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巨星雖隕落,世家永流傳!金庸家族為什麼那麼厲害?

金庸走了!

對我們多數普通百姓而言,他就像沒有走一樣。不少人心中有他,是因為他的作品還活著。

現實里,我們壓根看不到金庸,也跟他沒啥關係。作為一個94歲高齡的老人,他的肉身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於我們恐怕已經沒有太多的區別。

我很少看過金庸的小說,小時候借鄰居的書看過《雪山飛狐》,但是電視劇肯定多數人都看了不少。我們這輩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多數都是應該看這些電視劇長大的吧。

但是,最令人心裡敬佩還不只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世家。

何為世家?百科解釋是指門第高貴、世代為官的人家。我個人覺得這個解釋太低俗了,還是高貴和當官。在我心中的世家,不只是高貴,更多是大家。金庸的一家,多數都是大家。正可謂是,一門七進士,叔侄兩翰林。

看看上圖,才知道金庸世家多厲害。

金庸先生,原名名查良鏞,鏞字拆分而為金庸。他出生於浙江海寧名門望族査家,明清兩代,海寧查氏科甲鼎盛,共出了22個進士,成為江南有數的「文宦之家」。康熙年間創造了「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查氏宗祠還有康熙皇帝曾親筆題封:「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下面,我們具體看看金庸他家都有哪些今天我們都熟知響噹噹的大家。

穆旦:金庸的堂哥

穆旦原名查良錚,金庸原名查良鏞。二人是同族,一族之中的遠房兄弟。但是由於金庸出於海寧査家,穆旦出於天津査家,據說兩人終生未曾謀面。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

1914年,袁花小鎮的新郎查樞卿與新娘子徐祿結為夫婦,徐祿即詩人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最小的堂妹。成親以後,查樞卿與徐祿感情篤深,先後生下長成的有良鏗、良鏞、良浩、良棟、良鈺等五子二女,查良鏞(金庸)是老二。年幼時,查良鏞常隨父母到表舅徐申如家作客,與回鄉度假的表兄徐志摩作伴。徐志摩乘飛機失事遇難後,查家以輓聯「司勛綺語焚難盡,僕射余情懺較多」表示哀悼。

錢學森:金庸的表姐夫

錢學森的岳父、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和金庸是同宗姑侄,所以蔣英是金庸的表姐,而蔣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

錢學森是誰?當然是如雷貫耳的人物。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瓊瑤:金庸的表舅甥

瓊瑤是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 。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蔣百里:金庸的姑父

蔣百里是清末秀才、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蔣百里1901年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1906年留學德國,回國先後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及代理陸軍大學校長。1912年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913年,任袁世凱總統府一等參議。1937年出版了軍事論著集《國防論》,是國民黨將領中的第一人。並在日後一定程度的影響了白崇禧等人。1938年11月4日,蔣百里病逝於廣西宜山(今廣西河池市宜州區)。蔣百里的副官居然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緯國。

金庸家族其他成員:

而我國著名的古建築「糾偏大師」曹時中是金庸的妹夫,已過世的北京德雲社演員張文良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親叔伯兄弟。

昨天,我在朋友圈發帖說:「巨星隕落,世家永名」並配了金庸家族圖。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是:這是為什麼呢?意思是為什麼金庸他們家為什麼那麼厲害!

我說說我的理解:

1、家族是具有傳承效用的。如果沒有傳承,只能說這個家太過於普通。所謂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金庸的查家是明清時代就積累傳承下來的。即便到了民國,所有的積累有都還在,自然起點就高很多。所以,現在人們培養孩子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拜託,咱們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線。當然啊,這是一個大概率。

2、那時候沒有計劃生育,要是搞計劃生育,這些人早就被計劃掉了,是吧。側面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具備條件,能夠養好、教育好,還是要多生孩子也多種樹啊。

3、家風家教那是必不可少的。海寧查氏: 詩禮傳家, 講信修德。是咱們現代人,想學都學不來的典範。

對金庸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祖父查文清。查文清是海寧查氏最後一個進士。,1890年任丹陽知縣,第二年便發生了「丹陽教案」,查文清不願讓無辜百姓獲罪,扛下「縱逸」的罪名,辭官返鄉。

