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孔子到底說了什麼

很長時間以來,我對孔子知道得不多。

據說他生於公元前551年,也許短暫師從於老子。年輕時沒有固定職業,什麼能養活自己就做什麼,包括放羊、當侍從、管倉庫、幫忙操辦喪事、做教師等等。不管做什麼工作,哪怕是他最看不起的體力勞動,孔子都會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完成,由此可見他的性格。

32歲時,孔子成為魯國的一名公務員,先從郡長之類的小官做起,做得不錯,漸漸升任為工程部長、司法部長。

隨著官越做越大,孔子開始推廣自己的理念。他要求身居高位者削減財富,過節制和節儉的生活,以此為民之表率。

但貴族們怎麼可能放棄榮華富貴呢?孔子和魯國國王翻了臉,被革去官職,開始長達12年的流浪。顯然,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者都不會喜歡束縛自己的政治理念。

孔子自稱為「傳道者」。他說他沒有發明任何新的東西,只是把已經存在的真理告訴大家,也就是那些古代聖賢們的智慧。

聖賢,是孔子心目中地位最高的人,其次是君子。

孔子的目的是讓大家都成為君子,為此他收了很多學生進行教育。但孔子從來不命令或強迫學生們學習,因為他相信自然而然、言傳身教的教育方法。他認為,只有當一個老師嚴格按照自己所傳授的道理進行生活時,他才能說服學生們遵循這些道理。

孔子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留下了很多跨越時代的偉大智慧,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一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等。

但同時,孔子也有很多在今天看已經陳舊過時的理念,比如「父母在,不遠遊」、「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人之行,莫大於孝」等等。

那麼,孔子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麼呢?

1、儀式非常重要

《論語》里有這麼一則故事:魯國要辦祭祀典禮,其中一個環節是宰羊祭天。負責儀式的官員子貢認為這太殘忍血腥了,而且每次都要殺一頭羊,也實在浪費,就建議取消這一環節。但一貫主張仁的孔子卻站出來反對說,你愛惜的是羊,我愛惜的是禮。

禮,就是儀式。

孔子認為,為了維護儀式的完整性,犧牲一隻羊的生命是必要的。乍一看,這似乎違背了孔子所說的「仁是禮的核心精神,不仁則談不上真正有禮」的道理。

還有人會問,這個儀式要犧牲羊,萬一別的儀式要犧牲人,孔子是不是也會毫不猶豫地把人當成祭品呢?

答案是,不會。

因為孔子對「仁」有著明確定義。仁,僅僅存在於人和人之間,並不包括動物,因為只有人才是世界上惟一尊貴的生命。在孔子的理念中,絕對不可能出現需要犧牲人的儀式。

當然,今天的動物保護主義者肯定無法認同這個觀點。

無論是否認同孔子對儀式的執著,我們都無法否認一點,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對某種儀式懷有渴望或尊重,從令人喜悅的出生禮、成年禮、婚禮,到令人哀傷的喪禮和葬禮。

這些經過精心準備的固定儀式能夠讓我們獲得安全感和撫慰感,也讓我們學會如何表達對他人的愛和挂念。

如果完全失去儀式,生活會變得瑣碎而輕浮,人們對時間的流逝也會感到冷漠和麻木。相比於孔子為了維持社會秩序而強調儀式,現代人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內心情感需求而需要儀式。

2、孝順父母

子女應該如何對待父母,孔子對此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他認為,年輕時子女要聽父母的話,成年後要照顧年邁的父母,父母去世後要守喪一段時間,此後每年祭日要供奉。

孔子主張,當子女和父母的想法衝突時,子女可以以非常恭敬的方式提出異議。如果父母不改初衷,子女反而要表現得更為恭順,但可以在心底悄悄保留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因此懲罰子女,子女也不得有所怨言。此外,只要父母還在世,子女就不應該出遠門。如果父母犯了罪,子女還要拚命掩護。

