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滅後,滿清皇室為什麼還能繼續住在紫禁城?
最近看了一部好久之前的一部紀錄片《末代皇帝》。不錯,值得推薦!好奇的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皇朝後,按理說,溥儀及其皇室成員應該不能再逗留在紫禁城,畢竟紫禁城在中國過去500多年歷史里是最高權力的象徵,從當時中國實際權力掌控人的角度來說,這麼做到底對剛剛結束封建君主制度的中國來說有何意義?還有中國末代的皇帝為什麼沒有做到像日本天皇或者是泰國泰王那樣即使不掌權卻依舊是一個國家的領袖,受萬人敬仰,擁有極高威望。反而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的瘟神?
清朝滅亡是與袁世凱和談出來的,不是打到北京打出來的
代入當時人的思維來看待歷史,而非事後諸葛亮的一味用今人思維去指點江山,當然有助於我們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然而問題在於,我們學習歷史不是為了讓自己重新變成古人(更不消說,古人的很多看法即便從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來考察,也還是錯誤的),最終還是要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來評價歷史或從中獲得一些有益於自身的東西,否則歷史便成為一團毫無意義的材料,研究者本人也喪失了作為「人」的主體性。因此,如果研究某一人物、某一段歷史的結果,是讓我們變成了當事人本身,那麼這種「研究」本身就完全失敗了。
換言之,我們一方面應該代入當時人的角度,來思考「歷史為何是如此」;一方面也不要放棄現代人的立場,而應當立足於自身來對歷史作出評價。
清朝覆滅之後,滿清皇室為什麼還能繼續住在紫禁城?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答主已經給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即:清朝的最終覆滅,是以清帝自行退位的形式來完成的。
按照清廷和北洋的看法,民國的建立不是通過革命,而是通過「禪讓」的形式來完成的。實質上,這種敘事也的確更符合北洋的政治需要:如果根據這種敘事,那麼袁世凱就是從清廷手中接過了看守政府的權柄;進而在中國處於不穩定、無公認秩序的時候,北洋就有資格使用這一看守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民意機構約束的情況下實行軍事獨裁。
而民黨方面,則不贊成這一敘事。根據民黨的敘事,人民通過革命推翻滿清而享有主權,代理這些權力的各省都督又將其託付給臨時參議院,而臨時參議院作為人民代表則又把政權暫時交給了袁世凱。因而,在民黨以及拿民黨作為神主牌的南方各軍閥看來,當袁世凱或其繼承人違背其誓言的時候,人民或者說各省就有權力發動武裝革命,推翻背信的政府,恢復自身的主權。這後一套敘事,被後來的國民黨以及共產黨所沿用,現存主流的近代史是根據這一套敘事構建起來的,因此護國、護法以及國民革命等等才有了合法性。
站在還歷史本來面目的角度,陳述第一種敘事的存在,本來也沒有什麼壞處。但問題是,有一些答主在得到第一種敘事之後,由於種種的原因(包括純粹停止思考以及出於現實目的等等),便直接採信之,這就十分的搞笑了。畢竟,把自己變成北洋軍閥,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是十分搞笑而且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說是基於某些現實原因(比如鼓吹大一統),那麼事實上還是相當危險的。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玄武 答主的高票答案就是上述現象的一個典型。作者認為:
1、南方的敘事(即上述第二種敘事)無法支撐起國家的完整性;
2、帝國主義樂於見到中國徹底分裂,進而瓜分中國;
3、綜合1和2,為了避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應該「維持統一中央政府的存在」並且「保持主權的和平交接」,因此向清廷等反動勢力妥協是應該的;
4、清廷還有很大力量,具有反抗能力。
首先,南方的敘事是否無法支撐起國家的完整性呢?
歷史已經證明這是杞人憂天,因為後來勝出的恰恰就是這套敘事。
考諸後來的歷史事實:
所謂「當時列強由於清民之間和平交接無借口干涉,中華民國獲得了清朝法統,所有清朝領土皆為中華民國所有」不能成立,因為國民政府未繼承北洋政府法統、人民政府更是沒有繼承國民政府法統(而是公開聲明「廢除偽法統」),二者都是採取南方對辛亥革命的敘事方法,由中國各地革命政權的人民代表舉行會議(分別是國民黨政治委員會/國民黨二大、國民代表會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自下而上地代表人民重新制定社會契約、建立新國家。
「沒了統一的中央各地一盤散沙,在列強進攻下無法想像」也不能成立。中國在1917—1949年之間沒有「統一的中央」,始終處於多個中央政府(自稱)對峙的局面,且有大量地方處於「一盤散沙」的局面。然而「在列強的進攻下」不僅沒有進一步喪失國家主權,反而逐步收回了清朝喪失的主權,最終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完全驅逐了帝國主義。相反,清廷在鎮壓太平天國之後的整個清末都保持對地方的基本控制,然而「在列強進攻下」卻一步步喪權辱國,與1917年之後中國不斷收回主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清末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都有一個中央政權或強或弱的維持著中國大體上運轉,使得外國列強無法做到個個擊破」同上不能成立。1917年到1949年以後中國並沒有「一個中央政權或強或弱的維持著中國大體上運轉」,而是始終存在不同的中央政府(自稱)之間的對立。事實上,北洋「中央政府」恰恰是「外國列強」侵奪中國主權的主要工具,如鹽稅抵押、煙酒稅抵押、西原借款等等,不一而足。
其次,外國列強是否希望中國徹底分裂,從而直接瓜分中國呢?
