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年人類滅絕,那麼未接受完整教育的幼年人類能發展出怎樣的"畸形"文明?

突然想到一些遊戲中的文明,比如蒸汽朋克之類的。如果已經建立完整工業體系的成年人類滅絕殆盡,那麼尚未接受完整教育的幼年人類如何長大並發展出另類的文明?或者壓根……?

動物依照本能可以在另一片山林生活,

幼年人類脫離現今的教育體系,也可以嗎?


瀉藥。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要看你怎麼定義「幼年」。

如果幼年分界線是國際上定義的5歲,也就是說5歲以上人類全部死亡,只剩下5歲以下,這種人類的幼體基本是不能獨自存活的,最後會在悲慘中迎來滅絕。

如果你把幼年的分界線定義為10歲(其實這個年齡已經不叫幼年,而叫少年了),也就是只剩下10歲以下,這些人具備了少許生存能力,但是絕大多數都不事生產,也就是說他們中的大部分並不知道怎麼生產食物、衣服,也完全不懂各種機械、房屋怎麼製造。城市的孩子很大幾率為超市賣場里的資源大打出手最後耗盡存儲的資源死掉或者逃避到農村。農村的孩子倒是很可能把農活撿起來,躲過死亡的命運,但是農業機械是難題,他們估計能知道怎麼用,但是維修,製造,基本抓瞎。整個文明暫時倒退到農耕時代。等這批人的倖存者穩定下來並長大,他們中的少數也許會前往城市的廢墟,在故紙堆里尋找過去的技術,逐漸謀求重建現代文明,但也許不一定會成功。

如果你的幼年再放寬,定義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其實17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智已經跟成人無異,其中很厲害的已經自學到大學本科甚至碩士博士的水平,只要維護好網路就算失去教導通過自學都能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缺的只是經驗。如果沒有爆發亂七八糟的戰爭什麼的,文明最多倒退百年,很快就會重建跟過去差不多的文明世界。


《異常生物見聞錄》中930章至957章的劇情就描述了這樣的故事。


推薦你看一下大劉的《超新星紀元》,背景和你假設的差不多,講述的是由於超新星爆發導致所有成人都死亡,只有孩子們執政的荒謬時代。


只剩十歲以下的就會滅亡,因為競爭不過老鼠。十歲以上十四歲以下,有機會生存,因為這個年齡戰鬥力基本可以應對小型動物,也能組織起來,依靠團體力量生存。但是得堅持到能生孩子的時候。那時估計殘留的機器已經不能用了,只有從頭開始發展文明。

如果十四歲以上,就可以先使用純機械的東西,維持電力供應比較難,但靠柴油發電機,可以保證局部供電。所以,基礎的網路還是可以建立,而且十四歲的孩子中肯定有已經掌握網路技術的了,這樣解鎖已有技術沒問題。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團隊能否建立。孩子的道德觀念還沒完全建立,完全以弱肉強食規則建立社會的話,有技術的孩子不一定有話語權。估計,部分由有技術又有戰鬥力的孩子當頭的群體慢慢會征服光有戰鬥力的孩子當頭的群體。最強大的群體一定會解鎖更多的技術,所以科技樹不會歪的。


基本上就是那種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吧。依據就是各種校園霸凌中表現出來的,未成年人表現出來比成年人更差、更不完善的道德觀,更赤裸裸的欺凌。


《超新星紀元》了解下


你們怕是沒看過《蠅王》?


書籍和網路還在嗎?


瀉藥,按最高贊的思路,只保留5歲的真兒童群體,5歲以上大人在不進行提前教育的情況下集體消失,4歲以下小孩由於生存能力過低故,可能連門把手都摸不到被控死在家中,不妨忽略之。

以答主所在的十八線小縣城A小區為例,計平均每層2-3戶共計10口人,按每棟樓10層*每號樓3棟*A小區共計20棟樓*5歲兒童佔小區總人口的1%(根據世界人口年齡分布)來算,整個小區大約60名5歲兒童,整個中國大約1500萬名兒童。

大人集體消失,網路電子通信中斷,孩子們在發現QQ、農藥、家長集體下線後,必然會想到走出居民樓查看情況,在小區內到處呼喊「有沒有人」,其他孩子聽到聲音後也會回應並向呼喊者靠攏,這些人會集體地搜尋小區內的其他倖存孩子、聚攏附近的社區商店和居民住宅中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蠟燭、藥品、五金等)、確定統一聚居地或聚居範圍、前往附近小區探查情況、並很快地發現所有孩子都是5歲這一顯著特徵,這樣早期的孩子組織就誕生了。不排除這其中有極個別孩子閱讀過或擁有《超新星紀元》等開掛書籍,那麼這個孩子所在社會的治理難度將大大縮小。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較大傷亡,比如很多孩子會直接被控死在防盜門內,爭搶食物誘發踩踏或鬥毆事件,孩子冬季迷失在室外進而出現傷亡。