這就是孔子的「孝道」。

接受了現代平等觀念的人一般不會接受「孝道」,因為孔子的孝道顯然是以剝奪年輕人的獨立精神、自由意志、真實人性乃至人生幸福為代價。當父母成為法、成為天,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蕩然無存,永遠無法展開真誠有效的對話,從而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所有身處這種嚴格等級觀念和畸形人際關係中的人都會受到戕害,只是受害程度有所差別。

與孔子的孝道相比,美國人的家庭觀走向另一個極端。首先,很多美國人將親子關係視為是一種偶然關係。他們認為,一個人在出生前無法選擇父母,出生後也無法更換父母,所以一切都靠運氣。擁有好父母的人運氣好,他們也會和父母保持比較親密的關係。但很多人沒這麼幸運,雖然父母在物質上將他們撫養長大,在精神上卻沒有帶給他們足夠的溫暖和支持,長大後感情自然就比較疏遠。

其次,美國人認為,父母養育子女不是什麼值得子女感恩戴德的事情,因為生孩子是兩個成年人做出的決定,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這是他們應盡的義務,而非恩德。

第三,所有人都是有缺點的,父母也不例外。美國推崇個人主義,以自我為主體,不喜歡包容和遷就他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當子女意識到父母的諸多缺點,或者彼此的價值觀有很大衝突時,就會採用疏遠的態度。

有些美國人會從孔子的孝道理念中獲得一些啟發。孔子之所以如此強調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因為他認為文明社會的基石是每一個家庭,只有家庭成員之間彼此關心、照顧、感恩,整個社會才會安定和諧。這想法沒錯,只不過,他給出的方法過於壓抑人性。

3、服從等級高的人

這是孔子將家庭內部的等級制度推而廣之到整個社會的結果。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每個人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相應的社會角色。孔子認為,這種等級觀念是恆定的,不可打破。

在這種理念下,每個人都像是「角色扮演者」。真實的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扮演的角色應該是什麼樣子。位高者高於位低者,年老者高於年輕者,男人又高於女人,如此層層疊疊,各就其位,各司其職。

魯迅所說的「吃人的禮教」無非如此。當然,這不能全算到孔子頭上,畢竟日後的董仲舒和程朱理學也要擔負極大責任。

時至今日,經過一輪輪洗禮,等級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大批中國人的頭腦中,由此催生了各種歧視和惡行。

非要說這種等級理念有什麼好處的話,那可能是提醒我們人和人其實是不平等的。不管理想多麼美好,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有些人生而富貴,有些人生而高位,有些人生而智力超群,有些人生來善於權謀,還有些人單純就是運氣比別人好。

西方文化一遍遍告訴你,雖然你很平凡,但你和那些人是完全平等的,你可以用對待鄰居的態度對待他們,不需要表現出特別的尊重,也不需要重視他們的意見。

這種平等觀很好,也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不過,美好的觀念無法根除現實中的不平等,美國的貧富差距依然驚人,種族衝突依然激烈,同時還會時不時催生民間反智潮流和民粹主義。這時候,與其自欺欺人地說,人人生而平等,不如乾脆大大方方地承認人就是分等級的。這樣,我們便有機會在保持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的前提下,拋棄不切實際的野心和幻想,珍惜擁有的平凡生活,做一個坦坦蕩蕩、知足常樂的普通人。

4、積累知識比創新更重要

孔子說自己從來沒有創新,所說的一切都不過是重複古代聖賢們已經說過的話,因為他認為,真正的智慧來自於長年累月的艱苦思考、反省和行動。盲目地標榜創新很容易陷入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的陷阱。

孔子將先賢的智慧總結為「仁義禮智信」。雖然他相信人性本善,但同時認為,要擁有這些智慧和美德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就像栽培一棵樹苗一樣。所謂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認為,人的學習和修行應貫徹一生,不積累夠一定的時間,不可能出產相應的成果。這固然與現代科技界中的少年得志現象不相符,但我們必須承認,除了極少數天才之外,絕大多數人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通過長年艱苦執著的勞動,才能夠到達我們所追求的境界。

