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暗黑人格(Dark Triad)人格測試」的結果?它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參考價值?
測量人格的「黑暗面」,有什麼意義?
得分高的人,一定不好嗎?
知乎攜手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人格實驗室( @京師心理大學堂),共同呈現:
「知乎測評室」第二季 — 夜幕森林
謝謝 @劉柯 @曾旻 邀請。狼寶人格心理學開課啦!
在上一課,我們學習了大五人格——人格的海洋 狼寶寶:如何解讀「大五人格測試」的結果?它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參考價值?。其中就留了一個課後題供大家思考,儘管人格研究者期望用最簡練的維度儘可能多地涵蓋人格維度,可是總有一些「漏網之魚」,比如我們在這次課上看到的暗黑人格(Dark Triad Traits)。
(模仿老師腔要笑死了……)
暗黑人格聽起來就不像是什麼好東西……沒錯,這一特質理論主要針對的是人格中「黑暗,邪惡」等負性的,反社會的成分。在這一理論框架下,為人所熟知的是暗黑三角人格,它們分別是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自戀(narcissism)和非病性的精神病態(psychopaths)。
先來看看馬基雅維利主義。這個概念來自於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用於描述個體冷酷無情,功於心計。簡單說就是這些人往往迷戀權術且不擇手段。想想宮斗劇里應該有不少人是這樣的。
比如這位:
自戀主要體現在以自我為中心,傲慢無禮,優越感強,自以為是等方面。不知你是否有感覺,今天的我們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要更加自戀。對此,美國聖地亞哥大學教授Twenge專門寫過一本書就叫做《自戀時代》。Twenge教授是研究發展心理學,特別是社會性發展的。她在兒童攻擊行為,社會排斥等領域也頗有建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還要和Myers合著《社會心理學》了。
精神病態最早被定義為一種人格障礙,在臨床心理學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測量指標。後來,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家將這個概念引入到了更廣泛的人群中,認為沒有精神病的普通人也會有「精神病態」,表現一般是行為衝動,缺乏共情,追求刺激等等。
如果以三兄弟比喻樓上三位,那麼馬基雅維利主義應該是老大了,因為他喜歡掌控全局,將權力緊緊握在手中;自戀可能是老二,他可是三兄弟里的顏值擔當,我帥我有理,顏值即正義;精神病態當老三吧,時常邁著魔鬼的步伐,尋求happy!
通過上述簡要介紹可以看出,這三個維度雖然不同,但是它們都描述了人格當中陰暗的,反社會的一面。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了他們的反社會性——
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為了獲取更大利益會做出不道德行為(Kish-Gephart et al., 2010);
自戀者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產生較少的內疚(Brunell et al., 2011);
精神病態者則與許多反社會行為,如藥物濫用,犯罪行為呈高度相關(Williams Paulhus, 2004)。
有沒有哪個人集中了這三種特質呢?說實話,我馬上想到的就是他——
我簡直覺得暗黑人格就是為他而創立的!
有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發現,如果你喜歡或者希望自己進入斯萊特林學院,那麼你的暗黑人格得分會高於其他人。
原文:Harry Potter and the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Extraverted Gryffindors, agreeable Hufflepuffs, clever Ravenclaws, and manipulative Slytherins
詳情你也可以閱讀下文——
狼寶寶:哈利·波特與人格測試?zhuanlan.zhihu.com還有一項研究發現,那些選擇商科作為大學專業的同學往往比較「腹黑」——在黑三上得分更高。(看到商科同學,千萬不要瑟瑟發抖)
狼寶寶:選專業?或與你的人格有關!?zhuanlan.zhihu.com俗話說,一個硬幣總是有兩面的。我們已經知道了黑暗人格有那麼多的「黑暗面」,它就沒一點閃光點嗎?