也許若干在中國力量較弱的列強會這樣做,但多數列強恰恰是希望中國有一個弱勢的中央政府,即維持「表面統一,實質分裂」的格局。
考察清末至北洋時期所謂「中央政府」的作用,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為洋人,做那守土長官」的所謂「中央政府」恰恰是列強侵略和掠奪中國的主要工具。既然如此,列強又為何要勞神費力親自統治中國呢?由此可知,主要列強所希望的恰恰是一個弱勢可控的中央政府,這個中央政府時時面臨割據勢力的挑戰因而不得不出賣主權討好列強,而當中央政府中出現不可控勢力(如過分傾向於另一列強而觸犯某一列強利益)時列強又可以利用割據勢力將其推翻或至少排斥出自己的勢力範圍。
因此,除了少數在中國實力較弱的列強外,強勢帝國主義皆希望在中國建立一個弱勢的中央政府作為其傀儡。英國在1860年代首先扶植了清廷,而不是幫助太平天國、大成國、回民等力量徹底分裂中國,道理就在這裡。繼而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也是同樣的邏輯。就連日本也是如此:當他認為自己能夠獨霸中國時,他扶植段祺瑞、張作霖等人「武力統一中國」;當他看到蔣介石的「中央政府」在英美支持下足以脫離其控制時,他就扶植偽滿、偽蒙疆、偽華北自治等,試圖分裂中國而加以控制;但當他征服了中國多數富饒地方之後,他又開始拼湊汪精衛的統一偽政府,整合了除偽滿以外的所有傀儡政權。
事實上,跟玄武的說法相反,列強積極撮合了清廷跟南方的「和談」,後來在1916年又積極撮合了北洋和護國軍之間的「統一」,目的都是為了拼湊一個在他們控制下的弱勢「中央政府」供其驅策和隸使,同時又保留一些地方割據勢力來牽制這個「中央政府」以防其脫離列強統治或過度倒向某一列強(從而侵犯另一些列強的利益)。
這裡順便討論一下蒙古問題。
首先民國對清廷的妥協沒有結束蒙古獨立運動,外蒙王公建立博克多汗國,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獨立」並向內蒙進攻,袁世凱調集北洋軍挫敗了蒙軍的南下,但沒能攻入外蒙。1915年,外蒙僧俗王公之間發生內訌,跟袁世凱妥協,撤銷了所謂的「獨立」而改為自治。1919年,外蒙王公因擔憂俄國內戰中的紅白兩軍入境蒙古,遂主動要求取消自治,邀請北洋政府直接統治外蒙。但是,當時控制北洋「中央政府」的皖系軍閥,卻只是把它作為一個在國內作秀以扭轉自己賣國形象的機會,派徐樹錚帶一個混成旅進入外蒙後,發布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大漢族主義政策。不久徐樹錚回國,皖系在1920年的直皖戰爭中徹底失敗,留在外蒙的皖系軍閥之間竟然為了爭奪權力爆發了內戰。日本支持的白俄溫甘倫男爵趁機從布里亞特率領數千馬匪攻入外蒙,聯合當地王公擊敗皖系軍閥(整個過程本身也像是笑話一樣),重建獨立的博克多汗國,並且將外蒙的所有漢人驅逐到蘇俄境內。在這種情況下,蘇俄紅軍支持蒙古人民革命軍在1921年發動革命,推翻了溫甘倫匪幫的統治。
此後蘇聯仍有意協調外蒙跟民國「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更在1926年從外蒙撤軍。此後直到1936年以後,為了保衛外蒙不受日本和偽滿的侵犯,蘇聯才跟外蒙簽訂了共同防衛協定,蘇軍重返外蒙,但數量仍很少。直到1938年,第57特別軍開入外蒙後,駐蒙蘇軍才算是值得一提,但從來也沒達到「百萬」之數。可見蒙古人民共和國是在中國政府既採取民族壓迫政策又無力保衛外蒙不受日、俄侵略的情況下,才通過推翻白俄政權的革命建立起來的,「是非獨立自中國,實乃獨立自日本、白俄」,更不存在所謂蘇聯百萬大軍幫助外蒙獨立一說。而中國「中央政府」根本無力保衛外蒙不受一個流亡白俄馬匪冒險家的佔領,突出的說明了當時中國的「中央政府」根本沒有玄武所謂「使得外國列強無法各個擊破」的作用,各地人民只能像外蒙那樣在國際主義進步力量幫助下實行自組織才能完成反帝自衛。
最後,「內蒙人民革命黨」最初恰恰不是「跟中共沒多大關係」,而是相反:它就是中共組織起來的,跟外蒙反而沒有多大關係(內蒙古人民革命黨 - 搜狗百科)。1925年,是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區組織了內蒙人民革命黨。該黨成立後,在內蒙地區組織內蒙人民革命軍,協助馮玉祥的國民軍跟北洋軍閥作戰。實質上該黨的早期領導人白雲梯後來更成為國民黨的蒙古族高官,曾出仕蒙疆委員會。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該黨領導人一度流亡外蒙,這時才同外蒙建立比較深厚的關係,直到1930年代中期該黨瓦解。事實上,第一個內蒙古人民革命黨即便在文革期間也沒有被中共否定,被否定的是哈豐阿在1946年建立的第二個「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當時認為這個「第二內人黨」的領導人跟偽滿有染並且在1946年主張跟外蒙合併(值得一提的是,蘇聯和外蒙方面從來沒有支持過這種主張,而且這個第二內人黨的影響力實質上局限於東蒙即偽滿的興安總省一帶)。【查了一下內蒙古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高錦明同志的發言,始發覺我理解錯誤,第二個「內蒙古人民革命黨」也沒有被列為肅整對象;真正列為肅整對象的是第二個「內人黨」在1947年解散之後繼續從事地下非組織活動的人,當時稱為第三「內人黨」。】