而農村孩子,不妨計某自然村1000人,則5歲兒童共10人。農村孩子相比城市的優點是孩子自理能力相對較強,更適應無電的生活狀態,且鄉村土灶容易烹飪米面等生食,居民住宅更容易進入,但劣勢是人口密度過低,易因缺乏充分智力資源而被控死在新手村。偏遠山區可能存在野獸入侵現象。

具體而言,孩子社會會面對幾個嚴峻的問題,比如核心的食物問題。城市的便捷食品主要儲存在大小超市和居民住宅中,拿答主所在的十八線小城市為例,答主家樓下和馬路對面各有一家坐落在居民樓底座的小型社區超市、一公里內有三家更大體量的中型超市、兩公里內有兩家規模和沃爾瑪/家樂福相近的地下雙層大型超市,超市都存在可以強行用石子等堅硬物體遠距離破拆的玻璃圍牆,且個別居民住宅位於樓底座或存在樓外樓梯的二樓,也可以用同樣方式破拆進入,從而獲得多樣的生活必需品,我所舉例的這些儲備食物理論上足夠小區內孩子消耗半年,農村超市人口比和城市相差不大,而且各家住宅更容易進入,所以綜合講食物問題並不嚴重。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腐敗、食物中毒、食物爭搶、營養不良等問題,但這些問題按照現在頂尖小孩的知識面來說都不難解決(比如朋友圈經常被曬的那些),或者不至於爆發集體死亡事故。

除此之外,疾病問題也是值得擔憂的,因為對於5歲孩子來說,唯二能做的只有利用藥店的極個別感冒藥治療感冒或流感、利用紗布類處理傷口,其他疾病基本只能聽天由命,出現屍體後能否妥善掩埋避免瘟疫,並維持群體心理穩定也是一個問題。

食物和疾病這兩點是孩子社會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人類在遠古時期需要面對的問題,另外一個我能想到的大問題就是氣候問題。如果災難爆發在冬季,我國東北地區會出現比電影《後天》更可怕的狀況,城市孩子沒有可供燒書取暖的壁爐,傳統農村孩子必須獨立處理複雜的燃煤取暖工作,除了室外加穿外套、室內多蓋被褥外,我沒想到什麼好的解決策略。而且嚴寒也會嚴重阻礙孩子們的覓食和社交進程。

但是最大的問題卻不是疾病、食物和氣候,而是大人社會瞬間消失所帶來的次生災害,這點在劉慈欣《超新星紀元》中以八個月過渡的形式巧妙削弱了(」削弱了」是指即使原著讓大人們停留了八個月,實際發生的大多數災害仍屬於次生災害,比如主人公主席同志叫來當地消防員才解決的火災)。

比如一旦發生核電站或化工廠泄漏、水利設施或地下管道損毀、動物園或養殖場失控等次生災害,孩子社會將毫無招架之力。還是拿答主所在的十八線小城市舉例,我家五公里外有一家主營石油加工的化工廠,我家三公里外有一片土狗交易區(畫面太美不敢想^_^),我家兩公里外是一條地理教科書掛名的半公里寬的大江,江上有一座全國知名的水電站,我所在的居民樓就有自己的供水設施、天然氣管道、電力供應裝備……如果大人們在消失前不能妥善解決好這些問題,那麼孩子社會恐怕就是一部類似於《2012》《殭屍叔叔》《聊齋》的恐怖片了。

假設沒有次生災害,孩子社會延續下去是沒有問題的。在政Z方面,鄉村孩子會普遍地朝核心城區聚集,城市孩子也會向主城區方向靠攏,屆時每個縣城的人口規模不會比古希臘更大,容易實行直接民主,但由於孩子們智力的局限及極少數天才少年的存在,也可能出現孩子們普遍放棄自身權利,允許個別孩子專制的局面,統治結構可能是劉慈欣《超新星紀元》中描述的班級式治理結構。

在科技方面,大人時代的某些不吃配套基礎設施的科技遺留會被首先繼承,比如汽車、飛機、輪船、武器、發電機,當然也不排除酒泉市某些熊孩子作死,持有這些逆天級設備的孩子集體也會更容易掌握地區的領導權。但由於現代工業系統的複雜性,動蕩中的、處於蒙昧狀態的、割據的孩子社會將長期無法繼承工業系統的操作模式,長期的擱置將導致眾多科技設施癱瘓崩潰,重建難度極高。孩子集體的長期任務會是搜集並配給現存食品、恢復糧食生產、整頓社會秩序、交往周邊文明,類似於文明5中玩家按照自己的思路造好了房子和兵,AI接手後需要相當長時間恢復生產的模式。

具體到社會模式,我認為傾向於西歐早期的資本主義模式,因為社會上的等待孩子去發掘的科技遺產數量相對於人口數量極大豐富,類似與地理大發現時代大西洋沿岸的狀況,至少倒退了兩百年。雖然生產力嚴重倒退,但是由於人口數量的極具衰退,人們的生活狀態會大幅度改善,類似於現在地廣人稀的歐美各國,除此之外恐無本質區別。


突然發現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有一本大劉的小說《超新星紀元》推薦你看一下。講的就是你提出的這個話題!