當然不是。
研究發現輕微的精神病態可以正向預測親密關係(Ali, 2010),所謂「男不壞,女不愛」。即使在初步交往的時候,馬基雅維利主義主義者,自戀者,和精神病態者都會給人以「有能力,有魅力」的好印象(Rauthmann, 2012)。
比如這貨——
蝙蝠俠的角色設定本身就很「黑暗」,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吸引了大量的迷弟迷妹。
另外,在一些團隊建設領導崗位上,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能夠較好地掌控局面,達成目標。
正如Twenge教授所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自戀的時代。過去,我們只能從電視上看那些歌星影星發光發熱,然而今天網路技術的迅猛發達,使得人人都可以成為明顯。網路直播造就了一大批網紅博主,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app更是讓普通人獲得了數以萬計的關注。在獲得自信快樂的同時,我們似乎也變得更加「脆弱」。稍有「異見」,立刻劍拔弩張。人人都堅持自己才是對的,這也是自戀的表現之一。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社會現象,可供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去探索。
人格特質的探索遠沒有結束,心理學家在黑暗三角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暗黑特質——Every sadism (日常虐一虐)。這篇發表在PS上的研究報告了這個新的構念是如何暗黑的,以及這一構念對傷害無辜(包括動物及人)等行為的預測。
Behavioral Confirmation of Everyday Sadism?journals.sagepub.com最後,雖然今天聊了很多「黑話」,但還是要祝你測得愉快,讀得開心。
「知乎測評室」第一季 — 心靈海洋 上線後,小管家得到了很多知友的反饋,雖然打了碼,知友 @謝丹Barry 還是很敏銳地歸納了一下小管家的性格特質:
小管家雖然打碼了,但是被圈圈出賣了。所以TA的人格特徵是:不內向不外向,高宜人性,高責任性,中等情緒穩定,高開放性。也就是說,不是太高調也不會太沈悶,但是絕對是不喜歡衝突更傾向於大事化小,能諒解他人,做事還是很靠譜,說到的基本都做到,對於新事物是個好奇的寶寶,不會偏執墨守成規,但是偶爾可能會有點小情緒。
聽起來很有道理了~
知友 @狼寶寶 也很心有靈犀地在文章中建議我們考慮「人格黑三角特質」,那麼第二期我們就從這裡啟程吧 「知乎測評室」第二季 — 夜幕森林。
「人格黑三角」又被成為「暗黑人格」,顧名思義,它探索的正是我們可能不為人知,甚至不被自己所了解的「黑暗面」。拆解下來又分為三個維度: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自戀(narcissism)和精神病態(psychopaths)。
關於「暗黑人格」的心理學專業解讀,小管家就不班門弄斧啦,知友們可以移步這兩個回答:
如何解讀「暗黑人格(Dark Triad)人格測試」的結果?它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參考價值??www.zhihu.com如何解讀「暗黑人格(Dark Triad)人格測試」的結果?它對日常生活有哪些參考價值??www.zhihu.com在這裡,小管家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這個測試。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路上,我們都不難遇見這樣的人:
無論聊或者討論什麼,到最後談的都是他自己;
談及一個話題,總能迅速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論,善於使用「陰謀論」;似乎毫無共情能力,任何話題下都能找到吐槽(噴)點。
這樣的人往往會讓人感覺到攻擊性強,很難與之相處。然而另一方面,他們的性格特質也可能被解讀為「魅力非凡」、「理性專註」、「冷靜堅毅」。
小管家選擇這個測試,正是希望知友們可以在這個測試中從一個可能不太常見的角度看見自己,同時也看到那些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他們。
討厭 TA 的毒舌,但也偶爾會佩服 TA 的犀利;
嫌棄 TA 的冷漠,但也敬佩 TA 總能處變不驚;想對 TA 的以自我為中心翻白眼,但也被由內而發的魅力所吸引。
也許這才是與他人相處的真實情景。
人性如此複雜,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邏輯來解釋和應對生活,既不合理,也談不上公平。
我們都希望這世界的光亮多一些,那麼或許可以從更了解自己,更尊重他人開始。
引用作家安娜·路易絲· 斯特朗的一句話:「與其咒罵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燭」,與各位知友們共勉。
戳這裡進入測試:「知乎測評室」第二季 — 夜幕森林
溫馨提示:為了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每人僅可提交一次測試結果,還請根據你的真實想法,認真選擇哦~ (友情提示:用手機打開,體驗更佳)
也歡迎知友們在想法中,繼續曬出 #我的人格畫像#,與小管家和其他知友們分享你的感受。
擴展閱讀:
@狼寶寶:選專業?或與你的人格有關!
@劉柯:吃雞遊戲故意殺隊友的人是什麼心理?