諸如蘇聯試圖分裂新疆之類的,我也反駁了不止一次了。實際上蘇聯的政策始終是讓新疆處於中國的主權之下,但保持相對(「中央政府」來說)的友蘇立場。這主要是因為蘇聯並不擔心當時的中國能威脅蘇聯,反而更擔心泛突厥主義對中亞共和國的威脅。
由此我們可看到,反動的「中央政府」不能夠實行反帝,甚至也不能夠阻止中國被一些弱勢的列強「瓜分」(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削割」),反而是強勢帝國主義間接統治中國的最佳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對反動的「中央政府」或者說控制這些「中央政府」的反動統治集團進行妥協,不但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是十分有害的。
具體來說,溥儀在紫禁城期間,維持了小朝廷,掌握了龐大的資金,從而能夠實行秘密復辟活動,甚至在1917年公開的上演了復辟鬧劇。被驅逐出宮後,他利用被他偷盜出宮的大量財物,繼續復辟活動,最終成了偽滿洲國的「皇帝」。這是優待清廷顯而易見的最大壞處。
優待清室並沒有能夠實現某些人臆想中「避免中國分裂」的願望:蒙古王公紛紛宣布獨立,已見於上文;西藏的噶廈政權,雖未宣布獨立,但實質上在英國的庇護下以獨立政權自居;東北三省的滿族人早已厭惡清廷統治,甚至出現了張榕一樣構建「滿洲獨立、五族共和」的同盟會員,甚至於日後溥儀復辟時也只得宣布成立「滿洲國」而非「大清國」(實質上偽滿的建國宣言也一再否定自己是清廷復辟),足可見東北三省傾向於革命與共和、根本不存在保清的社會基礎;新疆當時的社會矛盾,主要是清廷官吏和傾向革命的哥老會員(包括大批中下級軍人)之間的矛盾,屬於漢族內部的矛盾,不存在獨立的社會基礎。相反,它卻帶來了滿清復辟的威脅,以及日後偽滿建國的隱患,更給北洋政府實行賣國反動統治提供了某種程度的「法理依據」,可見,優待清室是得不償失的。
最後來討論一下清廷究竟還有多少實力,是否足以武力對抗革命形勢。
玄武自己也承認「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不過,實質上山東也有煙台軍政府,所以關內真正忠於大清的只有甘肅、河南、直隸三省了(這三省也有地方革命政權,暫不討論)。問題是,獨立各省已經建立臨時參議院,宣布建立中華民國了,何來「那真的是十八塊中國不是夢」呢?可謂囈語了。
實質上,撇開袁世凱的北洋軍,清廷當時究竟還有多少實力呢?我們在上文已經分析過,邊疆各地,不是傾向於革命(新疆、東三省),就是地方王公割據自雄(蒙古、西藏),真正對大清國忠心的幾乎沒有什麼人。這是因為經過八國聯軍、日俄戰爭和預備立憲,大家都已知道,清廷不過是一小撮京旗權貴的清廷而已。因此,真正擁護清廷的武力,不過只有禁衛軍和第一鎮這兩個師而已,此外就是被革命黨中大漢族主義者威脅而不得不保清的若干駐防八旗(隨著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以及各地革命黨的政策調整,屠殺滿城的事件基本上沒有了,保障旗民生計的工作也逐步展開,這一對抗情緒在消除)以及對清廷維持愚忠的張勳、甘軍諸將。然而,此時張勳已經被江浙聯軍擊潰,甘軍內部則在秦隴復漢軍的工作下出現了主和勢力,禁衛軍和第一鎮亦在馮國璋的工作下被北洋派所籠絡(況且這兩個師不過是花架子部隊而已)。
由此可見,清廷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不要命,拼一下」,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而已。從軍事觀點來看,是自殺行為。
當時清廷最大的支柱即北洋系,而北洋系的確還有相當雄厚的力量,這也是袁世凱用來恫嚇清廷、南方而獻媚列強,並且最終篡奪中央權力的主要本錢。但撇開袁世凱已有的篡位之心,此時北洋的局面亦很不樂觀。北洋軍六鎮之中,第一鎮是京旗之兵不必論,第五、六兩鎮被革命黨人滲透很深而不堪大用,可用者不過是第二、三、四鎮這三個師又數個混成協的精兵(這數萬人確實不是南方任何一支部隊可以正面對抗的),此時業已泥足深陷武漢、山西兩個戰場了。除此以外,袁世凱還組建了百營以上的舊軍,如趙倜、倪嗣沖之兵,用於次要戰場,然而從當時的戰況和後世經驗來看,這些軍隊並非是南方革命軍的對手:趙倜在潼關之戰中被秦隴復漢軍主力擊敗,倪嗣沖雖能擊敗淮上軍卻敗於南方北伐軍主力。此外,海軍業已倒向革命,北洋軍即便再強,也無法渡江南下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南方臨時政府困於有兵無餉,北洋軍亦同樣困於財政困難,而北洋軍一旦失去餉銀的潤滑便更不足以展布了。
由此可見,清廷此時已經基本喪失了籌碼,而北洋系亦困難重重。很顯然,對袁世凱乃至整個北洋系來說,清廷和平退位才能讓自己具有組織看守政府的合法性,從而凝聚保守反動分子的力量,以看守政府的姿態跟南方進行對等的「合併」談判。因此,以優厚的優待條件優待清室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了。而對於基本喪失籌碼的清室來說,接受這一條件當然也是求之不得。至於國家和人民,哪裡在他們的考慮之中呢?
