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嫁給了愛情,卻當了婚姻的小三 | 研究:依戀關係如何影響親密關係
1、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做過一份調查,在被問到「心情不好時,誰最能理解、安慰你」時,只有10.0%的少年兒童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空閑時間,你和誰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時,只有6.9%的人選擇了父親;在被問到「誰最尊重你,讓你感到很自信」時,只有15.5%的人選擇了父親。
記得奇葩說上也有一集講單身媽媽的話題,羅振宇曾反問「你以為有丈夫的妻子在家裡難道不是單身媽媽嗎?」這裡也反映出在中國家庭中,爸爸形象的缺失十分明顯,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爸爸常常「隱形」。
曾有人開玩笑說為什麼都用「父愛如山」來形容爸爸的愛,是因為你需要父親時,爸爸們都如山一樣杵在那兒一動不動。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這的確是一個常見現象,父親角色的缺位或許因為工作,經濟壓力等外在原因,抑或因為夫妻感情問題,家庭問題等內部原因。
這種情況下,父親的缺失從而形成母子相依為命,於是母親也就成了「假性」單親媽媽。與父親將焦慮投向工作不同,母親會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傾注到孩子身上,讓兒子扮演或替代父親的角色,造成沒有邊界的、過分的、令人窒息的愛,同時對兒子的佔有慾和控制欲可能變得非常強,等同於母親在和兒子戀愛,會讓孩子難以形成健全的獨立人格。
另一方面兒子成為媽媽「替代丈夫」的孩子,必須要要承擔起母親對父親的情感需要,內心不堪重負,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被吞沒」創傷。這種創傷會影響兒子成年後對親密關係的恐懼,情感越來越封閉,因為一打開心扉就會讓他感受到童年的沉重情感。還有些孩子若在這過程中學會了討好哄騙母親,會對母親產生極度的依賴性,這也成為了現在的「媽寶男」,過度依賴母親,而冷落妻子。
2、父親的缺位,對母親的過度依賴,使得戀母情結未得到有效處理。
「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指齣兒童在3-6歲的時期,正處於性心理發展的性器期(phallicstage。他們對於「異性」家長的性慾望(sexualwishes),及對「同性」家長的仇恨和恐懼的一種複雜情結(Auchincloss&Samberg, 2012)。但這種性慾望會隨著個體的發展而轉化。兒子會逐漸把父親當做精神和理想的認同對象(Auchincloss&Samberg, 2012)。並且對母親的強烈的性渴望會被個體拋棄,並升華為對母親的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愛。(朱迪斯·巴特勒認為,這個過程在人對於自身的性別認同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嬰兒在約6個月的時候,開始發展出關於「他人」的概念,特別是母親作為一個分離而又必要的人,當母親離開時,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到了0-2歲,嬰兒的早期階段是母嬰一體的關係。到了3歲以後,孩子更需要父親的角色出現,幫助他們社會化同時過渡對母親的性慾望。如果這個時期父親缺位,會使得母子分離變得困難,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了,還是跟母親處於共生關係里,自我未得到分化。
通常我們都認為「媽寶男」與母親的關係如此緊密,是因為母親對他全然的愛。然而事實可能正相反,這些母親不一定具備愛的能力,正是因為嬰幼兒時期缺少母愛,所以執著於母愛,長大後發現可以通過聽母親的話得到關注,於是對母親言聽計從。在「被吞沒」的創傷背後是更嚴重的「被拋棄」創傷,這也是一切恐懼的源頭。
3、巨嬰媽媽培養出巨嬰寶寶
對於「媽寶男」現象,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提出「巨嬰心理」的概念。
什麼是巨嬰心理?
