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怕我媽和我說:那孩子你自己帶啊

今天的文章我想了很久要不要發,因為這篇不但和育兒無關,而且還是篇黑我媽,我親媽的文章。

當然,我還是決定推了,因為我已經在公號後台進行了設置,我媽收不到推文。

大家知道,我家裡是雙方老人輪著來幫我一起打理生活的,他們功不可沒。雖然OK是我自己在管,但老人家也不可能完全不插手。

兩代人在育兒方面難免是有很多分歧的。一般我會委婉地指出來,但即便如此,我媽有時候就聽不下去了,一不高興就撂挑子:那你自己帶!

「媽,我錯了,是我一時口沒遮攔,您老人家別往心裡去。」認慫,這是生存的本事。

「那你自己帶!」 —— 這句話對媽媽來說,效果絕對屬於一劍封喉。


1、那你自己帶!

大多數媽媽都曾在這句話面前認過慫

朋友安恬和老公都是上班族,平常工作很忙,孩子一直是公公婆婆幫忙帶。前段時間,安恬在上班突然接到婆婆電話,說女兒摔傷了,從電瓶車上摔了下來。當時老公在出差,安恬一個人火急火燎趕去醫院,看到女兒滿臉驚心怵目的傷瞬間大哭。

「當時真的崩潰了,以後我自己帶,絕不讓娃出事了。」

第二天安恬卻在朋友圈曬出了出差的照片。

一家五口要養,光房貸每月就一萬五,哪裡敢辭職回家帶娃。」

安恬之前交代過老人騎車要讓孩子戴上安全頭盔,偏偏這次出門公公忘拿安全頭盔,想想應該沒事也沒上樓去拿。結果就出事了。安恬雖然心疼孩子,也沒敢出言責怪老人,只說以後都記得讓小孩戴上。老公回來後把公公說了一頓,安恬還幫著打圓場:

「以後小心點就是了,誰都有想不到的,就算我們自己也有不小心的時候。」

我們都佩服她的好脾氣。

「哪裡是我脾氣好,是我知道兒子怎麼說自己爸媽都行,媳婦說話處處要考慮老人感受,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惹得老人不高興,將你一軍:你要嫌我們帶不好那你自己帶啊。對我來說,不上班在家帶娃想想都可怕。」

聰明的女人未必都能把婆媳關係處理得「母女」般和諧,但都懂得以「大局為重」。有個朋友曾和我說過,自己月子里和婆婆吵了一架。老公下班回來知道情況後不但沒安慰她,反而滿臉愁容:「你把我媽氣走了,孩子沒人帶怎麼辦?」她這才意識到:原來帶孩子這事當媽的是「第一責任人」,沒有婆婆幫忙,就意味著一切自己來!

既然有求於人,說幾句好話總應該的

「媽,對不起,是我說話不注意,您別往心裡去。」

這事就算過去了。

從此以後,她也學乖了,不敢再任性。

就憑我自己,一個人帶娃?絕對雞飛狗跳。嘴巴上服軟總比身體上累癱好。」


02、 婆媳關係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有時候我們雖然嘴上對公公婆婆各種吐槽,其實我們都知道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已經是很幸運的事。

沒有老人幫忙,媽媽要麼自己辭職帶娃要麼就得雇保姆。無論哪種選擇,都意味著家裡的經濟負擔加重了一份,而育兒問題很可能一樣也不少。

如果選擇請保姆,首先經濟上需要一筆大開支,杭州的住家保姆一般5000-8000,月嫂的工資基本在萬元左右。何況放心靠譜的保姆也不好找,隔三差五都能聽到一些負面新聞,媽媽們看著也是心慌慌。而老人帶娃,基本都是「無償」的,有的還倒貼。

保姆虐童的事件時見報道,如何找到靠譜、有愛心的保姆也讓媽媽們頭疼。

至於自己辭職帶娃,職業生涯斷了經濟收入少了不說,光是一個人帶娃的日子,就足以可歌可泣:

一個人帶娃意味著你24小時無休,時刻保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能有一點點鬆懈,背著娃上廁所、背著娃做飯更是必備「技能」。