如果能存活,便會重建文明,如果不能,game over


個人認為是闊以的!重新再來嘛!有一定的幾率發展得可能比現在更好,創造嘛,就是不停的從零起步,成功,歸零,再創造,再歸零,無數次後,總有厲害的傢伙們超越現在的我們!


很多人都太低估人類的學習能力了,在安逸的環境下也許不弱,但是在絕境中,不要小看人類的學習能力以及求生慾望。雖然成年人類消失,但是現有的幼年人類(只要會思考,除非是還在哇哇叫的嬰兒以及四五歲還在玩玩具的小孩)會不斷聚攏團結起來,雖然可能整個會被某一個年齡較大的個體控制,但是這個集體已經可以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以及儲存下來的食物渡過最弱小的時候,例如,城市可以抵擋住大型的野生動物,農村雖然分散,但是依然能夠憑藉工具自保,加上農村孩子會些農活,養活自己不難,實在不行就可以尋找糧倉,成年人消失了,人口會大量減少,剩餘的食物足夠幼年人類撐過這段弱小的時期,憑藉書籍以及存儲設備中的知識,先自保,最多在100年內恢復現有的科技水平。至於會不會發展出畸形的文明,我可以確定是不會的,雖然幼年人類弱小,會找剩下人類中其他年齡較大的人作為依靠,但是並不會代表他們不會思考而一直任人擺布。首先他們在成長起來後有能力去反抗較大的個體,其次就是會去學習,在知識中了解到曾經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就像文藝復興中那樣,去構建民主社會的藍圖。

這個問題很類似成「把章魚的觸手砍成只剩下一條,他以後長出來的觸手會不會變成別的樣」的問題,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僅會長回來,還會和原來的觸手長的一模一樣。


我不認為在成年人類滅絕後,幼年人類之間能保持現有的社會秩序或創建能穩定維持下去的新秩序,更不要說創建一個新文明。退回到原始文明倒是比較可能的結果。

《蠅王》里的故事很像這個問題的一個縮影。核戰爭中一架乘滿孩子的飛機被擊落,孩子們落到一座無人島上,想要團結謀生。但其中一部分嚮往野蠻、個人專制的孩子漸漸不滿於受另一部分尚余理智、想要模仿文明民主制度的同伴管轄,最終前者勝過了後者,全書以最原始方式的殺戮收尾,以文明世界的代表——成人軍官的介入及其對文明的暫時性拯救告終。

在書中的時間段里,專制派和民主派二者看似是對立的,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在全體孩子內心人性和獸性的鬥爭中,前者輸得快了點,後者稍慢了一點。

自私到底是生物的天性,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它將朝極端演化,演化完畢的模樣往往是惡。生活中遇見的善,是社會教化的結果。當不再有強制力來保證社會制約和道德規範的實行,人將無法再繼續從社會中獲取教化(被動或主動放棄),改變自我的重要動力不復存在,趨向自己原始的天性也是必然的。比起民主,專制大概更趨向於人的本能,正如文明和野蠻相較。

再從整體層面說,幼年人類大多無法擔任原先成年人類的各種職業,而構造一個社會是需要各種職業角色的扮演者維持其穩定運作的。即使幼年人類勉強分出各項職業,也會因專業技能、知識水平上的不足而導致知識傳承的斷流與社會穩定性的破壞,進而導致文明的退步。到最後,每個人所受的一切教育,乃至他們對自我身份的認識和定義,這些文明社會的象徵,也將逐漸消亡。

放眼到全世界,不同地區的兒童,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值得考慮的影響因素。《蠅王》中的孩子主要都是中產階級子女、教堂唱詩班成員之類,再不濟也出身城市家庭,受過教育。這樣的一群孩子在獨自生活的情況下尚且如此,若故事發生在某個經濟貧困、教育落後、社會動蕩的地區,又會怎樣呢。

況且,以上推想還都建立在「幼年人類能夠獨立保持長期生存狀態」的基礎上。

總而言之,天真與惡,可以兼容。

畢竟都是本性,或本性的產物。

以上,感謝。


至少宗教和現在類似吧。

看朋友圈微博轉發的錦鯉,遇到什麼幫助都感謝錦鯉,像不像被人救下後只覺得是佛主/基督/真主保佑的信徒。

也不知道這些感謝錦鯉的人,在網上有沒有嘲笑過這種信徒


成年人突然消失了。孩子們興奮無比,可以盡情的玩耍了。

但幾小時,孩子玩累了,來到飯桌前準備吃飯,但並沒有人送飯過來。有些孩子還有些零食。於是孩子們為了零食大打出手。

孩子們分幫結派,被孤立的孩子先死去。一些孩子找到了超市。於是剩下的孩子吃完一個超市的食物開始尋找下一個超市。這個過程中,有些孩子吃壞了肚子死去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