巨嬰心理指的是心理滯留在嬰兒水平的成年人。
典型的巨嬰心理分為3個特徵:
1、共生心理
所謂共生心理,就是作為個體的成年人,無法獨自生存,沒有生活能力,極度依賴他人,認為他們和自己沒有區別。
前文已有提到3歲以後父親的缺位,會使得母子分離變得困難,讓孩子無法順利社會化,很多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還是跟母親處於共生關係里,簡單說就是孩子對母親過度依賴,母親對孩子過度干涉和控制。
2、全能自戀
全能自戀是嬰兒典型的心理特徵,可以歸為兩點:1.我無所不能,所以我不能拒絕你的任何要求;2.我無所不能,所以你也不可以拒絕我的任何要求。
一般人在嬰兒時期都會有「全能自戀」的心理,通常會在青春期以前被修復。
「巨嬰心理」和母親的關係最大,特別是6個月以內,母親是他世界的全部。1歲以後,孩子開始產生自我意識,發現除了媽媽還有別的東西,這時他的世界分成了媽媽與非媽媽。非媽媽的事物,可能是玩具、食物等等,是能夠替代媽媽帶來的滿足。但是如果此時媽媽依然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或特別焦慮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體驗生活,非媽媽不能進入孩子的世界,媽媽沒有跟孩子產生一個稍微分離的狀態,孩子會覺得不管何時,母親都能滿足自己,「全能自戀」就產生了。他被媽媽所包圍住,無法產生自己的意識和思想。其實這個媽媽就是個巨嬰,然後又帶出了一個巨嬰的孩子。
3、偏執分裂
偏執分裂是全能自戀的另一個極端,當所有的需要都沒有辦法得到滿足時,巨嬰成年人就會轉向另一邊,也就是心理的偏執和分裂。要麼狂熱的追星或拜教,要麼對現實世界的非常不滿,容易暴怒。
心理學家胡慎之說:「有『巨嬰心理』的人一方面內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內心的牢固是為了保護其脆弱,所以他們不能接受質疑,一旦受到質疑就會強烈抵觸;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陷入憂鬱;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內心就會破碎。」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中,
丈夫與婆婆的親子關係
如何影響著伴侶間的親密關係?
影響的大小取決於他們母子間的依戀關係的類型。
依戀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ohn Bowlby,1969)提出的,他將依戀定義為「個體與具有特殊意義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紐帶的傾向,能為個體提供安全和安慰」。鮑爾比提出依戀這個概念主要是用來解釋嬰兒與其養護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但後來的研究者們將之擴展到了成人之間。
成人有四種依戀類型:
第一種是安全型(secure)或安全—自主型(secure-autonomous),和兒童的安全型依戀基本相同。這種類型的人認為自己是值得愛的,他人也是值得愛和信任的。
第二種痴迷型(preoccupied),是給予焦慮—矛盾型的新名稱,因為這種類型的人若要感覺心安,就得過分地依賴於他人的讚許,所以他們過度地尋求認同,沉溺於人際關係。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愛的和沒有價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總是努力贏得他人的接納,並以此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
第三種和第四種依戀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迴避型」。
迴避型依戀常常表現出懼怕親密關係和拒絕信賴別人的傾向。迴避型依戀的人往往在關係未能向好的方向轉變之前就開始退縮,他們對愛情多疑且冷淡,認為別人不可靠或過分急於對愛情做出承諾。結果是他們覺得難以完全相信和依賴別人,只要有人試圖在感情上親近他們,他們就開始緊張。從根本上講,他們在迴避親密的關係。
恐懼型(fearful)的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都是消極的,這種類型的成人可能出於害怕被拒絕而極力避免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
而疏離型(dismissing)的人對個人的看法相對積極(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得不償失。這種類型的成人會以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來作為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手段。
媽寶男就屬於痴迷型母子依戀, 屬於一種不安全型的依戀類型。
在痴迷型母子關係中,兒子對母親的過度依賴,母親對兒子的過度干預,直接影響到兒子與另一半的關係。另外由於母親把兒子當成「假想丈夫」,投射自己的慾望在兒子身上,導致另一半和母親一起在「搶」兒子這個男性,共享他的時間和精力,兒子還常常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陪伴母親身上,招致另一半的不滿、嫉妒和憤怒。
同時受「完全自戀」和「共生關係」的影響,容易從母親的形象和行為去要求另一半,當另一半無法達到期待時,便會遭到丈夫的貶低和指責「試試不如母親」,把對母親壓抑的情緒完全的發泄在另一半身上而不自知。
了解到另一半的依戀關係,不難看出身處其中,他們也是受害者。
從某些心理治療理論來看,矛盾型依戀者最需要的是自己了解自己,真實地感受到自己的原生情緒,當內心恐懼的時候不要假裝不怕,當需要愛的時候大方表達出來,這樣在與伴侶的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少點誤會,多些了解。
如何改善你們的關係?
紀伯倫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愛從不知曉自己的深度,直到分離時刻。」
對於長期未分離的母子關係,想要結束這種狀態並不是那麼簡單和容易的事,需要時間和耐心。
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試試:
首先,可以告訴丈夫你的感受,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用鼓勵的方式讓他感受到你的幫助和陪伴。其次,讓他了解到和母親的病態共生關係,協助他一起處理母子關係。最後,接納自己和丈夫。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良好溝通是處理衝突、相互理解、包容接納的基礎,更是形成親密關係中積極體驗所不可或缺的。
-------------------
歡迎關注飛心理的微信公眾號(ID:fei-xinli),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內容及資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