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無法安於當下的枉然
- 過去在心上,未來在夢裡 -
#咦呀的即興小詩#
你以為你在哪裡
我就這樣用手探著,尋你的風信
大地,風和雲,都靜靜不說話
不告訴我你在哪裡
只是風吹過來
小魚在低語
——咦呀
如何面對無法安於當下的枉然
只有當下,有我們唯一能夠觸及的世界。
沉湎過去,或者憧憬未來,都是我們的一個幻夢。夢一直都在,而唯有當下,是真實的夢境,而我們,每時每刻,身臨其境。
每一個當下,發生了關於我們的所有事情,當下真實地描摹和記錄了我們即時的生命狀態,於是,當下便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場即時紀錄片,一個人唯一存在的此時此刻此地。當下,是我們面對的唯一現實,唯有當下,才是我們真實擁有的。過去式和將來時,都不屬於我們所要面對的真實。
因為當下的容許,我們置身於其中,而當下,屬於存在與發生,當下之時,便是存在與發生之時。安於當下,旨在於以自己的存在,並允許其發生。
安於當下的幸福感和踏實感
當下所在,在於我們的身心合一,做一件事情有做一件事情的心態,便是投入於當下,也能充分感受到當下,此時此刻會有一種充實的圓滿狀態。學習的時候,只管專註於其中,散步的時候,也任由心的放鬆,面對美食,縱情大快朵頤·······這樣的狀態,很真實,真實得令人沒有察覺而感覺安實。如果快樂,便快樂得毫無顧忌,如果傷心,便傷心得毫無防備,一切都很實在,因為我們容許它的自然發生,並且自願與它順合。
安於當下,其實是一種自己獨屬於此時此刻的境地。當我們融情於其中,便能很充分地與此交互,不會隨意左顧右盼,受到過多外在聲音的影響。於是,於我們而言,這邊是對當下的享受,我們,僅僅在這裡,就已經安然。我們願意自己的當下,這很珍貴。
無法安於當下便難以感知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安然,很多被視為三心二意的事情,其實正是影響了我們無法安於當下,以致於我們越來越容易浮躁,越來越容易空虛,哪怕是尋常日子裡的小事,都在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如果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飯,一邊吃飯一邊想著其他的事情,便是身心分離的一種狀態,很容易讓人心猿意馬。
倘若,我們身在此處,而無法安在,如此便少了感知,我們的生命體驗也會單薄許多。我們會沒有辦法真實地感知到自己的生命,沒有辦法和自己發生聯結,人事之間的能量流動也會因此削弱很多。
我們越是不願意處於當下,便會更難於安在當下,因為沒有接納當下的事物,也就無法接納當下。當下不屬於你,那麼當下的一切都與你無關,你的一切都與你無關,包括你想要的踏實和自在,都無法在當下進來。因為這些都在裡面,無法接受它的載體,便無法接受內容。
我們很多時候,會顯得浮躁,就是因為無法安在於當下,被過去的事情牽絆,被未來的事情困擾,一方面,會對過去那個時刻的自己進行批判質疑,或者懊悔,另一方面,對可能存在的結果進行主觀臆測,對自以為要發生的事情感到恐懼和憂慮。不願意承認當下的發生,或者不願意承認當下的自己。
如何調整自己無法安在當下的狀態
接受,其實是唯一的方法。我們會習慣性感覺到「接受」這件事情,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所以才不願意如此。是因為潛意識中,對待事情,我們總是會將「接受」默認為貶義,認為「接受」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委曲求全,是一種被動的反應。
然而,「接受」一事,也可以由我們說了算,以主動的姿態去接受。當我們開始以主動的姿態去接受它,我們便是接受了發生,這意味著我們願意承認當下,承認當下的自己,承認了真實。
我們知道,真實帶來的坦然,能夠令人不再顧慮重重,而坦然當中的平靜,會讓我們開始沉著地應對當下的實況,用覺知的心態,重新去有意識地做出不一樣的行動。正是接受了,才會有改變的繼續,才有新的釋然。
其實,一旦我們開始主動地去接受,我們會更加願意為自己負責,更加有驅動力去重新以新的心態去對待當下,重新改變當下的時態。
面對當下,心意很重要。面對我們的生活,面對我們絕無僅有的當下,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意,這對於我們能否安然於當下,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們有多麼渴望能夠塑造一個完整的令自己滿意的自己,我們多麼渴望能夠更好地融入生活,我們多麼渴望去更好地為自己負責與擔當,我們有多渴望更好地活出自己的好狀態······我們有多珍惜每一刻新鮮的空氣,我們有珍惜自己所懷有的一切,我們有多珍惜自己乃是自己的唯一······有渴望,會珍惜,我們就會去靠近更完整的當下。
我們能夠觸碰的只有當下,能夠發生的,也只有當下。而當我們願意珍惜它,願意安然於此。那麼,我們就能夠完整地擁有當下的自己,不畏懼痛苦,也不害怕失意。凡此發生,便只管允許,我們便會更加充滿完整而真實。
當下,我們在這裡,便一直在這裡。不緬懷,也不憧憬,只為當下存在而發生,不負於枉然。
在文字里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