薦給你
_________
雖然常說人間不值得,但有美食就值得啊?
來自 37 位研究員的 5 本書 + 5 部影片 + 8 部紀錄片 + 3 部動畫 + 2 部綜藝,看的時候一定一定要吃飽!
適合閑看,適合下飯。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一切
??《老廣的味道》
怎麼簡潔地概括這部紀錄片呢,我想「舌尖上的廣東」就蠻合適。作為一個在廣州待了兩年的外地人,是從這部片子里才真正了解到那些街里巷裡的食物是如何來的,因此也讓我覺得自己更貼近這片土地。已經出到第三季了,足夠你看?
??《香料之路》
三集紀錄片,講述胡椒、肉桂、肉豆蔻、丁香、番紅花、香草六種香料的歷史,拍攝團隊全程去原產地,水準不低。
??《巴黎私廚》
英國姑娘在巴黎學做法國菜,顏值高又接地氣,菜譜也很容易複製。姑娘愛穿復古裙子塗大紅唇,喜歡她對美食和生活的愛~
??《食材花園》
一位英國女園藝家女作家擁有一個高產又美麗的菜園(花園),英國嬉皮士的田園生活,讓人嚮往無比。所有出場的人物動物都很可愛呀,好看!
??《盤中邱園》
超可愛的米其林二星廚師,在英國邱園用新鮮採摘的各種食材,做各種季節美食的紀錄片!廚師可愛到爆炸!好吃的也超級吸引人!推薦推薦推薦!!!!
??《鹽,酸,脂肪,熱量》
今年的新紀錄片,以同名廚藝著作為藍本,每集講一個烹飪元素,對應食材挑選技巧和烹飪方法,超級棒~
??電影:那些人間至味和溫暖
??《飲食男女》
二姐從小很喜歡在爸爸的廚房裡打轉,可是父親的手藝不傳女,為此她一直耿耿於懷。我記得女孩一邊說著自己的心結一邊為男友做一頓大餐,可男友並不能理解。那時看著她片豆腐壓花包餃子,第一次覺得精心做一頓飯是一種自我享受的孤獨藝術。好的壞的心情在其間沉澱,而只有最後的食物成品,才是與他人分享的。
開頭的備菜片段,幹練樸實卻煙火氣十足。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是通過一次次的家庭聚餐描繪了中國家庭觀的許多情與困,美食於其是難忘的一抹亮色。
??《朱莉與朱麗婭》
過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看的電影。美食博主其實也有很多做菜失敗的經歷,曬出來的溫馨生活背後也有很多不如意。總之,是看著很沒有壓力的電影。
目前最愛的美食電影,由此愛上 Julia Child ,也立志有生之年去藍帶學廚。
做飯好像跳舞: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步步流暢操作,直至香氣慢慢溢出……特別有成就感,且治癒。
就像電影中的朱莉婭,當她開始做菜譜中第一道菜時,改變就已經發生了。
?? 日劇《總理的料理人》
改編自漫畫,講述了在總理府工作、個性高傲的天才女主廚,憑藉絕妙手藝征服了無數重要人物和政治家的故事。食物本身不會說話,但卻可以通過廚師自己的手藝傳達心意,讓食客除了飽腹之外感受到溫暖和愛意。
??《鬼之酒~奇蹟之釀酒人》
三集小短片,講製作純米吟釀大吟釀的故事。情節沒有太大波瀾,但是欣賞劇中人物對美酒的執著。
??《街角的洋果子店》
啊,看完我就想去甜品店當學徒!書都不想念了!
??動畫:來自二次元的美味攻擊
??《銀之匙》
農校動漫。最喜歡的片段:盛一碗剛煮好的熱米飯,拿一個校養母雞剛下的蛋,打破鋪在飯上,淋上醬油,隨意拌一拌,熱氣騰騰,金燦燦! (反正我是看餓了)
??《妖精森林裡的小不點》
嚴格來說算不得美食番,但是!!!全篇都和美食分不開,一顆花生也可以帶來驚喜,磨碎的咖啡豆也格外覺得美味的動畫~
??《麥兜故事》
這是我最開始接觸的香港美食,印象最深的就是魚丸粗面,還有麥媽做的紙包雞:打開紙包的一剎,靈魂守在一邊,直撲過來!