這事兒得分漂亮話跟實話。
漂亮話用於輿論宣傳,實話用於學術討論。
漂亮話版:
因為我們中華民族跟盎格魯撒克遜人一樣高等,他們有光榮革命,我們有清帝遜位。而且我們既不是君主立憲、又不是議會共和,而是基於禪讓傳統的獨創體制。既有時代先進性,又有中國特色,上承三代聖賢,下啟五族共和。
這一版本適用於低端的網路對罵和酒局飯桌,與「外蒙馬奴論」和「法語沒有《滕王閣序》的美感」屬同一個系列,都是在無法正面對抗媚外情緒時,不得已的妥協。具體到這一節,就是當對方崇拜英式保守主義、推崇印度式不徹底革命的時候,與之達成妥協,然後反手吹一波中國,將其拉入愛國統一戰線,完成生命的大和諧。
但最好不要說著說著,連自己都被忽悠進去了。
至於實話版本,請看 @傅友德 的答案。
首先怎麼談都繞不開袁世凱,袁世凱從小站練兵到稱霸朝鮮再到權傾朝野,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對清朝的忠心,不然清廷也不會重用他,袁世凱的主要軍事力量,就是北洋新軍,北洋新軍軍權明面上在滿人手裡,特別是第一鎮新軍幾乎是滿人,如果在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接著就反清大殺清皇室,估計手下都會造反,更為重要的是,當時清政府在普通人心中是唯一合法政府,袁世凱又是體制內的,當時各大省份官員,各中央官員,各種體系官員可不認他袁世凱。
此時從穩定人心把持住軍政大權來說就得裝出自己是迫不得已而為之,還得要清皇室自己禪位。
這是從袁世凱各人權力來講,從國家層面來講無數民族聯合在一起,靠的並不是今天類似「中華民族」或「中國人民」這樣的共同體意識的營造,而是各民族上層精英對同一個皇帝的共同效忠。[1] 而晚近的「新清史」研究更是強調,清朝皇帝充分意識到整個帝國的多元性,因而採取了高度複雜、因民族而異的統治方式。[2] 在這一背景下,一旦皇綱解紐,而一個統一的「中國人民」尚付闕如,各民族之間就很難達成相互認同,並在此基礎上建國。早在1902年,立憲派領袖康有為就警告,在中國推行各省自立的革命,可能會帶來像印度那樣的遭列強各個擊破,終至於瓜分滅國的命運。[3] 他尤其強調,蒙藏是因為對滿清皇帝的效忠才保留在中國之內,如果貿然推翻滿清皇帝,引發國家分裂的可能性極大。換而言之,在康有為看來,漢民族主義的反滿共和革命與國家的獨立統一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而在武昌起義爆發之後,1911年10-11月,梁啟超在《新中國建設之問題》中指出:「蒙、回、藏之內附,前此由服本朝之聲威,今茲仍訓於本朝之名公,皇統既易,是否尚能維繫,若其不能,中國有無危險?」[4] 當然,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相互牽制,康有為所擔心的全面瓜分結局在辛亥革命之後並沒有出現。但正如康梁所料,武昌起義發生以後,蒙、藏都發生了分離主義運動,而且所用的理由是類似的:因為漢人啟動了一場從滿清帝國分離出去、建立新國家的運動,所以蒙、藏也可以從滿清帝國分離出去,以求自保。因
而,對於中華民國的建國者來說,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完成政治革命,同時又能夠保持中國領土的完整性,保證革命之後只發生國際法上的政府繼承,但不是建立新國家的國家繼承。武昌起義之後,一些南方革命者們迅速調整了策略,淡化漢民族主義色彩,而改為主張「五族共和」。這個口號中的「共和」體現了與清王朝的斷裂,但「五族」的表述又體現了與清王朝的連續性,意在全面繼承清王朝治下的中國版圖與人口。
總結就是清是維持中國領土的樞紐,一旦被砍斷,那麼國家會四分五裂,為避免這一情況,如能得到清朝禪位主權是寂寞好的了,而清皇室的退位詔書太重要了,這一詔書明確了清朝所有領土主權歸於中華民國,避免了外國瓜分中國,穩住了邊疆分裂局勢。
南方革命者的言辭與行動,並不能完整建立起民國與清王朝必要的主權連續性。這種連續性很大程度上基於一場大妥協:經過南北方的磋商,皇帝頒布遜位詔書,將自身的主權移交給由五族組成的全體國民,並指定袁世凱為臨時共和政府的組織者;其次,袁世凱被南京臨時參議院選為臨時大總統,從而建立起統一的臨時共和政府。複雜之處在於:統一的臨時共和政府行使了清帝轉移的主權,但同時也繼承了