這對目前格外浮躁而急功近利的中國社會有著極大的價值。

5、「仁」是最高境界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我卻把它放到後面講,這是因為孔子所說的「仁」十分複雜,並不僅僅是善良仁慈,而是涵蓋以上所有理念。它包括:1)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表裡如一、坦蕩真誠;2)擯棄浮誇、杜絕造假、堅持學習、踏實鑽研;3)對上恭敬,對下寬愛,遵循等級、恪守規矩。

可見,孔子的「仁」有一部分內涵是跨越時代的,應該得到繼承和發揚。但另一部分卻已經無法適應在現代社會中得到解放的人性,需要打破和更新。

6、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於修養和境界。其中最重要的第一點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所謂「中庸」也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什麼事都不要走極端。孔子認為這是修養的最高境界,而中庸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服裝得體、儀容整潔、言行端正。

不少人很反感中庸,將它等同於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但其實孔子對後者是深惡痛絕的,並將之稱為『鄉愿」。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一句話,孔子的「中庸」是建立在「仁義禮智信」這些堅定的價值觀基礎上的。孔子對此的論述頗多:「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等等等等。

很多人會誤會「中庸」,是因為他們簡單粗暴地將這個概念從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剝離。失去了核心價值觀的支撐,「中庸」當然只能被理解成一種精明圓滑的處世之道,為人所不屑。

更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在現實中也確實是這麼操作的。這大概是孔子被誤會最多的地方了。

7、統治者三要素

孔子認為好的統治者要遵循三條規則:第一,正名。執行任何政策都要有一定的規範、一定的道理、一定的規律,也就是形成一種制度。這樣,老百姓才不會生活在一種不可預期的狀態中,社會秩序也才能良好。

比如今天的社會,應該是以法律為準繩,從最高領導人開始往下,每個人都依法辦事。如果高位者罔顧法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利益隨便出台政策,令老百姓無所適從,最後必然造成社會大亂。

第二,立信。孔子認為,信用不僅是個人的美德,也是一個基本的政治原則。如果一個政府經常出爾反爾、自食其言,必然會令老百姓喪失對它的信任,政權也難以長久維繫。

第三,德治。孔子覺得,法律能夠維持社會安定的底線,但如果人們的道德敗壞,無恥之徒橫行於世,人人都為了一己私利鑽空子、遊走在灰色地帶,那所有人的生活環境也會變得極為惡劣。所以他大力提倡道德教育,鼓勵人們遵守倫理、行使善舉。

8、人人都應該學習詩禮樂

孔子是大教育家,不能不提他的教育理念,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文、行、忠、信。

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儘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很明顯,所有這些都牢牢圍繞在「仁」這個核心價值觀的周圍。

看得出來,孔子認為學做人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學知識,與當今的應試教育正相反。

除此之外,孔子特別喜歡詩歌、禮儀和音樂。他認為,要培養一個人格健全、性情高雅的人,必須學習這三門學問。

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詩歌,可以使人嚮往美好、遠離醜惡;禮儀,可以教人舉止大方、進退得當;音樂,可以使人形成完美的人格。

這有點類似於今天的人文教育,只是缺少了哲學的培養,於是也部分造成了中國古代文人重感性輕理性、重性靈輕邏輯的特點。

*

孔子在68歲時回到故鄉,四年後去世。

生前,他的思想無人問津。死後,卻湧出無數追隨者。但一代代人對孔子學說的反覆解讀,卻使這位思想家距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面目模糊。

今天的社會已經演變成與孔子所處時代完全不同的世界。人們渴望打破森嚴的等級制度、渴望更加多元自由平等的環境、渴望更多創新。這些與孔子的很多理念格格不入,也難怪孔子在近現代成為被批判的對象。

但是,我們現代人也有著諸多困境。人們常常處在野心勃勃、衝動、焦慮、虛榮、孤僻、盲目、愚蠢而不自知的狀態中。而孔子的一部分思想,恰恰可以為我們提供安慰和治療。

只要我們懂得如何獨立思考和理性分辨。

推薦閱讀:

TAG:思想 | 人文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