??《食戟之靈第三季食之皿+遠月列車》
最近才發現更新了第三季,雖然好像有點很黃很暴力的傾向……但是真的很好看,食物很贊,知識也很認真哦。
??《英國一家,吃在日本》
日本NHK出品,講述英國一家四口在日本逛吃逛吃的故事,改編自英國記者的同名隨筆,動畫畫風清奇,日本各地美食科普,每次看完食慾大振,想飛去日本!
??綜藝:吃相實在,拍攝用心
??《鼎爺廚房》
TVB 的飲食節目,介紹好多懷舊粵菜,還講很多刀法和烹飪小技巧。技巧很實用,親測節目里教的腌肉下調料順序非常有效!
??《街頭美食鬥士》
一個熱愛美食的韓國大叔到各國吃喝,在小攤小館和百年老店流連,吃相很實在,拍攝很用心。每天吃飯時看,因為他吃的實在太香了,不管我吃的是啥都變得更好吃了。
尤其是泰國和中國那幾集,口水綳不住了!酸菜湯泡飯,還有大醬骨,以及白老師沒有吃完的那盤豬腳飯!!
??書:人間煙火在書頁
??松浦彌太郎的《料理筆記》
平易近人接地氣,複製過蘋果酸奶西芹沙拉,入口清淡,但是吃一盤子也不會覺得「吃夠了」,反而越吃越好吃。書里大部分菜都是這樣,實用性和審美效果都不錯~
??食家飯的《半間灶披間》&《有風吹過廚房》
作為一個粗糙的北方胃,我一直對上海菜的精緻細膩充滿好感和好奇,曾經有個上海朋友略帶傲嬌地說「我們上海美食沒有家常菜這個體系」,我牢牢記住了這個金句。
食家飯的這兩本書看得很暢快,上海小菜、大菜、節令食材、名貴食材、甜湯羹、糕、失傳的小零食……印象最深的是上海菜對「鮮」的追求,在所有「酸甜苦辣」等美食味道之上。
最愛讀吃刀魚那篇,作者當時還是個孩子,家裡朋友晚上送去三條新鮮大刀魚,爸媽一看是好東西,放到第二天吃浪費了新鮮度,當即決定夜食刀魚,那一夜的清蒸刀魚獨沽一味,給童年的她留下深刻印象。
這個故事讀完後的幾天,我碰巧給家鄉的媽媽下單了新鮮老母雞,是精心養三年然後宰殺乾淨塑封的那種,不便宜,所以買給媽媽補身體。滿腦子想的是媽媽也趁著新鮮燉湯來喝,結果媽媽收到之後,重點來了:媽媽說,已經放到冰箱里啦。
相較於北方的「囤」,上海菜的「鮮」包含了對時間的把控,也包含了對食材與節氣的正視與珍惜,精細即是如此吧。
??《肥肉》
封面很有趣,就是一塊肥肉,買書還送一張法國豬肉兌換券。(不過我買的時候已經過了兌換期,而且是在上海才能換,沒記錯的話。)
??《雅舍談吃》
高中讀到,反覆看了好多遍,當時只覺窺到另一個階層的餐桌情調,確實有錢有閑才能在食物的精緻感上下功夫,好生羨慕。長大後再看,覺得反倒貼近家常,只是多花了心思,文筆和懷思也為食物增色不少。
。。。
。。
。
---------------
大家還有什麼關於美食的書影?
我們留言區見
----------
沒事幹研究院,是「艾格吃飽了」指導下的一個小小編輯部,研究新手才會發愁的問題。
與文中所提品牌均無利益關聯,且請讀者保持獨立思考,謹慎消費。
微信平台搜索 「艾格吃飽了」可以關注我們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