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 | 如何破解外媒網站的文章閱讀篇數限制?
昨天精讀社小夥伴問,在《經濟學人》PDF版上做筆記不方便,因此想去原網站複製粘貼文字,整理到Word裡面。可是,在搜到文章後,由於不是訂閱用戶,並且之前已經讀過幾篇《經濟學人》網站的文章,現在閱讀受到限制。這該怎麼辦?
先說最簡單的辦法:訂閱。
話說,「subscribe」本身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詞,意思不僅是「訂閱」:
如果這篇文章到這裡戛然而止,會不會太意外……當然,按照胡學長的做事風格,絕對不可能甩個包袱就走人。
其實,不僅是《經濟學人》,不少外國媒體都開始限制非訂閱用戶的文章閱讀篇數。例如,《紐約時報》只允許非訂閱用戶免費讀五篇文章。
有同學可能會說,這種閱讀限制簡直是赤裸裸的威脅,難道就非得看你家的報紙嗎?
確實,現在可供閱讀的內容有很多,但是像《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這樣的報刊,的的確確是重要的新聞和評論來源。而且,我們也得理解這些公司的難處。紙質訂閱用戶減少,必然要從電子訂閱這一渠道賺錢。如果報社賺不到錢,拿什麼養活員工?
話雖這麼說,付費訂閱電子報刊,終歸不是很多人的習慣。何況,我們也不是天天看報,有時候只是想找點學習資料,犯不著因為幾篇文章,多花那點兒錢——這不算摳吧?
不扯那麼多了,下面就分享幾條經驗,說說如何破解外媒網站的文章閱讀篇數限制。
1. 修改網址
這個辦法主要針對《經濟學人》。隨便點開一篇文章,發現頁面變成了這個樣子,學習的熱情瞬間蒸發了一小半。
這篇文章的鏈接是https://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737271-britain-can-take-back-control-europe-without-cutting-all-ties-right-way-do-brexit
我們只需要在最後面加上「/print」,就可以看到這篇文章的列印版。
我們把上面的網址修改為https://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737271-britain-can-take-back-control-europe-without-cutting-all-ties-right-way-do-brexit/print
我們發現網址自動縮短,變成了https://www.economist.com/node/21737271/print
頁面發生變化,看上去不怎麼美觀。(但至少可以看啊)
如果讀《經濟學人》遇到閱讀限制,這一辦法基本都能奏效。至於以後他們會不會修改這一設置,我們且走且看吧。
2. 網頁快照
大家使用百度的時候,應該注意到了搜索結果下面一般會有「百度快照」。如果遇到閱讀限制,可以搜索文章標題或內容,藉助百度快照閱讀文章的文字部分。
當然,有時候百度搜索無效,我們就得使用谷歌。(其實,大家完全可以直接跳過百度搜索這一步驟。既然可以直接跳過,我怎麼還這麼多廢話……)
在谷歌里,「網頁快照」對應的英文是「Cached」,先學習下cache這個單詞:
維基百科對該詞的解釋是:
讀完上面的解釋,我們發現,有的文章有網頁快照,有的沒有網頁快照。網頁快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緩存」。如果我們想找上面那篇脫歐文章,可以這樣搜索:
文章右側有個實心倒三角「▼」,點擊後出現「Cached」,點擊「Cached」即可進入網頁快照。
這種操作的前提是,你知道文章大致內容,可以通過關鍵詞檢索找到文章。
不過,這種辦法並不適用於《紐約時報》。NYT的文章有些根本沒有倒三角提示:
有的雖然出現倒三角,但點開後發現是「Similar」,而不是「Cached」。挺扎心的。
看來,我們得再換個辦法。
3. 清除緩存數據
外媒網站之所以能夠判斷你讀過幾篇文章,原因在於你的瀏覽器內部有緩存數據(Cookies),這些數據向網站出賣了你。你只要再次進入網站,該網站就知道你曾經來過,所以拒絕讓你繼續免費閱讀文章。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清空瀏覽數據,「騙」過這些網站。具體操作不再贅述。
4. 隱身登錄
第四個辦法其實是第三個辦法的便捷版。不少瀏覽器可以設置隱身(隱私)登錄,不再緩存網站數據。遇到閱讀限制,更換成隱身模式,即可再次正常閱讀。
5. 更換瀏覽器
第五個辦法其實也是第三個辦法的延伸,同樣很簡單。大家電腦里多備幾個瀏覽器,總是有好處的。
古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以上就是針對外媒網站文章閱讀篇數限制的解決方案,希望大家平時不要因為讀不了就不再讀。
應對某些小問題,需要的可能只是小技巧。
如果以後別人問你類似問題,你不需要多解釋,直接把本文奉上即可。
--
關於作者 | 胡學長,誤入培訓業的文學愛好者,上外英語學院文學學士,上外高翻學院翻譯碩士。公眾號 | 高翻考研 (ID: MTI_China)
閱讀更多 | 往期文章目錄
微博 | 古月兩青水
QQ資源群 | 28366237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