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的目標切換
市場的需求像一隻誘餌般,在不斷地蠱惑著就業青年,時常自嘆著當初選擇專業,沒有選擇計算機,選擇學一些嵌入式開發等等,總之人工智慧很火,高校也在窮追不捨地追趕。
然而,有些「有遠大理想」的同學在追求上進,他們不斷追求著進步,似乎任何一個時刻,沒有達到最優的抉擇的話,都是對目標的辜負。然而三段論的推理就在這裡出了問題。
為了達到最終目標(我們假設它是申請MIT的phD吧),計算機的相關編程是不是重要呢?同樣的話,英語的學習重不重要呢,當然也非常重要。這倆一起學有沒有問題,當然沒有。但是潛意識會在不斷下達「命令」,告訴你兩件事情一起來一定效果不好。所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衝突,前半天還在學習英語,心思卻在想著計算機的編程是不是要學習一下了。而學了一會兒之後,就覺得要休息了,而說服自己的最好辦法邏輯是,「只有自己休息好了,才能把工作更好更快地出色的完成」,也許自己就那樣睡了一下午,或者是看了一場電影,時間無形地蒸發了,自己的內心雖然有些許糾結,但是人嘛,總是要給自己做過的事情,找到一個合理化的理由,有點兒像古代的那些政治化妝師一般,殺了人,還要講出條條道道。
這樣一次次貌似為了更好地靠近的目標的過程,自己卻離目標越來越遠了。現實的每一個細節回憶起來,真是充滿了諷刺。
在寫知乎專欄的時候,心裡突然想到某一款汽車(名字不說,避免打軟廣告),想去查一下,內心感性的邏輯是,就是點開看一眼而已,很輕鬆地騙過了內心理性的審查,如果點進去,可能會了解一下價錢等等,一大段時間又插進了「正事兒中」。
直到很久以前讀到一位成功的CEO的一句話分享給大家
先僵化,後固化,再優化
歸結起來就是一個詞,叫做自控力,下一篇,我們再去探討那個問題。
推薦閱讀: