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痛苦的兩種迷信
01-09
第一種迷信:人生而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痛苦是一種不好的、負面的、消極的東西,需要竭力避免。
痛苦其實是心靈成長的催化劑。(不要看到這句話就舉出很多苦大仇深的例子來質問我是不是促進了心靈成長,稍有化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沒有什麼化學反應是通過大劑量催化劑單獨完成的。)心靈常常難以容納這種催化能量,於是調動各種防禦方式來防禦痛苦的感受。心理治療的過程,有時就是幫來訪者慢慢打開防禦,讓適當劑量的痛苦進入心靈,促進領悟、轉變和成熟。
痛苦之於心靈,有點像動物糞尿之於植物,沒有經過發酵(心靈的涵容和加工)的痛苦,可能會摧毀一棵幼苗,發酵之後,則會促進它的生長。而一株植物越是茂盛蓬勃,越不必擔心直接澆灌糞尿會漚死它。當然,心靈並非越成熟越有必要承載更大的痛苦。現實中常常發生的是,心靈越成熟,所需要處理的痛苦會越精微、越細膩。
從外在來看,人和人的苦難,不論種類還是程度,都大相徑庭,但就心靈的主觀感受而言,痛苦的程度差異並沒有那麼大。一般來說,心靈會自動做一個調節:現實磨難大時,它會啟動防禦機制,讓痛苦不要大量湧入,摧毀涵容功能;生活比較平穩時,它又會放鬆防禦機制,把之前存積起來、沒有消化發酵的痛苦拿出來「反芻」,以促進心靈的成長。 如果你突然憶起早年的創傷經歷,並不是件壞事,這很可能說明你的心靈涵容能力在增強,有能力消化這些痛苦了。而迴避痛苦,只是在繼續啟動防禦機制,心靈不僅沒有從痛苦中汲取養分,反而浪費了更多能量在防禦機制上。 避免痛苦的第一個方式,就是直面痛苦,涵容它、消化它、反思它,把它轉化為自身的營養。
關於痛苦的第二種迷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論是在這句話的一般意義上,還是在上文所說的意義上。
痛苦是心靈成長的催化劑,但並非唯一一種。人有時會對痛苦有種執念,認為痛苦是深刻的、真實的、神聖的(很可能是最深刻、最真實、最神聖的),相比之下,快樂和幸福是膚淺的、虛假的、低等的。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可能會贊同本文的第一部分(只贊同),而對快樂投以鄙視和摒棄。這種人仍然會成長,但他/她相信只有痛苦能讓人成長,所以過程 「如他/她所願」,是痛苦的。也有人認為,痛苦意味著付出,付出意味著將來的收穫,收穫意味著安全和富足;而快樂意味著得意忘形、鬆懈輕敵、麻痹大意,意味著將來的危險和失敗。懷有這樣的想法,會下意識地靠近痛苦,遠離快樂。也許他/她能持續得到安全和富足,避免危險和失敗,但快樂永遠和他/她無緣,痛苦永遠與他/她相伴。
還有的人,受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影響,會把痛苦當作一種道德存款,平時拚命找苦吃,就是為了關鍵時候能理直氣壯地說:「我吃了那麼多苦,難道還沒有資格……」或當作一種道德放貸:「我為你吃了那麼多苦,難道你不應該……」人情的價值主觀易變,存款未必能提出來,放貸未必能收回來,但苦是實打實吃下去了。信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基本都過得苦,成不成功已經不重要,成功了仍然苦。當一個人內心信仰痛苦、就想過得苦時,他/她有無數種方式可以得逞,再多的金錢、再高的地位都阻止不了他/她。
對心靈成長而言,快樂的作用和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痛苦。只是我們這個苦大仇深的民族更信任痛苦而不信任快樂,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民間故事中,極少褒獎和肯定快樂的價值,卻有「樂極生悲」的說法。在家庭教育中,寧願逼著小孩苦哈哈地讀書做題,也不願讓他們出去玩。看著他們苦,家長自己的生存焦慮彷彿得到了緩解。 避免痛苦的第二個方式,就是相信快樂也可以通向成長和成功,痛苦並不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東西。世界並不是一個虐待狂式的家長,打你一頓才給你糖吃(最多是你把一個虐待狂家長的形象投射給了這個世界,而不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學會藉助快樂抵達目標,可以幫人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需要區分的是快樂和快感。快樂是孩子和動物那樣純凈簡單的樂趣,拼好一塊拼圖、做出一道好菜、見到好朋友、發現陽光照在身上很暖和……這些都可以是快樂。而從欺凌弱者、虐待動物、鄙視他人……中,只能獲得「快感」,這是深受創傷的心靈把痛苦外化到他者身上時,獲得的暫時喘息。這種人要想快樂,還得先消化堆積的大量痛苦。 對待痛苦,最好既不被動抗拒,也不主動招惹。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