南京臨時政府的法統。換而言之,從結果上看,袁世凱在1912年仍沒有開創一個不同於南京臨時政府的法統。傳統的主流歷史敘事否認這場「大妥協」具有任何積極意義,認為它恰恰體現了革命的不徹底性:大批舊官僚和立憲派「投機」革命,「篡奪」了革命果實;「大妥協」中優待清朝遜帝的做法,也為民國時的君主復辟埋下了伏筆。但近年以來,已有一些研究論文試圖對這場「大妥協」作出不同的評價。如喻大華的《新論——兼探溥儀潛往東北的一個原因》即指出,《清室優待條件》並非由袁世凱一方炮製,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這一妥協避免了列強幹涉、內戰和國家分裂,維護了民族團結,具有積極意義。[5] 而1924年馮玉祥單方修改《清室優待條件》,間接促成了日後溥儀投靠日本人。楊昂《中華太平盛世:清帝國治下的和平(1683-1799)》充分肯定清帝國為民國留下的遺產,包括「完整的疆域,整合的政制體系,多元融合的民族,自由發展的宗教」,並指出,「五族共和」的提出,離不開清帝國既有的政治實踐。[6] 常安《「五族共和」憲政實踐新論》則強調了清末立憲運動與民國憲政實踐的連續性,將清帝遜位詔書視為清帝和民國政府之間的政治契約。[7] 這幾個研究的共同點是,充分注意到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的基本國情,將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與民族團結作為重要的政治價值,從而避免了那種僅僅著眼於政治制度的「先進」、「落後」
的做法。本研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作的進一步探索。我的主要努力是,進一步展開這場大妥協中的各個環節,對各方言辭與行動的法律意義作出細緻剖析。在我看來,革命與建國固然都有其暴力性,但絕不是在法律規範的真空中發生的,不是「一張白紙,畫最新最美的圖畫」,而是與過去的法律規範進行對話,並創設新的法律規範。1911-1912年的「大妥協」,因其妥協性,更具有豐富的法律意涵,值得我們去細細發掘。一、美國模式的局限性
1911-12年的革命者們對於這場革命的想像打著濃重的美
國革命模式的烙印。這一模式可以簡單概括為「分離-聯合」模式:首先是各個地方單位從一個大帝國中分離出來,然後聯合成為一個新的國家。無論是從武昌起義的革命者的言辭和行動,還是從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孫文的表述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模式的影子。武昌起義的革命者——多數是激進的漢民族主義者——設計的建國模式高度接近於美國模式
晚清時期清政府對外蒙控制紀錄片辛亥革命之後全國各省宣布獨立,各邊疆省份也宣布既然漢人也獨立了,他們也應該獨立了而且人家理由充分,外蒙的丟失與國民黨和共產黨關係都不大,老蔣是1928年才上台的,蘇聯都死死控制住了外蒙,和老毛更沒關係,老毛還要過兩次,其實,一點成功的機會都不可能有。外蒙的丟失應該說與當時的北洋政府很大關係,也與中山先生的民運有很大關係,更與清朝的管理方法有關。如果袁世凱沒有處理好,清退位後中國政治布局,現在中國可能只有華北,華南,江南一帶,當時列強由於清民之間和平交接無借口干涉,中華民國獲得了清朝法統,所有清朝領土皆為中華民國所有,如果清廷奮死反擊,結果真不好說,至少情況十分危險,幸好清皇室選擇了和平退位,用一個虛名一個紫金城換來全國的名義上領土完整甚至各邊疆效忠中華民國,太值當了。而且當時清廷手裡也握有一兩鎮可控制新軍,還有大批的綠營等舊軍,真要拼起命來,袁世凱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即便袁世凱勝了,估計中國也差不多玩完了,到時候列強一轟而上各占各的,沒了統一的中央各地一盤散沙,在列強進攻下無法想像,清末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都有一個中央政權或強或弱的維持著中國大體上運轉,使得外國列強無法做到個個擊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許多人對於當時袁世凱逼清皇帝退位那斷時間中國的內憂外患十分不了解那我就講解下當時中國的內外國情。
