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好好聊聊迷茫病

我覺得最不迷茫的時期,是還在讀高中的時候。

那個時候不僅自己不迷茫,自己身邊的人也都不迷茫。

如果說誰覺得自己挺迷茫的,那真的是裝的,就像在假裝45度抬頭望見那明媚的憂傷一樣。

尤其是在高中生涯接近結束的時候,沒有人是真正迷茫的,只有人恐懼未來的到來。

因為那時候才十六七歲,一方面一群人需要被禁錮在一個地方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的日子快到頭了,一方面不管你和你以為的目標偏離了多遠,你都還有一個充滿了未知的即將到來的未來。

那種感覺像極了一百多年前從歐洲逃荒,遠渡重洋到美國討生活的人們,不管你口袋裡裝了多少錢,不管你在大洋彼岸有沒有同鄉和親戚,你都抱著一種隱隱的期望。


第一次大面積的迷茫往往來自於對於大學生活幻想的巨大期望撞擊現實後帶來的失望,失望久了就迷茫了。

尤其是在以前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大家被圈養在一個地方,獲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手段太過單一,別說手機上網了,連互聯網都沒被完全普及,出入網吧等於不良少年的代名詞。我自己剛上大學時看過一本99級的女大學生寫的大學生活的半自傳體小說,叫做《粉紅四年》。

她就在裡面提到,對於他們99級一代大學生來說,1998年播出的國產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是許多人好好學習,要考上一個好大學的動力。我很能理解那種心情,因為那時候我雖然還沒上高中,但是也每天晚上搬著小凳子坐在電視機前看完了那部偶像劇,裡面許多情節讓人對大學生活產生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好在後來我讀書的高中離大學還挺近,甚至經常步行去隔壁大學的食堂吃飯,對於這些東西有了一些心理準備,可是當你沒有真的步入那種環境之前,你對此的感受還是嚴重失真的。

我自己的經驗就是,我讀高中時想,到大學後至少可以怎麼怎麼樣,至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然後到了之後,這些近乎底線一樣的想法也被迅速淹沒了。

十多年過去了,我時常還會在別處看到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學生們剛剛步入大學之後的類似的沮喪情緒,那種情緒和當年一點都沒有變,我才知道,有些東西是無法改變的。

我們這種迷茫都是在巨大的無聊的環繞中慢慢催生的。

大家都會覺得原來大學生活這麼無聊啊,什麼都沒有,有些人會將這種原因歸結到自己的學校太差了,或者理工科大學的學生會說也許綜合性大學女孩子多的學校氛圍會熱鬧一些。

實際上是,再好的學校也難逃無聊的環繞,無聊真的是一切幻想的殺手。

這種失望帶來的迷茫的最大的原因是大家覺得,只要我上了大學,就能獲得一些讓我怦然心動的東西,即使自己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實際上所有的東西都是要靠自己主動去尋求,才能獲得的,於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會發生,巨大的無聊吞噬了自己四年的生活。

很多時候,你眼中的別人,也許心裡也和你一樣覺得無聊,即使每天用充實的學習來填充的人也不敢停歇哪怕一秒,那個在圖書館或者自習室里發獃的每一個瞬間,都會產生巨大的自我懷疑式的絕望,我現在做的這一切都有意義嗎?因為我少有的發奮刷績點的時期,每天都是這麼想的。

覺得無聊是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沒有得到是因為自己沒有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而沒有去努力是因為還沒想好自己到底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沒想好是因為不敢去想,因為有太多世俗定義的中規中矩的成功生活的標準在要求著自己,這一刻,就應該這麼做。

於是,一直到畢業,生活都在陷入一種毫無轉機的死循環。


第二種迷茫是部分人沒有過,也不會懂的,因為大部分人沒有真正經歷過畢業的壓力和未知的前途雙重衝擊下帶來的絕望,這種絕望跟本科時代比,真的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關於這個,我已經寫過太多了,只需要回顧就可以了。

弗蘭克揚: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

zhuanlan.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美國猶他大學博士生唐曉琳被證實已死亡??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女作家「六六」微博關於西安交大博士之死的評論??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羅正宇自縊??

www.zhihu.com圖標

許多在這種坑裡面打轉,又沒有想明白的人,都會覺得很迷茫,而且許多人已經病入膏肓,因為他們除了感到,焦慮,恐慌和渺茫和疲於應對日常生活之外,就再也沒有腦容量去想其他的事兒了,所以,對於這種迷茫,永遠沒有來自於自身的變局,只能隨波逐流。