謝邀。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雖然每個心理診所都會有一些自戀人格,精神病態人格等「暗黑」人格測試量表,但這些量表的使用率是最低的。因為大部分「暗黑」人格根本不覺得自己有必要花這個錢來接受一個測試,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我猜想就算接受了測試,得到了建議,他們也不太會按照我們醫生建議來改變。與「暗黑人格」特徵的人的交互,往往發生在一些心理治療中,他們來抱怨身邊圍了一堆蠢貨,交不到值得交往的朋友,沒有人理解自己,浪漫關係缺乏刺激,生活沒有意義等等。卻往往意識不到在某種程度上是自己的性格造就了這一切。當然了,但每種人格特質,都有它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對於「暗黑」人格來說,在某些職業領域確實可以適應的很好,比如競爭激烈,需要一些政治手腕的職業,或者需要唱黑臉的管理層等。
人格測試是非常非常個人化的東西。一個輟學少年和一個跨國CEO在暗黑人格測試中可能有相似的結果,但該結果對他們的參考價值是完全不同的。單就臨床心理這方面來說,單獨解讀一個量表結果沒有太大意義,全面了解該來訪者的成長背景,價值觀,目標,人際關係,各方面需求等等,再結合量表結果給出合理的後續治療和建議才是重點所在。
之前,學堂君與 @知乎小管家 共同推出了「大五人格」測驗,而這次的暗黑人格,看似與大五人格十分不同,卻也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同屬人格特質論——都使用幾個維度來描述人格。作為新時代的人格特質論代表,暗黑人格理論是個00後,從被正式提出至今,不過短短十幾年的時間。
「暗黑人格」很年輕,但並不代表組成它的三個維度也同樣年輕。如果說大五人格是同根同源,同時誕生,共同成長的五胞胎,暗黑人格就是同父異母,自幼失散,成年後才一個接一個相認的三兄弟。我們接下來的內容,就是為大家介紹這三兄弟。
暗黑人格由何而來?有什麼含義?
「三兄弟」的比喻,重點在三個方面:
- 暗黑人格的三個維度早已有之,且各自有不同的起源。
- 對於暗黑人格三個維度中某兩個維度間關係的研究亦早已有之,但三個維度整合較晚。
- 暗黑人格三維度間儘管有很多不同,但彼此間存在低等到中等的相關。
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起源於《君主論》作者,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的人生哲學,可以被理解為「腹黑」。一般表現為:冷酷無情、擅長操縱、陰謀算計、實用主義、結果導向、忽視道德。
精神病態(psychopathy)來源於反社會人格障礙,最初完全屬於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但後來的研究表明,其在普通人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可以被理解為「不考慮他人感受,追逐感官刺激」。表現為:行為衝動、感覺尋求、缺乏共情、缺乏責任感、缺乏焦慮。
自戀(narcissism)來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希臘水仙花神話故事,弗洛伊德將過度自戀視為人格障礙的一種,在臨床上被研究得較多。體現在普通人身上,表現為:自我中心、愛慕虛榮、自我吹噓、支配傾向、優越感、傲慢無禮、自以為是。
這三者雖來源迥異,其表現卻存在共同之處——冷酷無情、表裡不一、有攻擊性,總而言之,均具備些許的反社會傾向。或許是研究者們感知到了這種統一,又發現有一些人尚未達到臨床診斷標準,但這些特徵依然很明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有很多人將他們從臨床領域中剝離出來,描繪了兩兩間的關係。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2002年,Paulhus和Williams首次在理論上將馬基雅維利主義、精神病態和自戀系統整合到了一起,並進行了實證研究,證明它們在普通人群中既非完全地等價,又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正式宣告了暗黑人格的誕生。
暗黑人格為什麼依然重要?
既然「大五」已經能夠較為全面地描述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暗黑人格為什麼依然重要?
簡而言之,大五人格不夠全面。
它的不夠全面,一方面是它所採用的方法的根本局限——從辭彙出發,進行因素分析,不考慮個人本身,所抽取出的特徵都是表型特徵,無法提供更深層次的描述和解釋;另一方面,則在於當時抽取的詞典辭彙的局限。研究者構建大五時所採用的詞典,涵蓋的辭彙大部分是褒義的,缺乏「不禮貌」辭彙這一類別。這也就意味著,大五的結果,好像是描述出了人性中更為光明的一面,黑暗的部分則被忽略了——這恰恰為暗黑人格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空間。甚至有實證研究支持了這個觀點,在預測故意的消極工作行為時,暗黑人格比大五人格更有效。
我們的光明和我們的黑暗,都是我們;我們的外表和我們的內心,都是我們。
說了那麼多,暗黑人格究竟有什麼陰暗面?
在生活中,暗黑人格得分高的人可能會有更明顯的不道德行為,以欺騙、攻擊行為、恃強凌弱;在工作中,暗黑人格得分高的人可能會有相對更多的消極行為。並且,精神病態甚至與藥物濫用和犯罪行為都與這種人格有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這三個維度可能做出相似的行為,但他們背後的動機和行事風格可能有所不同。同樣是欺騙,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可能是為了獲利,自戀者則更可能是為了顯示自身優越性。同樣是恃強凌弱,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可能採用言語恃強凌弱,精神病態則更有可能更直接地恃強凌弱。這均與其心理來源及背後的機制有關。
當然,也需要注意,這些都是群體水平上的結論,無法直接在個體水平上應用。任何單個行為的發生都是情境、人格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直接對號入座。
暗黑人格難道就沒有一點好的地方?
