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關鍵——促進身體骨骼的增長!

人體增長過程是有年齡階段性及規律性的。

嬰兒期(指從出生至1歲)為每年23厘米~25厘米;

幼兒期(1歲後~3歲)為每年8厘米~10厘米;

青春發育開始,大部分孩子的身高有一個增長高峰出現,此時身高增長在青春發育早期可達到每年15 厘米~18厘米不等。

抓住了生長發育的階段性規律,但是如何才能科學地見證身高增長的奇蹟呢?專家提醒,骨骼的生長影響增高的發生。增高的主要條件就是實現骨骼的增長,我們的骨骼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不進行增長,因此,增高的關鍵也是促進我們身體的骨骼增長。

即使骨骼發育正常的100人里也找不出一個股關節和脊柱完全正常的人,可以說99%以上的人脊柱、四肢和股關節多少都有點異常。如果能採取一定的方法對骨骼進行矯正,彎曲的脊柱得以伸直,骨盆得以端正,雙腿不等長得以矯正伸長,這樣即便過了成長期的成年人身高也可以再增長3.5厘米以上。

孩子的身高與孩子的骨骼生長發育決定,專家介紹,在長骨的兩端,有一種專管骨骼生長的骺軟骨。未成年時由於骺軟骨不斷增生,所以骨骼就不斷增長;而成年後增生就停止樂,個子也就不再長了。所以要想孩子長高,我們必須在骺軟骨還沒有停止增生以前,採取適當的促生長方法,刺激骺軟骨的增生。

人的骨骼是可以人為的去塑造的,通過一定的外力或鍛煉方法的刺激,骨骼的長度形狀是可以改變的。家長應指導孩子多運動,鍛煉堅挺的身軀;在日常飲食上,注重營養均衡、奶素搭配,增強寶寶抵抗力!鼓勵孩子積极參加集體活動,改善自己的性格,主動和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逐漸幫助患兒去掉羞怯、恐懼感,使寶寶變得開朗、樂觀,因為,舒暢的心情總是有助於骨骼生長的。

1、多運動有助於增高,使骨骼得到很好的鍛煉。

其中包括跳健美操、健身操、韻律操、徒手操、持棍操以及在單、雙桿上做引體向上、懸垂、擺動、迴環,擴胸後仰、踢腿擺腿、壓腿等展身鍛煉運動,夏季游泳,也是四肢伸展活動的好項目。下肢運動。包括跳繩、跳高、撐桿跳、跳遠、縱跳、單足跳、雙足跳、爬樓梯、爬山、遠足、散步、滑冰、滑旱冰、滑雪等。踢毽子時,腿、足、腰、髖、膝、踝等部位均可得到充分活動,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肺活量、改善內臟機能,還能鍛煉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使骨骼、身軀都得到很好的鍛煉。

2、日常飲食對於骨骼發育和人的增高很有幫助。

要想充分發揮長高潛能,就應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和優質蛋白食物和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每天3杯牛奶,不喜歡牛奶就喝酸奶吃乳酪;每天吃一兩個雞蛋,不喜歡雞蛋可多吃豆腐;胡蘿蔔,可與蘋果一起榨汁喝。

3、心情的快樂舒暢,骨骼生理機能也運作正常。

另外,快樂的心情還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加快生長速度,幫助人體達到理想的身高。保持樂觀的心境,用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可以輕鬆過好每一天。心情舒暢,增高生理機能運作正常,骨骼增長自然就能達到最佳程度。

我們不能相信的「斷骨增高」 「一針增高」 不分析任何原因,任何年齡段的增高方法。建議矮小人群先明確病因後再尋找專業的治療機構,在早期治療後有90%以上符合增高條件的人群都有不同程度增高,滿意率高達98%以上。

骨骼的生長影響增高的發生。生活中很多的朋友是缺乏活動的,因此,想要實現增高最好就是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也會有效的促進增高的發生。另外,生活中健康營養的食物是也是促進增高的良方。

u.wechat.com/ML1iDewZK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骨骼 | 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