還有,因為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向老公「伸手要錢」,日子長了,未必不生出「嫌隙」。如果再碰上個冷心冷麵的主,嫌棄你在家不賺錢就帶個娃都帶不好,那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人性都是殘酷的,很多不是錢的問題,最後都是錢的問題。

最最要命的是,不上班意味著職場的人脈、資源都在枯竭,甚至朋友圈都在萎縮,專業能力也不同程度的荒疏。等你哪天想返回職場的時候,困難重重。雖然勵志的例子也很多,但對於大多數媽媽來說,這樣的經歷都充滿了不易和心酸。

《傲骨賢妻》里的女主人公Alicia在做了13年的全職太太后重返職場,從初級員工做起,做到合伙人級別,最後開了自己的公司。故事很勵志,過程卻相當虐。

姚晨在星空演講的主題叫《一個中年女人的尬與惑》,說的實際是一個二胎媽媽重返職場的尬與惑。

和我合作過很多次的亞馬遜的童書負責人是個二胎媽媽,工作上非常敬業,我問她工作這麼忙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怎麼做到的。

「全靠有爸媽。」

不得不說,在幫忙帶娃這件事上,爸媽(包括公公婆婆)有時候真的比錢、比自己更靠譜。

就像我的一個理財師朋友分析的:

很多媽媽糾結自己辭職回家帶孩子還是讓婆婆幫忙帶孩子,其實用經濟法則衡量就茅塞頓開了,當然選婆婆,因為——太划算了!

我的這個朋友是個理財師,平常工作非常忙,孩子由婆婆幫忙帶。她去哪裡出差只要時間允許都會記得給婆婆買禮物,每年也會給老人安排時間旅遊。

「把老人哄高興了她帶娃也有精神,那樣我就輕鬆了啊,婆媳關係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03、老人 其實也在默默付出

他們的辛苦和焦慮你是否看得見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

我們在吐槽老人「落伍」的教育方式的時候,老人卻在帶娃的路上負重前行。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一段「超人奶奶」的視頻。

山東老人郭阿姨是位十足的「老漂」,寒暑假在杭州帶孫子。九十月份回山東割玉米、種小麥,其餘時間在江蘇帶外孫。

雖然辛苦,但能夠幫襯孩子,她覺得值得。

另一位「超人奶奶」王阿姨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我下午兩點半把菜飯燒好,三點20分馬上趕去長江小學接,4點鐘再趕來這裡。真的很辛苦 每天排得滿滿的,早上畫畫和書法,下午表演和游泳,晚上學鋼琴。我兒子都給我安排好了,寫在一張紙上了,我壓在台板下面,每天要看行程的,生怕搞錯。」

這幾乎是很多幫忙帶娃的老人的「標配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抱著愛孩子都是為孩子好的心和老人「爭執」育兒方法,卻很少能意識到老人其實已經很辛苦,內心也充滿了焦慮。而這種焦慮,會因為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而加劇,甚至爆發。

曾經有新聞報道過,一位山東的李阿姨三年給女兒帶兩娃,結果暴瘦十幾斤,累出了抑鬱症。對於帶娃的辛苦和焦慮,很多老人表示「太理解了」。

捫心自問,我們是從內心真正認同老人帶娃的價值,還是潛意識裡藏了一句:「不就帶個娃嗎?誰家老人不都這樣嗎?」

這話聽著就像大豬蹄子和你說:

「不就帶個娃嗎?誰家當媽的不都這樣。」

不被認同,情感上被忽視,小心翼翼,委屈,是每個幫兒女帶娃的老人心中的痛。

前段時間的熱門電影《找到你》,姚晨飾演的李捷因為孩子丟了去報案。

警察問她,為什麼孩子白天丟了,晚上才報案?

她說,我白天要上班,下班才知道。

有個朋友說,看到這裡心裡特別慶幸:還好有婆婆幫忙自己才能安心上班

不管是公公婆婆還是親爸親媽,能幫忙帶孩子都是我們的福氣。也許老人的育兒觀念「跟不上時代」,也許老人的生活習慣有點「膈應」,但想想如果沒有老人幫忙,日子是不是更抓狂?孩子會不會更疏於照顧?真地就會更好嗎?

人生從沒有完美,只有順勢而為,婆媳關係也如此。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