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年李定國南明軍殘部能夠大勝緬軍,一百年後清緬之戰,清軍卻失敗,清軍實力為何衰落這麼快?


很大程度上,因為乾隆年間,緬甸軍隊已經實現了半火器化,而清軍對此茫然不知。

如明瑞、觀音保等人,就每每臨陣慨嘆:「酋之火器犀利,倍於我朝,實不可預睹之……」

話說,從雍正年間到乾隆後期,整個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各個政權,基本都開始大量引入西洋槍炮,甚至以西法練兵。

唯有我天朝上國,嚴格恪守「漢軍不可付以火器」的祖訓,把熱兵器當作秘密武器來珍藏。

以至於到了道光年間,全國能找出的最好的火炮,還是康熙征葛爾丹時期製造的。

我大清的事,永遠這麼神奇和新鮮。


李定國入緬:當時緬將認為明朝皇帝逃來避難,明軍肯定已是些潰不成軍的散兵游勇,並不足懼,看到文選軍.中有不少馬匹,竟派二百餘騎闖入文選營中搶馬!文選大怒,整兵反擊,可憐這二百多名緬兵,被明軍追至河中,紛紛溺斃。

緬軍主力(曼德勒,可能很多只是當地土著)在江對岸列陣迎戰。 緬軍自恃人多勢眾,對南明軍隊看不上眼,主事大臣變牙簡說:「漢人無狀,然亦不多,須俟其盡渡,然後扼而盡殲諸江中可也。」文選兵坐在木筏上魚貫而渡,剛渡過一百多騎兵,文選在對岸下令吹起號角,百騎一鼓而前,緬軍抵敵不住,陣勢大亂。明軍佔領灘頭前進基地後,文選主力陸續渡河,全面進攻,緬軍大敗,被殺傷者據說在萬人以上

清緬戰爭:清緬戰爭,是十八世紀末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我國雲南普洱地區,中國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國力強盛的清王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這場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滿清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滿清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當然清政府很長時間都不知道是它造成中南半島上這一大變局,既削弱了緬甸,又挽救了暹羅,而是耿耿於懷在全盛時期無法打服「南荒小夷」。乾隆晚年時曾說過,「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

兩者規模完全不同,前者是戰役,後者是戰爭

這種勝仗清緬戰爭也有:明瑞出木邦後,克舊小,渡大疊江,經錫箔、大山等土司管轄地區,在蒲卡處殺敵數十,擒獲數名緬兵,偵知有九千緬兵屯駐蠻結(今緬甸南渡河以東),便於十一月二十九日率部直逼蠻結。蠻結緬兵在各險要處分扎十六營固守。第二日,明瑞分兵三路,自率中路,領隊大臣扎拉豐阿、總兵李全率部佔住東部山樑,參贊大臣觀音保、總兵長青率部佔住西部山樑,逼近緬兵營外兵列隊駐守。下午,緬兵自西部營寨出兵攻擊觀音保部,觀音保率所部奮力衝殺,明瑞中路也出兵接應,緬兵敗退,被殺二百餘名。緬兵兵器以火器和鏢子為主,無甲胄、弓矢,平地決戰不是騎兵強悍的清兵對手。緬人也說,交戰時候,最怕的是清軍彩甲騎兵(即滿洲八旗兵)。

清緬戰爭清軍戰果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水土不服,瘧疾肆虐,後勤壓力巨大

2.地方官員謊報大捷,延誤戰機

3.乾隆輕視貢榜王朝,渾然不知是個整合大半中南半島的大國

4.輕火槍重火炮,而東南亞戰場火炮無用,火槍被吊打


你想的太遠了。。。吳三桂在1662年前後,殺了2000+正白旗勇士(正兒八經的勇士)。。。此時還是正白旗最牛逼的時候


南明雖然是殘軍,但身經百戰,緬甸還及其輕敵,你不死誰死

清朝也明顯是輕敵了,此時緬甸軍隊裝備了大量先進火槍,還是憑險拒守。清朝方面對此毫不知情,甚至連對面有多大都不知道,當經驗包吃,你不死誰死


一百年,天朝酒色財氣夠腐蝕他好幾代人了。


殘明部隊最終還不是被緬軍磨死了。沒有群眾基礎,打贏都是暫時的,21世紀的美軍都要撤出阿富汗,伊拉克。游牧民族下了馬,戰力都嚴重下降。滿清中後期基本靠漢人打仗了。


乾隆自稱十全武功,有些戰爭真的沒必要打,耗盡國力窮兵黷武,有點像拜占庭帝國,但是幾次用兵西北和西藏蒙古還是很不錯的。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清朝 | 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