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與瘋子

前不久才熱映的《至愛梵高》,通過將梵高的畫作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描述了梵高傳奇的一生。天才梵高還是瘋子梵高,想必每一個觀眾內心各有評論。也許正是由於每一個天才都有著一顆近乎瘋子般的行為和思想,才能夠成就他們偉大而輝煌的一生。

我要用我的畫,說出這個小人物心中的故事。——《至愛梵高》

都說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看過高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讀者應該都會被書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所驚詫到,原來那些被關進精神病院的瘋子竟然也懂得天文地理、歷史文明,他們的想法是多麼的天馬行空,多麼讓作為正常人的我們自愧不如,然而,他們卻被定義成「瘋子」,被認為是與這個時代無法相容的一群人,也許,有一天,他們異軍突起,他們的一切預言和理論都得到了驗證,那個時候他們會指著我們的鼻子說:「你們這群愚蠢的瘋子」。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雨人,專指那些患有自閉症、智力低下的人群,這群人每天都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對於現實世界的感知幾乎為零,以至於正常的社交和生活都無法自理。但是上天是公平的,當所有窗都被關上,那必定會有一扇比別人更寬更大的門為之敞開,這扇門就是他們具有過於常人的天賦。

國外有一個雨人,被認為是世界上記憶力最強的人,他通過自己的記憶力,手繪出自己走過的街道和整個城市的圖景,無論是摩天大樓還是汽車人流,甚至連最細微的廣告標語都在其筆下重現,讓人驚嘆之餘不禁毛骨悚然。國內某檔智力類節目中,被稱為中國計算天才的中國雨人,再一次引起了公眾對這類人群的關注,這位中國雨人竟然可以完全靠心算將16位數開14次方準確無誤的計算出來,不得不說是個奇蹟。但是他們卻從小飽受歧視,前者從小被認為「弱智」,後者從小被看成「腦殘」。

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約翰·納什,是繼馮·諾依曼後又一位將博弈論推向最高成就的人,他提出的納什均衡在經濟學中至今仍然是不可撼動的歷史地位。在2002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美麗心靈》這部影片中,全面介紹了關於這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如何在患有深度妄想症的情況下,提出了博弈論的觀點,最終在妻子的幫助下克服了妄想症的過程。僅僅135分鐘時長的電影,讓我們不得不從心底樹立起對納什的無限敬仰之情。

Nash:Maybe the part that knows the waking fron the dream maybe isn t here(brain)maybe it s here( heart) .可能從夢幻中醒來的部分,不是在腦海里,而是在心上。 ――《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

無論是天才還是瘋子,在我們平凡的大眾眼中,都是來自與兩個世界的人類,與我們是那麼遙不可及。一個擁有萬芒的光丈,另一個擁有鬼馬的思維,人與人的思想真的僅僅是受教育而產生的差別么?當然不是,也許更多的是環境和自身的基因所致。這些先天和主觀因素造就的天才和瘋子,將永遠是我們望而不及的,當我們還在爬時他們已經學會了奔跑,當我們還在牙牙學語時,他們已經精通詩詞歌賦。

天才和瘋子,偏於人類的兩個極端,這兩個極端都體現在心智模型的區別上(可參見《情緒與心智模式》),一個人的心智模式是相當於一台機器的「晶元」,任何程序的運行都是靠這個「晶元」來驅動。

天才型的心智模式如同電腦的核心處理器,它集裝了各種反應路徑和信號接收器,它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產出自己所要的內容,可以自由應對外界一切信號的轉換並作出及時反應。瘋子型的心智模式同樣如同是電腦的核心處理器,只是這個處理器上的反應路徑和信號接收器出現了集裝亂序錯誤,儘管它也能夠產出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但這些信息和數據卻是亂碼的。

根據大自然的能量守恆定律(可參見《生命的能量守恆》),人的本能一旦出現不均衡的發展,那麼其如同一副重量不同的槓桿,將維持機體某一本能發展的能量轉移到了另一本能之上,從而使得這一本能更加突出更加具有常人所不及的功能。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雙目失明的盲人,具有超乎正常人的聽力。

俗話常說:「三歲看老」,儘管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依據,但也能夠充分說明人的性格和智力發展已經在三歲開始顯露。據一些行為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的依據,在於其是否具有專註的注意力,在人們共同的認知里,認為靈活反應快的孩子具有更高的智力,結果卻恰恰相反,正是那些看似獃頭獃腦的孩子,他們具有更高的智商,因為他們能夠專註在一個點上,他們的注意力不會輕易的分散,更能夠進入到心流的狀態。

天才也好瘋子也罷,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有著自己異於常人特殊的才能,只是你沒有發現沒有挖掘它,一旦你探索到自己的內在潛能時,加以發展和訓練,你也會成為一個天才。那些原本處於非常人之列的不平凡人,由於對於自己的天賦不善於保護和發展,最終也會同樣走下神壇,淪為芸芸眾生。正如《傷仲永》一文所描述的神童,即使具有令人驚艷的先天稟賦,但沒有後天的努力仍然會泯然眾人。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傷仲永》

推薦閱讀:

TAG:思維 | 梵高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