先講國際情況吧。
從日本開始
辛亥革命時,川島浪速陰謀建立「北清帝國」,以對抗革命軍北上,因失去日本外交支持,陰謀破產。1912年1月底,他把善耆及家眷帶出肅王府,於2月2日將善耆喬裝打扮成商人,派人護送到旅順。之後支持善耆成立宗社黨復辟清王室,並積極尋求日本軍部和關東都督府的支持,以旅順為基地搞「滿蒙獨立運動」,企圖建立一個日本控制下的「滿蒙王國」。
日本一見中國清民交替之際專門搞了日本勤王軍幹什麼,名義上就是去搶皇帝然後分裂東北與蒙古,並且大肆散步滿蒙非中國,元清非中國論,並且有意識有步驟的在革命黨中散步,流毒甚廣的就是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破壞中國多民族關係,這手法簡直是爐火純青了,不說別的袁世凱敢搞軍事政變,簡直是給日本勤王天大借口。
沙俄
見中國當時內亂沙俄唆使外蒙獨立,徐樹錚派兵去搶了回來,如果這時候中國內亂外蒙丟定了,不過後來蘇聯百萬大軍進駐外蒙,外蒙還是丟了。
英國
英國早就在1840前已經多次為了西藏與清軍開始衝突了,由於清帝和平退位,而且中華民國繼承了清法統,那西藏就是中國領土,那麼英國圖謀西藏是侵略。
1904年3月初,英國侵略軍在堆納、多慶之間的曲米香果、骨魯等地與藏軍對峙。英軍揚言必欲前進,以同藏政府直接交涉,藏軍則強調英軍先退返錫金方能交涉。雙方僵持不下之際,英軍轉而施展陰謀,詭稱願與藏軍就地談判。噶廈指示前線藏軍可以同英軍談判,但若談判破裂,即按原計划出擊。據此,拉丁色、朗賽林二代本通知英軍派代表來曲米香果談判。就在榮赫鵬等英方代表前來進行所謂「談判」之時,英軍偷偷包圍了隊形密集的藏軍,造成了有利於英軍而不利於藏軍的戰術態勢。榮赫鵬等人與拉丁色、朗賽林見面後聲稱:「既然要議和,為了表示誠意,我軍先將子彈退出槍膛,也要求貴軍指揮官下令將火槍的點火繩熄滅。」接著,榮赫鵬命英軍士兵將步槍子彈退出一發,但士兵們旋即推動槍栓將另一發子彈頂入槍膛。當時藏軍尚無步槍裝備,不了解步槍構造與子彈上膛過程,誤認為英軍槍膛內已無子彈。疏於警惕的藏軍指揮人員,遂依照英方要求,下令藏軍士兵熄滅了火槍的點火繩。其後,雙方談判進行約15分鐘時,一名英國軍官突然掏出手槍將拉丁色、朗賽林等西藏談判代表數人擊倒在地。大隊英軍的槍炮隨即猛烈開火。藏軍因點火繩熄滅而無法還擊,數分鐘內即被英軍射殺500多人,西藏談判代表數人亦被殺害。藏軍余部奮勇同英軍展開肉搏,雖斃傷敵一部,但武器裝備、作戰指揮落後,與敵人懸殊甚大,因而失利。總計藏軍在此戰中損失千餘人,僅逃出380餘人。藏胞的鮮血,一時將曲米香果的泉水浸染成紅色。
曲米香果失陷後,英國侵略軍繼續北進,沿途焚燒寺廟,搶掠藏胞群眾財物,無惡不作。此時,藏軍及僧兵、民兵共4000餘人,在康馬與少崗之間的雜昌谷地,利用險要地形,阻擊英軍。4月9日,英軍先遣小分隊騎兵30餘人進入雜昌谷地,被藏軍、民兵以土槍、土炮、滾木、飛蝗石等全殲。英軍後續部隊趕到,以火炮、機槍轟射藏軍、民兵,激戰一天,英軍傷亡280餘人,藏方傷亡150餘人。藏軍、民兵未能擋住英軍前進。
4月11日,英軍進到江孜,留榮赫鵬500人駐江孜的江洛、帕拉等村,麥克唐納率大隊人馬返回亞東,以緩解其補給供應的困難。接著,英軍在亞東至江孜沿線設置兵站, 建成臨時後勤補給線。5月上旬,江孜英軍派出360多人襲擊通往浪卡子方向的卡惹拉藏軍陣地。此時,駐江孜英軍僅130餘人,在千餘藏軍夜襲帕拉村的戰鬥中,榮赫鵬險些喪命。由於從卡惹拉返回的英軍趕到,才又穩住陣腳。5月26日,英軍增援部隊一部從亞東趕到江孜後,重佔了帕拉村。
此時,西藏地方政府陸續調集藏軍、僧兵、民兵約16000人,不斷增兵江孜方向,以掌握土炮、藏槍等技術的部隊加強江孜防務。藏軍總指揮噶倫宇妥帶兵一部駐尼木之亞德;以藏軍一部置於日喀則、仁布一線,以藏軍一部置於浪卡子一帶,作為第二道防線;以敏林巴代本等人率民兵一部經浪卡子、熱隆出康馬,以襲擾英軍後勤供應線。
6月上旬,榮赫鵬從江孜返回亞東,與麥克唐納等謀划進兵拉薩、迫降藏政府等要事。為此,英印政府再度增調兵力,由麥克唐納、榮赫鵬率領,於6月下旬疾馳江孜。
