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用戶運營筆記(2):用戶運營和會員營銷
首先更正一個概念——CRM中的「C」,不是單純的指「會員」,而是指「用戶」。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會員」這個詞是在企業/品牌體系內部,通過一系列定製化的遊戲規則做高價值關係維護。成為「會員」在我看來是有門檻的,差別對待的,有特權的;我更願意把文中的CRM闡述成「用戶」,因為用戶是開放的,是隨機的,是未知的,對體系內是有限的,對體系外則是饑渴而缺乏的,需要大量引入。這可能是我一人的偏見,因為我主觀的認為「會員」和「用戶」在價值上,在操作層面上,在營銷方式上必須有所區分,至少做營銷的人要對這個概念有所區別——國內任何一個零售品牌,都通過手機號標記用戶,將她們的信息留存在自己的中台內,稱呼她們是自己的「會員」,並給出一些毫無競爭力和形式上的福利作為區別於普通用戶的「權益」。在我看來這是對「會員身份」的褻瀆和模糊。會員的身份要爭取,要真正的有價值。
看過一個電影,基努李維斯主演的【JOHN WICKER】,劇中虛構了一個義大利背景下的一個匪幫集團,對於集團中有特殊身份的成員們,特別為他們在世界各地城市裡不顯眼的地方,設有專門的服務機構——專門的住所、通用的貨幣、辦事的接頭人、內部遊戲規則以及約束條款。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存在了這樣一個生態圈,而且就在他們的身邊,就是民眾們無法介入,無法識別。一個匪幫殺手,通過體系內的特殊的「任務發布渠道」查看目標對象和賞金,然後選擇是否執行刺殺任務,然後通過特殊的金幣入駐體系內的酒店進入任務模式,在尋找武器、裝配和資源的時候,又會找到專門對接人(乞丐、工人、品酒師等各色人等),同樣以通用金幣支付……,殺手們在各自日常生活中,與常人無異,但在這樣一個「匪幫會員體系里」,他們有特殊的身份,差別化的待遇,特別的暗號,通用的貨幣——當然,也有「紅線條款」,觸犯必死。
舉這個例子,或許有一點個人偏好在裡面。但是這個就是非常明顯的「歐洲會員制組織」。尊貴的、特殊的、小眾的、隱蔽的、嚴謹的、價值回報巨大的——這是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圈子,平民百姓想進來根本不容易,也不可能。所以,這樣的會員身份是值得珍惜的。回到我們的社會現實世界中來,就商業領域,滿大街的會員權益,任何一個品牌都設有會員身份,一個用戶的錢包里,APP里,微信公眾號里內嵌了幾十個會員卡——實物的、電子的。一個人可以是好幾十個品牌的會員,享受著看似差別化,但事實上幾乎沒有太多競爭力的服務待遇,會員價值感也極低。這就是國內目前做會員的現狀——房間里的大象,人人都能看得到問題,卻又沒有太多人去重視去死磕它,認為會員制度,會員權益只要有就可以了。這就是為什麼相對在經濟上比較寬裕或圈層更高几階的人們,會在酒店、航空、理財、會所上選擇更昂貴的「會員服務」,而在這些領域中,行業所服務的人群更加精準,提供的服務更加有價值感,而門檻和代價也很高。
談到這個並非說我們的大眾消費品品牌,能不能這樣的極致,要不要以這樣的方式去做會員,只是反思一下,我們為什麼稱自己的「客戶關係管理」叫「會員管理」,還是,只是基礎的用戶維繫?所以筆者自己的思考在於「用戶運用」和「會員營銷」是兩方面的事情。所有接觸購買我們企業/品牌的產品和服務的人,都是我們的用戶,我們需要以經濟學的角度去思考核算,找到以前的用戶是怎麼來的?未來的用戶在哪裡?最有價值的人群是誰?企業需要做哪些動作吸引和維繫我們的用戶;而提到「會員」這個詞,至少從我的角度來說,會員制是私密的,封閉的,特殊的,有價值的,更多體現在營銷的層面,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指針對一部分用戶,讓她們成為數量有限的會員,成為品牌的核心粉絲,所以需要通過遊戲化的設計、酒店金融那般嚴密的運算體系來準確的把握和了解她們的一切動向。但事實上,市面上的零售品牌將會員制用濫了,都是如此的平庸,在這樣一個產能過剩的時代,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因此,我會將「CRM筆記」分成2大章節,一是關於用戶的運營邏輯,二是針對會員的營銷思路。前者是要運用到很多經濟學知識,後者則是用到心理學專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