當然不是。
最典型的例子依然來源於影視媒體。我們對這類人其實很熟悉,他們冷酷無情,喜愛炫耀,擅長偽裝,大膽固執,有攻擊性,四處留情——他們擁有典型的暗黑人格,他們是蝙蝠俠、楚留香、詹姆斯·邦德、V等等。他們是「反傳統英雄」,但他們相當受我們歡迎。
理論上講,自戀者會誇大自身優勢,馬基雅維利者擅長印象整飾,精神病態者樂於挑戰傳統道德,在道德本身在發生巨變的當下,這樣的一個人,誰能不愛?研究者們也從數據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初級精神病態是親密關係的正向預測指標;高馬基雅維利主義和高自戀的組合會讓人覺得充滿領導魅力;甚至自戀本身,都可能是個人魅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有時,即使最黑暗的人格也會閃光。
——心理學家尼古拉斯·霍爾茨曼(Nicholas Holtzman)
事實上並非有時,最黑暗的人格「總是」會發光。演化心理學認為,任何一種人格特質都有其適應性優勢,也必然要付出適應性代價,暗黑人格同樣適用。現代文明鼓勵競爭、崇尚物質至上、維護自身正面形象,而暗黑人格可能就是人類面對這種環境,將這種風格發展到極致,以儘可能多地從環境中獲取資源的策略——的確,他們做到了。但同時,這種極端的風格也帶來了一些副產品,即為「陰暗面」。
總而言之,作為諸多普通人格理論中的一種,暗黑人格可能無法直接告訴你生活中應如何做,但它至少能幫你多看清一點點生活的樣子。事實上,即便是大五人格和暗黑人格的組合,或者說我們目前所有人格理論的組合,都無法做到完整準確地描述一個人的人格,人生而複雜,人格理論仍有未來可期,人格心理學研究仍道阻且長。
每個人都處在黑與白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有共情,有自製,有道德,有理性,但也有自利,有貪婪,有手段,有物慾,正是這兩種力量的相互抗衡,相互融合,才能讓人類社會在不斷拉扯中前進。你可以不喜歡甚至咒罵黑暗,但——與其咒罵黑暗,不如在黑暗中燃起一支明燭(Anna Louise Strong)。
參考文獻:
秦峰, 許芳. (2013). 黑暗人格三合一研究述評. 心理科學進展, 21(7), 1248-1261.
Ali, F., Chamorro-Premuzic, T. (2010). The dark side of lov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ssociations with intimate relationships, psychopathy and machiavellia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2), 228-233.
Baughman, H. M., Dearing, S., Giammarco, E., Vernon, P. A. (2012). Relationships between bullying behaviours and the dark triad: a study with adul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5), 571-575.
Holtzman, N. S. (2011). Facing a psychopath: detecting the dark triad from emotionally-neutral faces, using prototypes from the personality faceauru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6), 648-654.
Paulhus, D. L., Williams, K. M. (2002).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narcissism, machiavellianism, and psychopath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6(6), 556-563.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心理科普,讓這裡成為當代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大學堂。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
歡迎參與機構號提問討論評論回答私信學堂君和TA的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bnupsychology」歡迎關注!
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公眾號後台聯繫。
——學堂君,to love and to work
我預測一下測試數據會用來幹啥,再預測一下知乎測評室後幾季會有什麼內容(我猜應該是測幸福動機和幸福感,其中幸福動機會採用Peterson, Park 和Seligman(2005)編製的幸福傾向量表,幸福感會採用Standage(2005)編製的心理需求滿足量表)。
2017年12月15日北京師範大學該團隊在期刊《中國特殊教育》發了下圖的論文,查了下,《中國特殊教育》是南大核心,也就是平時經常聽到的CSSCI,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32,綜合影響因子為0.682,影響因子大概意思就是每篇文章被引用多少次。
那麼這次做這個暗黑人格測試是為了幹嗎呢?
我們看該團隊17年年末發表論文的部分數據。
其中自變數有做測試時需要填寫的年齡,性別,即圖中變數1-2.
然後是通過這次的20多道題測量出的圖中3-5的變數數據,即。馬基雅維利主義、精神病態、自戀三個維度的打分。
而知乎的第一次測試是大五人格測試,也就是10-14這5個變數的數據。
回到該團隊發表論文的標題,關鍵詞有「青少年」,而知乎上本次填寫問卷的人年齡分布應該會非常廣泛,很快那個團隊應該就可以做出對「全年齡段」暗黑人格的研究。
因此我的預測就是,在不久之後,該團隊會在《中國特殊教育》或是心理學領域CSSCI的頂刊發表全新的論文,具體時間就要看期刊的審稿周期了。
因此,知友們,我們在為全人類社會科學研究的進步做出貢獻,是不是還可以呢?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人格心理學 | 暗黑人格DarkTriad | 人格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