再到後來,就是過了初入職場新鮮勁兒的迷茫了,許多人就像大學時很快就陷入了無聊的循環一樣,許多人很快就陷入了無聊的職業生涯,每天疲於應對著工作的日常,周末也沒有腦容量去思索個人主觀情緒以外的有意義的東西,總覺得想太多也沒啥用,周一早上起來還不是要老老實實上班,繼續著這麻木的生活,於是就墮入了無聊的死循環。

當他們有一天忽然跳脫出來看循環中的自己的時候,就猛然發現,自己的處境好像很尷尬,好像這一生真的會這樣在充滿無聊和慌亂中很快的過完,過去體制內的人會覺得一眼望到退休的日子很絕望,現在職場的人們會覺得人到中年被一下子三振出局很恐慌,卻又無能為力,想太多又能怎麼樣呢,過好這一天再說吧!

於是,有的人得過且過,有的人簡單得出了增加工作量就能收買老闆人心的奮鬥逼一樣的結論。

這兩類人在職場上面對挫折時,都會忽然陷入巨大的迷茫。

因為,自己沒有想清楚自己做這份工作的意義在哪裡,其實做一份工作的意義可以簡單直接了當到就是為了掙口飯吃,但是除此之外呢?你吃飽了之後,想要行有餘力去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如果這一塊是缺失的,那麼你的青年,中年生涯會像大學四年生活一樣,在一片無聊的循環中度過。


最後,我想講兩個小故事。

001

宋冬野一開始是有工作的,每天去上班,掙一份工資,這份工作他並不喜歡,但是他十分清楚他這份工作是為了他奶奶而做的,他要掙錢養他奶奶,所以白天就去上班,晚上和周末閑下來的時候再去想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這件事。

後來,他奶奶去世了,他就果斷把工作辭了,儘管辭職後的收入就沒有了,失業了可能連飯都吃不起,但是他還是辭職了,因為他工作的理由沒有了。

在那一時期,宋冬野把自己的生活費壓縮到了最低,每天買三個饅頭,再從樓下小賣部賒一包鹹菜,然後就躺著,發獃,無所事事。盡量多的睡覺,因為這樣消耗就會少,就不會餓。

睡得實在睡不著了,就起來繼續發獃,靈感來了就試著寫寫歌。

安河橋北那張專輯上的大部分歌都是那一時期寫出來的。

再到後來,開始靠唱歌有了微薄的收入,但仍然無法維持一個正常人的生活。

直到2013年快樂男聲,海選時不同的選手都先後唱了那首著名的董小姐。

宋冬野火了,走上了職業歌手的道路。

也許,在寫出來那張專輯的歌之前,他也是迷茫的,但是他知道,不到活不下去了,他肯定是不會再去中規中矩地上班了,因為那不是他想要的。他還在上班的唯一動力就是他的奶奶。

002

王小波剛剛跟著妻子李銀河回國的時候是沒有正經工作的。

他曾想過無數種謀生的手段,比如倒賣計算機配件,教人學英語,甚至還一度想過當貨車司機。

後來,李銀河供職的大學看在李銀河的面子上,給他安排了計算機教室的網管的職位。

畢竟王小波還是一個有正經學歷的人,後來教師隊伍有了空缺,就聘用他去當了一個社會學講師。

再到後來,在許倬雲的推薦下,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在新加坡獲獎,這個獎項既為王小波贏得一筆不菲的獎金,也為王小波在國內打響了知名度。

之後,他便辭去了講師的工作,走向了職業寫作的道路。

王小波是少有的會把謀生和個人追求分得很開的人,為了謀生,在他看來,當大學講師和開貨車拉貨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寫小說卻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他一生髮表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雜文,比如我的精神家園,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沉默的大多數等等,但是寫雜文並不是他的愛好,只是因為那時候給雜誌報紙寫專欄可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所以他就這麼持續地寫下去了,而且他也很少挑寫作話題,往往是編輯約稿什麼,他就寫什麼,還能寫得如此風趣,睿智,有自己的風格。我們從他的文字里就能看出,他的追求是在小說上,從他不同時期發表的小說,也能明顯看到他寫作功底和能力的進步,也許寫出一部偉大的長篇小說就是他最大的追求,可惜,我們都沒能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這兩個故事都是想要說,你在做什麼不重要,可是你為什麼要做呢?想清楚這個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很頭疼惱火複雜的問題,是治癒你迷茫病的第一步。


推薦閱讀:

TAG:青春 | 大學生活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