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亡以後,堅持抗清到最後的是原本的農民軍領袖?

為什麼原本反抗大萌的農民軍李定國等會堅持到底,而南明的軍閥總是早早就投降呢?


要理解現象,首先要找原因。

那麼,明末農民為什麼會起義?我這裡暫且用顧誠老先生《明末農民戰爭史》中的論述來總結一下。

第一個原因:土地兼并

對中國的農民來說,土地就是性命,沒了土地,活不下去,只有造反嘍。

第二個原因:自然災害

這是饑荒

這是水利失修

告訴我,如果是你,你造不造反

哦,還有第三點:賦稅

明末大順大西的首領李自成,張獻忠都是關中人,那時候陝北關中是什麼樣的呢

嗯,明末不要出生在陝北

所以明末農民起義,是階級鬥爭,是萬千餓殍忍無可忍要效仿一下「奮臂螳螂」殺出一條生路,你可以說他們不先進,但不能說他們不正義

至於明朝的降兵降將這跟明朝的兵制和軍屯敗壞有關

所以對他們而言只要後金要給餉,給誰幹活不一樣?

因為明朝的軍隊的餉銀是「朝廷」提供的,所以軍隊在一定的意義上是忠於朝廷的,但是明末的朝廷已經發不出餉銀了,所以為什麼左良玉驕橫跋扈、殺良冒功還有恃無恐?

因為他有兵啊!他知道,只要他有兵,朝廷就就會近乎於無限制的拉攏他。他算是一個軍閥,但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軍閥,因為他本質上還是「大明的狗」。朝廷敗亡,他也失去了支持。

而農民軍抗清時期本質上是已經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政權,而那時的明朝卻已經分崩離析,原來忠於明朝的將領及兵士失去了朝廷的支持身後只有一團亂麻的南明和虎視眈眈的農民軍,所以投降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滿清成為了最優解。

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南明自己內鬥不暇,農民軍和他們有著天然的矛盾,而投降滿清不僅在大義上有著迴轉的餘地,而且在投降後所取得的實際利益上,滿清給出的價碼也更加優厚,畢竟孔有德就是一個良好的範本。

回到農民軍本身,農民軍的誕生源於明末的土地矛盾與階級矛盾,而滿清對中原的征服卻綜合了以上所有矛盾外加民族矛盾,滿清是明朝所有民族的敵人,這也是為什麼農民軍後來與南明政府聯合的原因,農民軍肯定不能和想搞死他們外加剃頭的滿清合作。所以他們選擇了南明,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共同的旗幟對抗一個共同的敵人。

況且,明朝將領那麼多,投降那麼一部分還極有名氣,自然顯得明朝很多將領都投降了,不要忘了南明抗爭了多少年,留了多少血,那些不投降的人史書不留名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名字。

歷史上沒有那麼多忠臣,歷史上也沒那麼多小人。

PS:修改了兩次,鄙人才疏學淺,若有錯繆遺漏,歡迎指正。


滿清入關之所以讓明朝官吏望風而降,就是因為漢族地主階級對於階級的熱愛遠超對於民族的認同。他們不僅不在乎皇帝姓什麼,也不在乎皇帝是哪個民族的。由於它們本身身居高位,有背景又有錢,自身是官僚通曉中原情況滿清又不得不用它們治國,所以它們認為只要鐵了心當漢奸待遇不會差。至於人民群眾,地主老爺甚至都不認為自己和「泥腿子」是一個物種,更別說什麼民族感情了。

而滿清本身處於剛剛封建化的社會階段,對中原不存在制度優勢,所以無法徹底對抗漢文化,因此民族政策上分而治之,把前明降臣從民族壓迫的圈子裡划了出來,等民間被收拾得差不多了,再用文字獄滅了任何它們不放心的漢族地主官僚。

也就是滿清集團的政策讓漢族地主認為民族矛盾沒有上升到他們不能承受的地步,所謂為了解決階級矛盾直接在民族問題上選擇投降了。

農民軍和無數普通民眾則遭受了階級與民族雙重壓迫,只能奮力抵抗了。


誠如網路左派和知乎滿克思們所言:滿洲皇帝和漢人皇帝沒區別,都要收稅,老百姓無所謂。

那對於農民軍來說既然都要收稅,一個還要剃我頭那我為啥不和他狗x的干到底呢?


因為自古以來,人民群眾就是愛國主義的堅定實踐者——除了民族共同體,他們不再有其它的政治歸屬,國家存亡和民族興衰對他們的命運有直接的影響。權貴則恰恰相反,資源的豐富帶來選擇的多樣,導致權貴必然在民族鬥爭中採取一種機會主義的態度,其中多數走上賣國投敵的道路。

滿克思主義者的詭辯論無非就是比爛,利用一種壓迫的存在性來論證另一種壓迫的合理性。至於作為歷史主體的人民,滿克思主義者是從來不會也不可能予以考慮的——畢竟強調了人民,就必然暴露滿清統治集團反人民的本質。


給你舉個例子,隋末李世民一戰擊敗王世充竇建德兩個軍閥,王世充可以繼續當貴族戰俘(雖然後來也呵呵了),竇建德卻被砍頭了,李淵給的理由是王世充雖然割據,可他本來就是貴族,只是做了稍微越位的事情,竇建德同樣割據,可他是平民,沒資格參與這場遊戲,所以你明白為什麼農民軍抵抗到底了吧?


推薦閱讀:

TAG:清朝 | 明朝歷史 | 南明 | 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