此時,敏林巴代本所率工布等地的民兵,進佔江孜、少崗間之南尼寺,對英軍後勤補給線構成嚴重威脅。工布民兵在康馬、少崗之間巧妙設伏,殲滅了二三十名英軍。為報復,並保障其補給運輸之暢通,英軍分別自少崗和江洛兩地出動,從南、北兩面進攻南尼寺。西藏民兵冒著英軍優勢火力,勇敢迎戰,與轟破圍牆、沖入寺內的英軍展開肉搏。英勇的工布地區民兵首領阿達尼瑪扎巴兄弟二人和康區民兵多朵布等,刀劈英國軍官雜尼薩海,共殲故120餘名,阿達尼瑪扎巴兄弟、多朵布以及眾多的民兵也壯烈犧牲,鮮血淌滿南尼寺的石階梯下。
至今,阿達尼瑪扎巴的家鄉--西藏自治區林芝縣覺木鄉,每逢藏曆10月1日(阿達尼瑪扎巴出征之日),藏胞都要舉行跑馬、射箭等活動,悼念為抗英而捐軀的英雄兄弟二人。
在英軍的優勢火力下,西藏民兵終因傷亡過大而撤出南尼寺。英軍攻佔南尼寺後,搶走了寺內的所有文物和財產,縱火焚燒了寺院。
英軍增援部隊與原駐江孜部隊會師,迅速控制了年楚河以南地區。在向江孜市區發起進攻之前,為了切斷江孜與日喀則間的聯繫,英軍集中一部兵力攻佔了江孜西北方向的紫金寺。寺內珍藏的鍍金佛像千餘尊、大批緞綉佛像、《甘珠爾》大藏經等貴重文物並金、銀、銅器等,被英軍洗劫一空。
攻佔紫金寺後,英軍從東、南、西北三面包圍了江孜,並切斷了江孜宗山的水源,準備集中兵力進攻市區。
此時,十三世達賴派噶倫宇妥等於7月1日到江孜與榮赫鵬會談。榮赫鵬提出限藏軍在7月5日撤出江孜,遭到西藏方面拒絕。英軍遂於5日正午開始向江孜城區發起總攻。
英軍以優勢炮火轟開江孜宗城堡一個缺口,並組織步兵衝鋒。藏軍和民兵打得非常勇敢。英軍進攻時,守衛宗山的藏軍和民兵用火藥槍、飛蝗石和石頭還擊英軍;山上的存水喝乾了,他們就在晚上將人用繩子從幾十米高的懸崖上吊下來取山下的一坑污水喝,最後污水也喝乾了,就喝自己的尿。在這種情況下,藏軍和民兵始終沒有動搖,在彈盡糧絕時,仍以刀、矛、棍棒等與英軍展開白刃搏鬥,但終因傷亡過重,一路從北面,一部從西南方向,衝出英軍重圍,轉移到白居寺繼續戰鬥。據英國侵略軍的隨軍記者埃德蒙康特萊記述:面對英軍炮兵榴霰彈和機槍、步槍的猛烈射擊,藏軍和民兵視死如歸,依然向爬牆頭攻缺口的英軍步兵打石頭。江孜宗城堡被英軍攻陷後,白居寺又被攻佔。佔據白居寺的英軍,搶走大批珍貴文物、藏經等,並將佛堂改成食堂,將轉經筒釘上釘子改成食品輸送帶,恣意踐踏藏胞視為神聖的寺廟和佛器。經過激戰,英軍屠殺了眾多藏胞以後,佔領了整個江孜。
江孜失陷後,噶倫宇妥指揮藏軍余部在卡惹拉、浪卡子、娘索拉、甘巴拉等地布防。7月14日,麥克唐納率英軍並供應人員共4000人從江孜出發,向拉薩前進。17日,英軍在卡惹拉遭伏擊,經過激戰,突破藏軍千餘人的防禦陣地,進抵羊卓雍湖邊。此後,藏軍的防線基本瓦解,英軍未遇到多少抵抗,於8月3日進到拉薩。
在英國威脅下西藏地方政府被迫於9月7日與英方簽訂了不平等的《拉薩條約》,主要內容是:(1)西藏不得向任何外國出讓土地、礦產等,使西藏成為英國的勢力範圍;(2)西藏向英國賠款;(3)拆毀印度至江孜、拉薩沿途要塞;(4)開亞東、江孜、噶大克三地為商埠;(5)西藏承認1890年條約,劃定藏錫邊界;(6)英軍在亞東駐兵。這一條約,當時被清廷拒絕,但卻為1906年英國強迫清廷與其簽訂以上述內容為主要部分的《北京條約》奠定了基礎。按照《北京條約》的內容,又增加了英印人員在西藏所開三個商埠地方享有治外法權,在亞東至江孜之間有設立郵電、驛站之權,在亞東、江孜兩地有駐紮軍隊之權等內容。英印在藏享有的這些特權,究其根由,均來自1904年的《拉薩條約》。
《拉薩條約》訂立後,先後屠殺了四五千藏胞、焚燒劫掠了許多喇嘛寺廟的英國侵略軍,以「勝利凱旋」的姿態,於9月中、下旬從拉薩啟程返回印度。
英國侵略軍在西藏各地搶劫的財物數量之多,僅據麥克唐納本人所著《旅藏二十年》一書披露,就可看出端倪。該書稱:「1905年1月,我因有特別職務,被派到加爾各答,擔任分類編訂圖書及珍貴物品目錄工作。這些東西,就是我同威德爾大佐在西藏搜集的,件數的多,須有400多騾子才能馱運。裡邊包括有許多珍貴而希罕的喇嘛書籍、神像、宗教作品、盔甲、武器、圖書、瓷皿等物。大部分瓷器,送給精於鑒別搜集家克欽納爵士。……所有這些貴重藝術品,原來藏在印度博物館,以後便把它分別存到英國博物院、印度博物院、保得利圖書館和印度公署圖書館。寇松爵士同賴明堂爵士常來參觀數次。寇松爵士時為印度總督,他自己選擇了幾件東西,送到加爾各答維多利亞紀念廳保存。
