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股票越來越難賺錢了

這兩天,上證和深證的成交額又開始萎縮了。上證已經連續4天低於1000億成交額,這代表市場交投清淡。場內的資金普遍認為:都熬到這麼低的位置了,該賣的早賣了,沒賣的也割不動了。場外的資金普遍認為:目前仍是大熊市,還是等方向再清楚一些再入場。

既沒有太明顯的利好,也沒有太明顯的利空,大家每天就這樣乾耗著。

有朋友跟我抱怨說到,2018年炒股太困難了,買什麼都容易虧錢。上半年殺完中小盤股,下半年就開始殺藍籌白馬股。真的是喝口涼水都塞牙,買醫藥股都能跌停。散戶買股票是越來越難賺錢了!

其實,個股對於一般人來說難度還是太高了。如果沒有正確的投資策略、完整的行業分析框架,普通人很難把握一隻股票應該在什麼時候抄底,股價當前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市場現在是給予了高預期還是低預期。

我這分享一個實例,在今年8月的時候有個朋友來問過我「天潤乳業」,他買了就大跌,然後虧了22%。他看好的邏輯很簡單,他本人在烏魯木齊。喝了他家的酸奶覺得味道特別好,在新疆地區賣的好。

這隻股票你們可能不知道,但它家的「網紅」酸奶有些朋友應該喝過。樣子是這樣的,在各大便利店和百貨商場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酸奶的味道的確不錯,但因為運費保存等問題,它在本地售價是新疆本地的一倍。

天潤的網紅包裝銷售策略大獲成功,但好景不長。像奶製品這種日常消耗品,都是有銷售半徑的。天潤沒有強有力的營銷,也沒有形成一種品牌效應。而且這種包裝太容易被模仿了,其他幾家奶企很快就推出包裝類似的產品,而且價格還低很多。網紅效應紅利期消退之後,毛利和凈利潤都出現大幅下滑。

業績下滑,估值下殺,戴維斯雙殺來了。

買股票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只懂看歷史估值,PE、PB、ROE。但很多時候,高PE的個股一樣漲,低PE的個股一樣跌。看回上邊的天潤乳業歷史估值與股價走勢圖,在2016-2017年的時候,估值高達60-80倍,股價蹭蹭地漲。到了2018年,估值只有30倍,股價嘩嘩地往下跌。

老一代股民分析個股的時候,總會說到:「股價都翻倍了,太貴了肯定要暴跌」。這句話看上去挺玄學的,感覺就像剛入門的新手只會看股價炒股一樣。但老人家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市場對這隻股票的業績預期打太滿了,抱團資金太多了,業績邏輯被證偽,股價就會暴跌」。

天潤依然是一家不錯的企業,它的酸奶也的確好喝,但之前市場對它的預期太高了。不光是天潤,之前被帶量採購帶進坑裡的醫藥股也是一樣的道理。醫藥行業的高毛利本質就是讓消費者支付昂貴的醫藥費用。政府出手調控,出台政策削減醫藥行業的暴利,醫藥行業邏輯就被證偽。

部分朋友不喜歡買高估值個股,就是因為選股「容錯率」太低。高估值意味著市場給予企業高度預期,如果預期能夠一直維持,那當然是什麼事都沒有。而一旦預期被證偽,業績利潤下降不說,估值下殺還要再虧一部分錢。

散戶資產有限,很難形成體系配置。買100股茅台就已經要6萬多塊錢,想分三槍分批加倉,得20萬。對於普通人而言,買茅台就意味著梭哈。如果要避免行業踩雷,還要做分散配置,東買西湊,沒個30萬都感覺捉襟見肘。

未來,A股逐漸成為機構化市場,個股將成為機構們PK交易技巧和投研能力的戰場。散戶買股票越來越難賺錢,而指數ETF基金才是上上之選

但這個現象其實早已經開始。今年以來,比較出名的幾隻指數ETF份額幾乎都有成倍的增長:

我在之前也分享過一篇策略《溫故知新系列:行業龍頭超配策略》,在配置指數ETF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能力,細選幾隻龍頭股。

指數ETF購買門檻很低,100股也就幾百塊錢,但成份股包含了50隻個股以上。可以作為資產風險分散的基礎資產,避免個股踩雷的同時,也保證投資組合不會跟大盤指數脫離太多。然後用20%-50%倉位配置龍頭股(數量根據個人投研能力而定),博取比大盤指數更多的超額收益。

【藥師估值數據】1.0基礎版對外開放。跟著下面的操作教程,你們就可以在股市藥丸公眾號查A股、港股還有各大指數的成份股權重和估值數據,包括PE,PB,ROE,股息率。關注對應的交易品種後,還可以設置估值提醒。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 ETF聯接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