查文清身上,海寧查氏家風體現得淋漓盡致:詩禮傳家、科舉入仕、為官清正、人格清貴。崇文不崇武,被認為是查氏普遍的共性。崇文不崇武,被認為是查氏普遍的共性。唐太宗、玄宗兩次封濟陽查為天下第一姓,並稱國之柱。宋朝查氏才專門訂立「讀書為本」,排武崇文的祖訓家規,戰亂時,則以遷徙謀生存。

海寧查氏崛起於明代,鼎盛於清康熙時期,將崇文風氣發揚光大。據賴惠敏《明清海寧查陳兩家族人口的研究》統計,明清兩代「查氏獲得生員資格人數為800人,考取進士、貢生者共133人」,尤以康熙年間為盛。

查氏家風崇文,以文興盛,也曾因文獲罪。清代,海寧查氏便兩次捲入文字獄:查繼佐被無端牽扯進「明史案」,查嗣庭因科場試題案獲罪,但海寧查氏崇文之風不改。

曾著有《明清兩代嘉興之望族》的潘光旦以為,凡是世家,「都有血緣上的活力」。

就查家而言,且不論血緣,海寧查氏在族內,多有勸學助學之風。比如金庸所述祖父曾設「義莊」,在採訪中,查氏後人幾乎人人提及。

到現代,海寧查氏崇文之風不減。其中最負盛名者,當屬查良錚和查良鏞這對堂兄弟。前者不僅以穆旦詩名博得「百年中國第一詩人」的美譽,還是傑出翻譯家;金庸開創了武俠小說之盛世,惠澤華人社會幾十年,作品發行據說早已超過三億冊,還是傑出新聞學家和社會活動家。

查濟民是現代查家的一個典型代表。他是香港知名實業家査濟民是世界紡織大王。作為海寧查氏的傑出後裔,無疑,查濟民承繼了查氏家風。在採訪中,不時有海寧查氏後人提及查濟民。

「他把『修身、齊家、愛國、和天下』作為座右銘,實事求是作為行事的準則。這些都使我終生難忘。」科學家周光召在《一生求是查濟民》的序言中這樣評價查濟民。查濟民曾經說過:「中國傳統講仁、義、禮、智、信。仁是什麼?待人寬厚一點,待人好一點就是仁。人活在社會上必須彼此尊重、互相容忍……所謂『為富不仁』,在中國傳統社會是一件很差,很差的事。」而他本人也身體力行,熟悉的人從他和家人身上看不到有錢人的驕奢跋扈,鋪張浪費也是嚴格禁止。

言傳身教, 查氏家訓不斷傳承,這一切才造就了真正的世家。到了近現代,查氏不僅文史人才多,也有很多社會活動家、專家教授,理科、商界也出了不少人才,「查氏社會適應能力很強,又刻苦好學,與時俱進。」

以下是,大家不妨一讀:《查氏家訓》

我今年老,戒爾諸孫:凡在童稚,讀書為本。勤儉為先,兼知禮儀。及其成人,五常莫廢,出則有方,入則孝悌。兄弟之間,本同一氣,切勿相爭,自相棄矣。妯娌之間,紡織為最,雖雲異姓,和如姐妹。

戒爾子孫:毋貪於酒,酒能亂性,亦能招禍;毋貪於色,色能喪身;毋學賭博,賭則敗家;毋好爭訟,訟則受辱。凡此四事,警之戒之。

和於鄰里,睦於親切。擇良而交,見惡責己,毋墮農事,毋失祖業,順之則行,逆而則止。言必擇善,行必和緩,毋以暴怒,招其禍衍。

食但充口,毋貪美味;衣但蔽寒,毋貪綾絹。非禮勿取,量力節儉。凡使奴婢,亦當寬緩。凡此數事,斟酌而行。

戒爾子孫,謹守良規,從之者昌,逆之者殃,成敗之際,如在反掌。

(參考資料:《江南周末》文章,金庸家族為何長盛不衰?)


推薦閱讀:

TAG:家族 |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