如果中華民國沒有對西藏法理上的主權,那麼英軍搶佔西藏會十分的順利,甚至民國去幫西藏反而成了侵略,西藏反過來又要抗擊民國侵略,想像一下多危險,如果西藏一旦丟失被獨立成國或被印度吞併,中國損失那是叫做無法估量的,甚至會斷送掉中國前途
法軍
駐越南法軍早有進發廣西,廣東打算了不過被馮子材打成了豬頭,不過在清民和平交接下也不敢打廣西廣東主意。
其它各列強估計要的是租界,但也許如德國等也許會有領土打算。
國內方面
武昌起義後宣布獨立的省份就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如果這時候清皇室死抗不退位,不要命拼一把,那真的是十八塊中國不是夢。
當時袁世凱接手的中國內憂外患,如果袁世凱手法稍微偏差,處理不當後果極其嚴重,而且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這一空檔期這可不是打遊戲錯了可以重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真是醉了,當時中國是最脆弱時期,一群不知當時中國國事艱難的人還在說不要法統要武力收復,到現在中國都沒實力收復外蒙台灣藏南,到現在我們維持對藏南台灣的主權依據主要是清朝的歷史領土,不當家真不知材米油鹽貴,你那個時候有什麼實力去收復?評理想,評口才?現在的國家邊界化分本來是一種歷史領土的化分,這種國際法則從一戰後便是一種國際規則,不然日本人當時侵略中國那就不叫侵略了,那中國人抗什麼戰保什麼土?你可以不講規則但是你得有改變這個規則的實力,現在領土邊界概念深入人心,現在連美國這麼霸道的國家都不敢去搶佔別人領土何況中國,現在的邊界劃分概念大約一戰之後就開始定型了,有些人鬼扯到三四百年前有意義么。你沒本事改變規則就得老老實實的守規矩,有本事改了該怎做就怎麼做,政治本身就是一門變通的學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外蒙與內地交往少,彼此很陌生,又利用黃教去限制蒙古人生育,外蒙人積怨很大,最恨中國人,認為我們進行了200年的殖民統治,現在還對他們有領土野心。
內蒙古自治區也差點獨了,外蒙還想和內蒙古合併,被中共的烏蘭夫粉碎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比PRC還早2年,在1947年,為啥?想獨立呀。
日本人認為滿蒙非中國,想法削弱中國,肢解中國,搞出偽滿洲國,煽動內蒙古德王開始加入偽滿洲國。內蒙古出現人民黨,受蘇聯與外蒙操縱,日本投降後,想策劃內蒙獨立,與外蒙合併。
老蔣對領土只是用劃地圖的方式,就認為搞定了,也不派兵去牢牢控制,只是和老毛爭奪江山,邊疆全面失控。搞得後來邊界談判,中國爭議區都在別人的控制下,很被動。要知道,誰控制,誰就主動。日本在獨島和北方四島,就很被動,但在釣魚島上就很主動。基本上邊界劃分都是按實控線劃分,做很小的調整。要按自己地圖去強制別人接受,只能發動戰爭,才能奪回,國際上會控告你,當事國也不會善罷干休。就算蘇聯,也要搞個條約來合法化。
中共開始和內人黨沒啥關係,老毛用烏蘭夫收編了內人黨,總算清除了內外蒙統一的惡夢,把內蒙古自治政府悄悄換成內蒙古自治區,文革中,老毛要出對蒙獨的怨氣,對內人黨終於大開殺戒。
蘇聯就是威脅宋子文,如果不答應外蒙古獨立,就把東北交給共產黨,把新疆搞獨立。蘇聯是有實力做到的。國民政府只能在國際上哭訴,起不到作用。蘇聯一直有這個打算,把中國疆界限制在長城以內,在東北扶持自己勢力,把新疆搞走。
由於形勢發展太快,共產党進入東北太快,急壞了老蔣,求助美國,美國在天津和青島登陸後,蘇聯只得扶持中共。東北民主聯軍有幾個北朝鮮師,內蒙古騎兵。也說服外蒙放棄了內外蒙合併的想法。中共效仿滿清滅明朝的戰略,統一了全國。
因為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不完整的革命,它並沒有如題主所言結束了封建制度,只是結束了君主專制體制。
民國時期的很多問題也都是由於辛亥革命的不徹底導致的,因此後來先進的中國人才要一直不斷的進行革命。中國真正徹底廢除封建制度,要等到新中國建立後進行全國土改,到1952年底徹底廢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